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小嫁娘 » 036 悠闲工作(2006)

036 悠闲工作(2006)

    我的工作一直算是比较轻松的。三所高校合并之后,我曾一度担心告别原有的悠闲。

    之前,三所学校共有四个系部资料室。合校不久,院领导就指出所有零散的这些资料室全部书刊资料都统一归属到图书馆,各处的资料员到图书馆工作。

    紧接着,在短短两个月内,那三个资料室就执行了命令。唯有我不声不响就逃脱了,这要归功于许多因素。

    系主任接到命令后,首先本着自身利益考虑自然是不愿意经营多年的资料室拱手转让图书馆,再就是考虑到我许多时候在系里起到的作用不是其他教师能替代的。这样就出现了系主任既不愿意放走资料更不愿意放走人的问题。听说四个领导在讨论这件事时,一个领教过我几次的领导直言不能把我放走,说我关键时候真能靠的上。他们几个原本就研究好之后才假惺惺地征求我的意见。其实我的意见他们心知肚明,我又不是傻子,自然选择留下。图书馆人多眼杂,习惯自由散漫的我一定受不了。

    不过,系主任还是很善意地提醒我,在我的去留问题上首先必须考虑我个人的利益,如果我还准备评定高级职称的话,到图书馆是有利的,毕竟我走的是图书系列。但我早就决心不再次体验这种游戏了,再说费劲折腾半天就算弄了个高职每月多挣几十元又能怎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晚退休五年,必须干到60岁才能回家。而我希望及早退休,抛开一切专享天伦。

    同时,已经退下来的老主任从另一方面提醒我,假如系里真安排我到系办公室最好不要去,办公室的工作太累人,又没头绪,还不如去图书馆省心。

    我开始犹豫了,最后还是老公促使我下决心留下。他深刻体会到与新同事共事的艰难,说我如果到图书馆不但要在作息时间上不能差错,而且要和不了解的一些同事相处。就算在系里办公室也要比去图书馆强,系里的同事大多知根知底,谁是什么性情也一清二楚,就凭在系里这么多年积累的人缘和资历,任何领导都不可能给你太多工作压力。

    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非常担心被工作牵制,迷恋无拘无束来去自由的象征性工作。

    曾几何时,我有很崇高的专业理想,对职业对工作都有过规划。我之前就说过,我算是最幸运的一代人之一,从上高中到大学,几乎没花过家里几个钱。高中时,学校每月发给5元的助学金作为生活费,而我那时每月花费大概在7元左右。家里拿出2元我就能过一个月。上大学后学校每月发给21元的生活费和40斤粮票,这笔钱我每月都有剩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但是父母培养了我,更是国家培养了我。我常常提醒自己要认真工作,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自身所有的能力学识是国家专门培养才拥有的。

    工作后,我工资从来都不高,但我觉得与我的付出是相当的。我一度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工作上想做出些成绩。但真正的经历往往不和我个人意志平行,我由讲台上一名中学教师无意中转变成一个图书管理员。尽管我依然尽心尽力地工作着,但资料员这个工作是会把人的意志棱角磨平的职业。刚接触时,你会很喜欢这份清静与安宁的工作,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这份清静与安宁中包含了没有挑战没有激情更没有创新与前景。幸亏我是女人,要是男人干这个职业定然会磨没许多阳刚之气。就这样,我一步步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得过且过成了习惯。一想到这点,多少会感到一丝悲哀。我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在哪里?我怎么会沦落的如此平庸?

    什么是生活理想?什么又是理想的生活?每当纠结在无数个死结中时,我就感觉自己如同一支无力无根的羽毛,从来都是随风来去。

    最后结果是我们系名义上取消资料室,改名叫阅览室。我虽归为办公室人员,其实依然主管着这一块。不过以后领导有说辞了,系里一旦有紧急任务便会抓我壮丁。从此,我成了十足的后备,平时看似悠闲,一旦任何时候任务来了必须不讲条件地顶上来。

    不久,我们系升级为二级学院,之前所谓系主任等称呼一并升级为某院长。每一个头目听起来似乎都很牛,其实换汤不换药,甚至汤都没换,还是那伙兵还是那个头。

    我们学院是博士女头,论年龄的话,数了这个女头就该数我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可以倚老卖老,不过我还是尽量把领导交给我完成的工作做到最好。也因此,女头往往会在紧急关头想到我。平日里,女头从来对我都是放养着,只睁半只眼,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全靠自觉。我也习惯了这种偶尔迟到早退或有事临时旷工无人过问的岗位。多年积累的成见不可逆转,我给领导和同事的印象太正了,大家的眼里我一直是一个工作认真非常死心眼的角色,即便知道我今天不在单位大家也会认定我一定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不会怀疑我是故意消极怠工。无论哪位同事的忙只要找到我我定然会全力帮忙,绝对不会存在稀里糊涂忘掉的例外。

    老公常不无感慨地说他是整个学院最累的一个,而我是最悠闲的一个。

    我的大部分心思放到了孩子身上,像一个十足的家庭妇女一样每日精打细算,还全方位关注着儿子的学习生活。上班如同应景,在工作上基本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即便这样,依然得到同事与领导的看好。我的内心或多或少是有一点惭愧的。

    就这样,自我感觉不伦不类地混在高校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大环境中,既不是做学问的教授也不是专一管人的领导人才。有一段时间,我给自己定位成家庭妇女。但从本性上来讲,我又不完全符合家庭妇女的特征,我缺少一般家庭妇女的逍遥自得,骨子里有着天然的骄傲与小资情结。

    2004年,我真正接触了网络,通过网络,我有意无意中学到不少新的知识,真正应了那句活到老学到老的老话。

    潜藏的才智被发掘的欣喜常常激励着我,原本出身理科对机械感兴趣喜欢动手动脑的特性得到发扬。很快我就成了我家的电脑高手,一次次得到老公和儿子的首肯。无论是台式电脑出了问题还是老公去年买的笔记本电脑出了问题都是我亲自动手处理。也因此,培养的我家两个男人都懒得操心这块。

    系里虽然有机房,但电脑不是足够,像我这样的配角自然开始没给配备电脑。但后来为了抓我壮丁急需我在电脑上完成几项工作时,领导不得已找来一台别人都没法用在墙角扔了半年多动不动就突然自动关机的电脑给我用。接手这台机子后,我首先把主机箱彻底打开研究,把各种硬件拆了装装了拆。

    有意无意中,我的兴趣再次被激发。伴随着一次次的小成功,不久我就成了系里的女能人,帮别的女同事对付电脑问题成了常事。

    从此,我的工作重心有所转移,也为后来接手学院网站的工作埋下伏笔。

    网络也给我打开另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起初我如同一个青涩的处子,这个既新鲜又陌生的世界令我砰然心动。

    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我是如此的渺小。面对无垠广阔与色彩缤纷,我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出口,这里能满足我不少作为非家庭妇女非事业辉煌妇女的精神嗜好。我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文字,同时,我也可以抒发自己。这点于我是何等重要别人也许不理解,但我自己明白文字是我前世的情人,我对他的依赖已别无二心。我是个无趣之人,没有其它称得上高端的爱好,仅此便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