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51章 局势悲观

第51章 局势悲观

    幸好来船不是红旗水师,而是南明水师,为首的名叫邓耀。邓耀有“靖氛将军”的名号,说起来还是杨彦迪的恩人。

    当年,正是邓耀招抚了杨彦迪。此人志在抗清,意志坚决,很得杨彦迪的尊敬。

    杨彦迪与陶煜略一商议,打出旗语,派船接近邓耀座船,提议到横琴岛泊船议事。

    邓耀刚打了败仗,十分狼狈,知道杨彦迪志在抗清,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议。正好,他可以借助杨彦迪的力量,停在横琴收拢败兵。

    横琴是座岛屿,位于西江入海口,与澳门隔海相望。这里水文复杂,官府难以管束,向来都是海盗的乐园。

    靠岸之后,杨彦迪、邓耀在一家常落脚的客栈碰面。陶煜随行,杨彦迪为邓耀引见陶煜,三人分宾主坐下,一边议事,一边吃饭。

    三人先喝了一盅酒,邓耀说道:“大局坏了!大局坏了!三天前,你与红旗水寇交战,我便知道清虏必有大动作,连忙进城求见制台,请求先发制人,夜袭红旗水寇。

    “可制台认为红旗水寇都是海盗,桀骜不驯,不见得会真正投降清虏。又说红旗水寇船坚炮利,执意要等郑成功的水师。

    “结果,郑成功屡屡失期,水师迟迟不到。红旗水寇昨日又袭击了我军战船,水师损失惨重。我军一百多艘战船,只逃出了不到六十艘!”

    邓耀早年也出身于海盗,很早就被招安,又发奋读书,是一员难得的水师大将。

    杨彦迪很尊敬他,但实际上,杨彦迪精通水战,虽不读书,却通晓战略,日后取得的成就也远大于邓耀。

    陶煜刚争取到了杨彦迪,正想争取邓耀,便问道:“将军有何打算?”

    邓耀不假思索地说道:“海康伯正据守高州,是我的故主,我打算去高州投奔他。”

    海康伯即为李明忠。此人是江西新建人,早年是山东昌邑县的主簿。当时,辽东皮岛一带归山东管。李明忠慷慨好谈兵,弃文从武,到皮岛投奔了守将毛文龙。

    不过,他的运气太差,老是跟错人。

    毛文龙为袁崇焕所杀。孔有德、耿仲明都是他的同僚,知道他有大才,邀请他一起降清。李明忠严辞拒绝,单骑返回京师,向崇祯帝上万言书,不受重视。

    弘光元年,兵部尚书史可法大选天下奇才勇略之士。李明忠应试第一,授广西浔梧副总兵。

    隆武时,李明忠率广西狼兵协剿江西,入福建,屡与清军大战。隆武帝死,李明忠还守广西。

    永历时,李明忠不敌清军,投降李成栋。李成栋举义反清,李明忠服从李成栋节制,挂宁武将军印,提督高、雷、琼州,封海康伯,镇守高州。

    李明忠才干优长,意志坚决,是一员难得的猛将。高州与廉州隔着雷州。有李明忠守卫雷州,日后清军若要进攻赤军,就得先进攻李明忠。

    因此,赤军一进入廉州,沈赤心便遣使向李明忠示好,讲明抵抗清虏的决心。

    李明忠经历传奇,名望很高。邓耀说要去投奔李明忠,陶煜也就不再游说他加入赤军,免得他起疑。

    谈起广州的战局,邓耀尤不解气,义愤填膺,说道:“郑成功实在是太可恨!制台馈以重金,几次三番邀请他到广州协防。

    “为表诚意,制台把惠州许给了郑成功!可郑成功执意要潮州府,不仅不派兵来救广州,反而趁清虏围城广州,统水师围攻潮州。

    “潮州守将郝尚久本来是一名猛将,对大明颇为忠心,派兵马增援广州。可郑成功要取潮州为饷源,趁机进攻潮州,郝尚久一怒之下降了清虏!

    “你们说说,敌军兵临城下,大将不去前线助战,反而趁机抢夺地盘!大局糜烂如此,大明还有振兴的希望吗?”

    潮州府位于广东最东侧,与福建接壤,境内有韩江、榕江,流域多平原,粮产丰富。

    福建郑氏集团本来拥护隆武帝,隆武帝死后,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火并郑彩、郑联,接收了父亲的部众,收容鲁监国,与永历朝联系并不紧密。

    他严于治军,将福建海盗统归麾下,又垄断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

    只是,郑成功的水师实力很庞大,钱财也很充足,就是没有地盘。郑军只占有金门、厦门一隅,人马众多,粮食供应始终是个难题。

    此外,郑成功缺少陆军,尤其缺少骑兵,即便攻下了城池,也很难守得住。

    因此,郑军只得局促在海滨金门、厦门一隅,一方面要重金购买粮食,另一方面要定期劫掠,以保军食。

    广东潮州府粮产丰富,靠近福建,郑成功常常率军到潮州劫掠。他做梦都想得到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保证大军饮食,这次便趁机进攻潮州,却得不偿失,反而促成了潮州的投降。

    郑成功严于治军,其实并无将略,说难听一点,就是有将才而无帅才。当然,郑成功后来有收复台湾之功,这足以弥补他的其他缺点。

    杨彦迪仍不死心,问道:“制台守广州,还能守得住吗?”

    邓耀摇摇头,叹道:“形势已经明了,守是肯定守不住了。不过,制台是宁夏王李成栋的部将,勇冠三军。世子杨元胤也在城内,足以稳定军心。

    “守军有很多老兵,追随宁夏王南征北战,战斗力不容小觑。清虏全靠红衣大炮攻城,但他们进军太快,没有携带重型红衣大炮。

    “清虏组织过两次进攻,从北城方向架设云梯,都被守军击退。挖掘地道也不成,广州靠近珠江,地下水位很浅。制台犒赏死士,常组织敢死队出城袭击清虏,他们一时半会儿还破不了城。”

    陶煜插话说道:“那就是说,清虏攻不下城,是因为没有红衣大炮。一旦他们弄到足够多的红衣大炮,广州城也就守不住了?”

    邓耀眼前一亮,对他刮目相看,说道:“不错,清虏正在加紧铸炮、制造弹子。又从江西赣州府调运大炮,只要火炮到位,攻城就有把握了。

    “制台让我突围出来,为的就是留下后着,万一城破,将来还有个落脚的地方。我打算先去高州,探探海康伯的口风,然后再去琼州,预作准备。”

    琼州府即为海南岛,当时开发不深,孤悬海外,人口很少,粮产不盛,并不适合充作根据地。

    三人喝了一盅酒,为时局所悲观,陷入了沉默。

    突然,陶煜一拍桌子,说道:“清虏欺我太甚!我倒是觉得,咱们不妨回航广州,趁敌不败,偷袭红旗水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