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夺明抗清:从进山打游击开始 » 第五十二章 培忠归营

第五十二章 培忠归营

    廿五日子夜时分,萧靖川帐前,顾长庭喜报孙培忠回营啦!

    萧郎亦大喜,忙起身朝帐外奔去,鞋袜都不曾套上。

    “将......,将军!”

    “末将孙培忠,回来啦!”

    帐前,孙培忠衣衫破烂,由兵卒搀扶而至,见着自家将军,顿时再难自控,一下便跪倒在萧靖川身前。

    “培忠!”

    “好,好啊!回来便好!”萧郎亦感慨,眼眶湿润。

    “来,培忠,坐,坐下叙话!”

    说着,萧靖川一把将孙培忠扶其,两人于土坎上席地而坐。

    身边,邱致中、顾长庭、李虎臣等一干人,亦左右相陪,不肯就此离去。

    “将军!”

    “浑河东岸一战,培忠手下百余兵卒,拼力死战,伤亡惨重。”

    “余下的仅二十余人,培忠惭愧,甘领罪责!”

    说着,孙培忠竟还要跪,萧靖川一把将其掰回。

    “培忠啊,你们于东岸吸引火力,本就身处险境,万难之任呐!”

    “你又何苦这般说!”

    “无论如何,你能囫囵个儿给老子活着回来,我萧靖川就感天谢地啦!”

    “让老子好好瞧瞧,看伤着哪儿没有?!”萧郎宽慰。

    “没,我无事,劳将军挂心啦!”孙培忠回。

    当夜,孙培忠就宿在萧靖川帐中,两人抵足而眠。

    后经帐中两人私话,萧郎才知,那巧渡浑河之夜后,孙培忠领着残部一路向西奔逃,足遁出三十余里,才在东岸甩脱贼寇,找到地方西渡。

    至三坡地界后,他们这二十余号人更是星夜急驰,这才拼尽全力于廿五日追上了队伍回营,甚为不易!

    实则,在萧靖川帐下,嫡系其实就是原神机营带出来的自己本部兵马。

    嫡系中的亲信,左不过孙培忠、顾长庭、王传武与马铭禄四人。

    顾长庭为人忠直,身手了得,勇武自不必说,但其疏于谋略,不擅御下,在萧靖川身边当个亲随副将甚好,可难堪大用,像极那三国时,曹操身边的许褚!

    只不过身段面皮要帅气的多,白面俊朗版的许褚将军是也!

    王传武,勇不及长庭,统兵难追培忠,在此四人里,特点不算突出,却又处处占些,虽显得中庸,但日后多经历练,恐在军中要比顾长庭走的更远。

    马铭禄,家在山西,是当地有名的晋商大族,祖上前推个百年,那都是开大票号的,脑子精,既堪上阵杀敌,又可下马治世。一手算盘打的比舞枪弄棒更在行。

    遂立军中,萧靖川多用其管理军需,物资调配等一干后勤琐事,其做的得心应手,很显才干。

    在萧郎眼中,此人有楚汉萧何之能,如日后能用心提拔历练,恐于庙堂之上,照样可有一番大作为亦说不定!

    至于这孙培忠,萧靖川帐下千总,忠义厚德,武艺忠烈堪比常山赵子龙,统御谋略不输太祖身前心腹干将中山王徐达!

    这些时日,自军队渡了浑河之后,萧靖川每每悬心孙培忠之安危。

    亦皆因他萧郎帐中不能没有培忠,新进投奔猛将李虎臣或有猛张飞,常遇春之勇,但毕竟帐前效力日短,如要推心置腹,恐还需时日磨合与抻练。

    眼下,培忠得归,萧靖川心中似有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孙培忠在军中威望本就不低,此次舍命担大任,于东岸吸引敌军火力,掩护全军兵卒撤退,其这份恩情,不会只有萧郎心下感念,营地上这五百余个脑袋,又谁人不佩服呢?!

    遂如今,孙培忠归营,他萧靖川便也可松快松快手脚,不必军事上事事躬亲,瞻前顾后,亲力亲为了。

    ............

    三月廿六日。

    萧靖川领全军依旧晨早拔营起行,行军途中照常整训。

    孙培忠虽极力要求入列,但萧郎忧其身体未曾恢复,遂亦并未急切间叫其加入整军,暂做休养为宜。

    经得一日赶路,入夜时分,部队已赶至百瑞谷附近。

    这处谷地位于京西百花山下,景色绝美,春夏两季满山花海,甚是惊艳,美轮美奂,宛若桃源仙境般。

    但如此好所在,于萧靖川他们则亦有不便之处,那便是百瑞谷两侧山势陡峭,难以攀缘,更无法通行。

    遂如要从此经过,则必须穿行入谷,自谷地平路行军。

    这里海拔700-1800米,谷内面积并不算大,地势北高南低。

    东北侧,有处几百年的古刹瑞云寺,香火不错,庙门上书“百花观世界,瑞云泽禅心”,颇具禅意。

    除此外,整谷被一个相对规模不算小的村落所占据。

    天色渐晚时,待得萧靖川领军到此,其便见到了那百家灯火,炊烟袅袅地祥和生活气息。

    萧郎下令,全军就地于百瑞谷谷口扎营,入夜暂不入谷,以待天明。

    ............

    翌日,全军营中休整。

    临近晌午,艳阳绕过山巅,照拂进谷内,萧靖川领顾长庭、王传武、邱致中等带一队兵卒,先行进村,准备去拜会村内族长,礼敬之余,稍后全军亦可从容过境。

    谷口离村三五里路,全军扎营点前,李虎臣懒散地仰面躺在一缓坡草地上,拍着肚皮,观去破有不如意处。

    一旁手下齐大勇瞧着自家把总唉声叹气,颠颠儿跑近李虎臣。

    “嘿嘿!把总,你怎的这般愁容啊!”齐大勇拘着笑,缓言道。

    “恩?”

    “哼,你小子啊?!”

    “有事?”李虎臣颇有不耐,睁眼扫了扫大勇,问及。

    “嘿嘿,我能有什么事儿,这不瞧着把总不自在,心想您可能心里有事儿,遂过来瞧瞧,小的要能办的,不是也能替把总您分担分担不是?”齐大勇一通马屁胡拍。

    “滚滚滚!”

    “我有个屁的心事儿,赶紧滚蛋!”

    “瞅着光叫老子烦心!”

    李虎臣无来由地一番骂,骂完将身子侧过去,做逐客状。

    “呵呵,把总你瞧你......”

    齐大勇似有着几分把握猜得自家把总心事,非但不走,反而赖着脸皮又向李虎臣凑近了几分。

    “把总,听闻这百瑞谷中可产好酒!”

    “小的知道,您呐,定是馋酒啦!”

    闻听此言,李虎臣腾地回头坐起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