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37章 重赏罚

第37章 重赏罚

    赤军开拔的日期定在正月十七,时间相当紧迫。拔营之前,还要补充兵员,要筹集车辆、物资,要编定行军序列,全军上下都很匆忙。

    沈赤心认为,严明军纪一要靠严格的训练,二要重赏罚,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才能令必行、禁必止,才能确保军威振肃。

    因此,尽管全军上下忙碌,沈赤心还是决定召集全军,召开大会宣布明正赏罚。

    正月十五正是元宵节,赤军五千多人在吉安城内校场上集合待命。

    经过动员发动,赤军募齐了人马,目前编有一个近卫营、三个步兵营、一个火器营、一个骑兵营、一个工兵营、一个辎重营、一个女营,再加上侦察队、奇兵队、通信队等直属部队,全军满编,达到五千三百多人。

    辎重营、女营、侦察队、奇兵队都是新编制的部队。

    辎重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运输全军辎重。

    女营主要是赤军家眷,吉安府大量工匠、人才加入赤军,由此而带来了家眷问题。沈赤心下令将赤军家眷编为女营,女营将士需力所能及地从事缝补、运输等工作。

    侦察队、奇兵队、通信队都只有一百来人,分别从事侦察敌情、敌后奇袭、保障通信等工作。

    巳初时分(上午九时),沈赤心、周练孺、董士祯三人走上将台,在座位前站定。沈赤心坐虎皮帅椅,居前,周练孺、董士祯坐太师椅,稍后。

    这三人为赤军最重要的领导人。沈赤心为赤军元帅,兼任军政处处长。周练孺为参谋处长,是沈赤心的第一助手。董士祯为后勤处长,也是沈赤心的重要谋士。

    步兵二营营长李胜为全军值班员,面对全军大喝一声:“全体注意!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

    全军近五千人,按照事先排练好的那样,前后左右标齐,队伍整齐划一。一人下令,全军遵行,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现场庄严而肃穆。校场外围观了不少吉安府的老百姓,赤军秩序井然、队伍整齐,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百名近卫兵来回巡逻,维持秩序。如此大的场面,如此多的人,竟出奇的安静,足见赤军纪律严明,气候已成。

    李胜接着转身,快步跑到校场将台前,向沈赤心说道:“元帅大人,全军集合完毕,请您指示!”

    沈赤心不怒自威,说道:“坐下!”

    李胜微微点头,答道:“是!”尔后返回队伍前面,大喝一声:“坐下!”

    在场四千多名赤军,迅速坐回原地,没人敢吭声,没人敢摇头晃脑。

    沈赤心很满意,大声说道:“诸位赤军兄弟,我们今日隆重集会,主要是为了明正赏罚。首先,表彰奖励前期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队。

    “凡作战勇敢、战功卓著、训练严格、治军严明之官兵,皆为表彰奖励之对象。经各营、直属队推荐,经军政处研究,决定表彰以下三人为一等功臣。

    “步兵一营一连长宋建,在部队撤出吉水县城的情况下,率领四十名赤军潜伏吉水县城,勇夺西门,策应全军入城,为全歼北路清虏做出突出贡献。

    “骑兵营营长方世珍,募兵有功,组建骑兵营有功,训练骑兵营有功。骑兵营成立时间不长,但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在歼灭南路清虏的过程中功劳最大、伤亡过半。

    “方世珍身先士卒,身中两处箭伤,小腿被铅子贯穿,仍然坚持战斗,精神可嘉,功劳卓著。

    “近卫营二队七哨哨长李崎,作战勇猛。在歼灭南路清虏之战中,李崎冲锋在前,为战友阻挡冷枪冷弹。第一个冲到清虏阵前,斩首八级,锐不可当。

    “以上三人,每人赏银一百两,记一等功一次。宋建升为一营副营长,李崎升为近卫营三队一排排长,方世珍改任步兵一营营长。”

    三个一等功臣中,只有方世珍未能晋职。但步兵一营为赤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步兵营,沈赤心曾经亲自担任步兵一营营长。方世珍身体受伤,不便再担任骑兵营长,改任一营营长,也算是一种升官。

    一等功含金量最高,主要侧重于奖励战功,除军官外,还要有士兵代表,以体现赤军提倡平等的理念。

    其实,论起功劳,没人能比得过沈赤心。各营、军政处都有提议,建议设立一个特等功,专门献给沈赤心,被他坚拒。

    这也给参谋处、军政处、后勤处的同袍做了很好的表率,确立了表彰奖励应当倾向部队、倾向作战官兵的原则。

    三个一等功臣一齐走上将台,沈赤心、周练孺、董士祯站起,为三个功臣分发赏银、嘉奖令。

    接下来表彰二等功臣,二等功臣共有六人,功绩稍逊于一等功臣,包括二营长李胜、工兵营长冯汝成、军政处参谋杨焕等。

    李胜勇冠三军,又是沈赤心的心腹,功劳自不必说。杨焕身为吉安府的缙绅,主动归顺赤军,又冒险出使北路清军,向江西总兵官柳同春诈降,足当二等功臣的称号。

    最引人瞩目的是,工兵营长冯汝成也拿到了二等功。他是吉安府军器局铳炮行的坐头,属于匠户,在当时很受歧视。

    沈赤心不以他地位卑微,把他提拔为工兵营长,已属不次超擢。这次,工兵营制造的火器、弓箭派上了大用场,冯汝成也因此荣获二等功,与杨焕并列上台领奖。

    一个是进士出身、大名臣杨士奇的后代;另一个是匠户出身,世世代代为工匠。放在平时,两人根本不可能会有交集。

    可如今,二人同台领奖,冯汝成又是工兵营长,地位隐然高于杨焕。这足以证明,赤军提倡平等不是空口虚言。在赤军里,不论出身如何,只要你功劳足够大,就能够出人头地。

    三等功臣共有十人,包含范围更广,军官、士兵、步兵、骑兵、工兵、侦察兵等都有涉及。

    表彰完以上人员后,沈赤心总结道:“赤军兄弟们,以上十九人,是赤军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他们有的作战勇猛,有的治军有方,有的深入敌后,有的任劳任怨,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在前面的战斗中,我们也损失了不少兄弟。战死沙场者,已经升入天堂,永生永世享福。身体受伤者,受到医官的良好救治,身体正在逐渐康复。

    “他们都是赤军的功臣,为赤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从前些日子来看,赤军中也发现了不少败类,有的是敌军派来的奸细,有的是背叛同袍,有的是怯敌如虎。

    “比较典型的有五个人,来人,押上来!”

    沈赤心一再强调,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在实际执行中,为了鼓舞士气,为了激励官兵,罚过比赏功更为慎重。

    五个罪人已被五花大绑,押上了将台。三名为清军奸细,一名向清军通风报信,另有一名队长在歼灭南路清军之战中临阵脱逃,影响极为恶劣。

    沈赤心冷冷地说道:“这五个人,有的是敌军奸细,杀之固不足惜。可还有两个人,一个背叛赤军,向清军通风报信,另一个临阵脱逃,严重违反战场纪律。

    “这五个人,罪不容诛。今日公开审判斩首,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违反赤军的纪律,更绝对不能背叛赤军。”

    很快的,五颗人头落地。先赏功,再罚过,两相对比,给全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更给新兵以深深的震撼。

    最后,沈赤心总结道:“刚才,我们对有功之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对有罪之人进行了严厉的惩戒。各营、各直属队回去之后,要参照刚才的形式,组织本部队的赏罚大会,以期激励人心,整肃军纪。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