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3章 十八子主神器

第3章 十八子主神器

    沈赤心的话很快得到了印证。早上狱卒过来送饭时,逃人们小心套话,得到了耿仲明的死讯。一时间,狱中哗然,逃人们盛传沈赤心是弥勒下凡,对他敬若神明。

    这处监狱位于江西省吉安府,狱中人满为患,大部分都是耿仲明军中的逃人。

    狱友们自觉让出位置,让沈赤心坐得更舒适一些。有人拿出私藏的银子、手饰,敬献给沈赤心,祈求沈赤心保佑。

    沈赤心仍很淡定,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对狱友说道:“诸位放心,只要你们诚心敬奉弥勒,某一定会保护你们,不让你们受到丝毫的伤害。”

    有些胆小的人,很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扑通一下跪倒在沈赤心身前,问道:

    “明王殿下,靖南王身份尊贵,因为窝藏我们这些逃人而自杀。接下来,清军岂不会迁怒于我们,把我们杀了泄愤?”

    “明王殿下”这个称呼,颇有些不伦不类。在白莲教的教义中,弥勒下凡即为明王出世,意味着黑暗即将结束,光明即将到来。

    元末刘福通、韩山童率白莲教起义,便尊奉韩山童为明王。韩家当时为白莲教的教主,几代人都被教徒尊为明王。

    狱友们见状,纷纷向沈赤心下跪,请求明王开恩解救他们。

    沈赤心担心引起狱卒的注意,赶忙把大家扶起,说道:“诸位快起,某虽为明王出世,但无生老母有言,天下儿女皆为平等,不分主仆高下。从今以后,大家见到我不必下跪,彼此平等相待。

    “再者,大家尊奉某为明王,某不胜感激。但如今妖魔猖獗,不得不有所隐晦。今后,大家可称某为沈先生,不得称某为明王或弥勒佛。”

    封建社会非常强调礼法秩序,实际上是在极力维持不平等的等级秩序。不管是君臣,还是父子、兄弟、族长、夫妻、主仆,无不是上级压迫下级,对下级民众造成极大的摧残。

    沈赤心在逃人间倡言平等,令大家喜出望外,对他更为拥护。

    一名逃人心悦诚服地说道:“沈先生,我们都相信您,求您大发慈悲,快把大伙从狱中救出来吧。”

    众人都一脸殷切,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沈赤心。沈赤心则不慌不忙,招呼大家坐下,把他围在了中间,然后才说道:

    “诸位,救人于水火之中,又有何难?只是,某有五件事相求,只有大家答应了某,某才能施展法力,把大家解救出来。”

    众人连忙应允,祈求沈赤心施法。沈赤心这才说道:“第一,大家必须诚心相信某为弥勒下凡,绝对不得质疑某。”

    狱友众口一词,说道:“这是自然的,我们都绝对相信沈先生。”

    沈赤心接着说道:“第二,大家必须无条件接受某的命令,无条件执行某的命令,绝对不得质疑某。”

    狱友们说道:“沈先生有令,我们就是赴汤蹈火也再所不辞。”

    沈赤心又说:“第三,大家必须紧紧团结在某的麾下,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若是心里有异议,可以私下跟某说,绝对禁止互相排挤,绝对禁止互相拆台,绝对禁止互相攻伐。”

    众人异口同声,说道:“我们绝对服从沈先生的命令。”

    沈赤心又说:“第四,大家必须保守秘密,不得私自泄露某的身份,不得私自炫耀我们的秘密。

    “第五,大家既然诚心尊奉某,就不得背叛某。否则,自愿引颈伏诛。”

    众人无不同意,隔壁的狱友也隔着栅栏围了过来。

    狱中的动静已经引起了狱卒的注意。一名狱卒走了过来,试图查看究竟。

    沈赤心向周练孺使了个眼色,周练孺会意,对狱卒说道:“兵大哥,听说靖藩薨了,大家感念靖藩收留之恩,心里难过之至。”

    狱卒见周练孺说话文雅,知道他是读书人,心里有了一丝尊敬,说道:“亏你们还有良心。靖藩之死,你们也脱不了关系。都给我放老实点,不要没事找事。”

    狱卒态度恶劣,令逃人有些惶恐。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沈赤心,却见沈赤心镇定自若,心里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

    满清虽然推行了极为严苛的《缉捕逃人法》,但着眼着在于制裁“窝主”,对于逃人的惩罚反而不严重。

    在八旗贵族看来,逃人是他们的奴隶,也是他们的财产。如果杀死了逃人,与损失财产无异。因此,发生逃人案件后,官府都会想方设法把逃人捉拿回去,交还八旗贵族,并不敢杀害他们。

    等狱卒走后,沈赤心便说道:“诸位请放心,有某在,可以保大家平安无事。某已经知道,在靖南王窝藏逃人一案中,清廷召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削去靖南王爵位,罚白银五千两。

    “摄政王认为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决定宽大处理,免削靖南王爵位,部将亦免死,以期戴罪立功。但无生老母认为,靖南王罪恶多端,索去了他的性命。

    “不仅如此,靖南王的王爵也将削去,不得承袭给子孙。他死后,清廷也将弃之如敝履,不会派人赐祭,也不会赠送祭品、加封尊号。你们想想,是无生老母的力量大,还是清廷的力量大?”

    这话说得有鼻子有眼,符合情理,逃人们不信也不行。

    按照沈赤心的意思,耿仲明原本可以不死,但无生老母硬要他死,他不得不死。这就暗示着,无生老母的力量已经压过了清廷,大家该信无生老母,不该信清朝官府。

    实际上,耿仲明之死另有隐情。他虽被满清封为靖南王,但在朝中颇有些敌对势力。满族将领一向排斥汉官,汉官内部同样存在党争。耿仲明曾经两次归降满清,又在南征过程中大肆杀戮,引起汉族官员侧目。

    现在,耿仲明的军队驻扎在江西吉安,而时任闽浙总督为张存仁,曾一起参与平定江西金声桓的叛乱。张存仁和耿仲明都是明朝的降将,张存仁原是袁崇焕的部将,耿仲明则是毛文龙的部将。

    袁崇焕生前与毛文龙势不两立,后来设计诛杀了毛文龙。张存仁同样敌视耿仲明,与清廷亲贵勾结,以逃人案相逼,设计逼迫耿仲明自杀。

    耿仲明这个满清异姓王,双手沾满了汉族同胞的鲜血,真是死有余辜。

    周练孺已经成了沈赤心的心腹,开始在狱中散布流言,极力拔高沈赤心的地位。他说:“诸位,‘十八子主神器’的说法,想必都听说过吧?”

    明末时,“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曾广为流传。据说,这是李自成的谋士宋献策为李自成量身打造的。因为李自成三字,正好是十八个笔画。

    南明弘光帝争夺帝位时,同样利用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因为他是明朝福王的儿子,小名为“福八”,为了攀会“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对外宣称小名为“十八”。

    古人都很迷信,朝代交替时,各种谶语大行其道。明末,大江南北极为混乱,最流行的谶语就是“十八子主神器”。

    沈赤心的姓名同样为十八个笔画,可以攀附“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

    周练孺故弄玄虚,一边用石头在地上写字,一边对狱友说道:“诸位数一下,沈先生的名字,岂不正是十八个字画?沈先生岂不就是十八子,应主神器,日后必能坐北面南!”

    坐北面南是君临天下的隐语。逃人们大多不识字,跟着周练孺数笔画。果不其然,沈赤心三个字,果真是十八个笔画。沈赤心果真是十八子,当主神器。

    逃人们争相议论,沈赤心并不说话,周练孺却说道:“李自成自称十八子,可惜已经兵败被杀。南明弘光帝假托为十八子,同样身死国灭。真正的十八子,就在大家面前,就是沈先生!”

    这一说法与弥勒下凡的预言互相印证,无疑又提高了沈赤心的威信。

    又过了两天,清廷的折差来到江西吉安,宣布宽免耿仲明的罪过,令他戴罪立功,将三百逃人械归京畿。

    消息传至吉安府监狱,逃人们再次震惊,对沈赤心弥勒下凡的说法坚信不疑,把他奉为神明。

    此时,耿仲明已经自裁。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继领其军,留在江西吉安等待清廷进一步指示。

    针对三百多名逃人,耿继茂不敢怠慢,派遣三十精骑,护送他们返回京畿,准备械交八旗贵族。

    沈赤心与周练孺加紧策划,联络逃人,准备在途中发起暴动,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