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40章 破关

第40章 破关

    二月初四,赤军前锋抵达湖广永州府永明县(今江永)。前锋共有两千多人,人马众多,行踪已经暴露。

    曹志建多年据守龙虎关,早已把龙虎关视为禁脔。赤军要借道,曹志建多疑,认为赤军要趁机夺他的地盘,下令严加戒备,不准赤军一人过关。

    他麾下人马虽众,能打的却没几个。赤军刚进入郴州直隶州时,曾与曹军一战。曹军大败,从此更加不敢抵抗,赤军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越靠近龙虎关,曹军势力越大,防范越紧密。过了永明县,再往南就是桃川所。桃川所原是明军卫所,防御早已废弛。

    过了桃川所,龙虎关就近在咫尺了。因此,曹志建在永明县集结重兵,防止赤军过境。

    二月初四下午,赤军前锋抵达永明县以东十里处,与曹军交战。

    曹军人多势众,以逸待劳,赤军人少,又长途跋涉,士卒疲惫。赤军作战顽强,但未能打败曹军,主动撤退五里扎营。

    当天傍晚,沈赤心召开前敌会议,决定冒险深入敌后,越过永明县,占领桃川所。

    他说:“桃川所原是明朝卫所,明朝何以在桃川设置卫所?因为它靠近龙虎关,与龙虎关成犄角之势。明朝衰落,军户大量逃亡,桃川所也已经没落。

    “曹志建不守桃川所,却去守永明县,看起来是扩大了防御纵深,实际上是把软肋漏了出来。我们将计就计,越过永明县,直扑桃川所。”

    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前锋都是赤军中的精锐,但为求速度,携带辎重不多,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安身之地。

    当下已是曹军的势力范围,接近曹志建的老巢。要想安身,无非是去永明或者桃川所。永明处于外围,即便无法夺下永明,也可以在城外长期驻扎。桃川所处于内线,很容易遭到敌军的包围。

    众将听后,不免有些担忧。

    骑兵营长杨国琛说道:“桃川所南接龙虎关,北望户明县。我们深入桃川所,固然出敌不意,可以轻易夺取桃川所。

    “但曹贼在龙虎关、永明县都有重兵,一旦他们南北夹击,咱们在桃川所就危险了。”

    沈赤心不为所动,说道:“大军长途跋涉,利在迅速决战,打通通道。赤军前锋都为精锐,夺取桃川所、守卫桃川所,根本不在话下。

    “至于曹贼的战斗力,无需高看他们。咱们从茶陵州起,开始进入曹贼的势力范围。除了郴州的曹贼与我们打了一仗,其他各地曹贼莫敢拦阻。桂阳州、宁远县两地守军,竟然弃城而逃。

    “观一叶而知秋。曹贼人数虽多,真正有战斗力的没有多少。咱们可以夺据桃川所,在桃川所牵制曹贼主力,再派一支奇兵袭扰曹贼侧背,则曹贼不战自乱矣。”

    沈赤心如此自信,自然是有所依恃,只是不便明言而已。他知道,历史上,孔有德在永历四年秋天攻占龙虎关,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次日,赤军越过永明县,直扑桃川所。桃川所守军兵力单薄,略一抵抗,纷纷溃逃。赤军入据桃川所,直接威胁到龙虎关。

    曹志建不敢怠慢,亲自来到关上督战,令龙虎关、永明县两处守军反击赤军。

    沈赤心以攻代守,作势要进攻龙虎关,吸引曹军注意力。两千赤军一面守桃川所,一面到龙虎关下挑战。另有两百精锐,以骑兵营长杨国琛为指挥,在瑶人向导的指引下,连夜走山间小道翻越都庞岭。

    杨国琛为人沉默寡言,但吃苦耐劳,执行命令坚决。

    瑶人在山涧以打猎为生,熟悉都庞岭的地形。他们长期被曹军凌虐,早已心怀不满。赤军馈以一百两白银,又声言要为浔国公堵胤锡报仇,很容易就找到了瑶人向导。

    龙虎关不愧是桂北雄关,曾被称作“桂门关”,又被当地人戏称为“鬼门关”。两百赤军跟着瑶人,先走小道翻过一座人迹罕至的无名大山,再从山顶攀援藤蔓向下,下山后直趋龙虎关。

    二月初六上午,杨国琛率领两百精锐,出奇不意地出现在龙虎关背后。

    守军根本意料不到,赤军明明在关外桃川所,如何能够翻越这座“鬼门关”?

    杨国琛率军大喊:“弥勒下凡!天军来了!弥勒下凡!天军来了!”

    曹志建正在关上督战,看到如同鬼神般的赤军,根本不敢抵抗,也未作细思,首先想的就是逃命。

    他不顾关外还在交战,率先逃跑。主将一逃,关上的守军也不管不顾,全都撒腿就跑。

    杨国琛在龙虎关上斩断曹军旗号,换上一面鲜艳猩红的赤军大旗。关外曹军纷纷惊溃,朝永明方向急退。

    龙虎关附近地形复杂,曹军只顾着逃跑,互相拥挤踩踏,死伤无数。赤军在背后追击掩杀,又高喊“投降不杀”,诱使曹军投降。

    到傍晚前,赤军完全占领了龙虎关、桃川所、永明县城,投降的俘虏达到八千余人。

    一场大战,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傍晚时分,沈赤心来到龙虎关。曹志建经营龙虎关多年,关内物资充沛,蓄积极厚,仅白银一项就有一百多万两。

    再加上关内的骡马、战车、军械、粮食等物资,赤军可算是发了一大笔横财。他们到广东营建根据地,正需要一笔“启动资金”。这一百多万两白银,可谓是“雪中送炭”了。

    傅鼎铨原本被曹志建扣留在龙虎关上,此战之后也被解救出来。见到沈赤心后,他叹道:

    “弘光时,丁魁楚与奸臣马士英相善,得任两广总督之个肥差。丁魁楚督粤三年,搜刮无数。后来,李成栋率军攻占广东,丁魁楚请降。

    “李成栋早就听说丁魁楚宦积甚厚,将计就计,许以两广总督之职。丁魁楚是个官儿迷,听信李成栋的话,果真投降满清。

    “李成栋却趁机劫杀丁魁楚,得银八十万两,珍珠金宝番货不算。没想到,曹志建比丁魁楚还要过分,军中竟然蓄积一百多万两白银。

    “朝廷都用这种奸臣占据要津,国事如何能见起色,如何能够驱除鞑虏,如何能够中兴大明。”

    沈赤心摇摇头,说道:“大明已经烂到根子里了,再不痛加整顿,非亡国不可。可如今的永历帝懦弱无能,决非中兴之主。

    “譬如一根老树,根基已断,只剩些许残枝烂叶续命。要想救下这棵老树,莫如连根拔起,择其精壮枝叶植入土中,呵护之,培养之,或许才能有一线生机。”

    这番突如其来的议论,让傅鼎铨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也是心学信徒,思想比较开通。

    若按照沈赤心的意思,永历帝难当大任,但毕竟血脉纯正,难道还要从其他藩王里寻找明主?或许,赤军宣称勤王,还要“清君侧”?

    沈赤心没功夫和他解释,很快便忙开了,开始处理善后事宜。

    赤军长途跋涉,中间必有人员掉队、开小差。沈赤心打算从战俘、瑶人中吸收三千人加入赤军,进一步壮大赤军声势。

    龙虎关为雄关险隘,赤军南下之后必然要弃关,必须把龙虎关委托给合适、可靠的人。

    不久之后,满清孔有德必会发兵南下。为公为私,都得为龙虎关找一员虎将,最起码要抵挡孔有德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