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85章 解围汶村

第85章 解围汶村

    汶村虽名为村,其实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寨,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王兴兵精粮足,足可守御一年两载。

    因此,尚可喜督率清军从陆上猛攻汶村,毫无进展。最令人苦恼的是,清军哪怕进入汶村,里面坚壁清野,清军始终找不到王兴的主力。

    相反,尚可喜军中却有王兴的间谍。清军但凡有风吹草动,王兴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这就显示出王兴的本事了。几十个村寨对王兴惟命是从,无一投降清军。这对久经战阵的尚可喜来说,是从未遇过的事。

    他枯坐中军账中,不由得陷入到对往事的回忆中。

    尚可喜自投降满清后,从辽东打到岭南,一路所向披靡,未尝遭遇大的挫折。所遇明军大多不堪一击,往往不经大的战斗,便向清军投降。

    很多时候,明军貌似兵多将广,却各怀鬼胎。誓死抗清者或许有之,但大多数都认为清朝将取代明朝,贪恋富贵,往往不战而降。

    就像纵横粤东的吴六奇,经历传奇,被世人引为奇谈。但清军一来,吴六奇照样迫不及待地请降,夺据惠州,向尚可喜、耿继茂献媚。

    像王兴这种意志坚决的义军首领,尚可喜也见过不少。但王兴军队上下齐心,无一降者,着实罕见。

    尚可喜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皮岛的岁月。那时候,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岌岌可危,毛文龙率军深入皮岛,收集流民,牵制后金。

    皮岛位于鸭绿江入海口,遍地蛇鼠,孤悬海上。毛文龙不时率军登陆,骚扰后金后方。后金不堪其扰,屡屡动怒,统率大军来剿。

    毛文龙则避实就虚,一见后金大军,就从容登船,躲进皮岛避战。后金不擅海战,只得望洋兴叹。

    为此,明朝将皮岛升格为东江镇,以毛文龙为总兵,所部称为东江军。

    东江军固然不足以登陆,与后金决战。但他们据守皮岛,不时上岸骚扰后金后方,足以使后金寝食难安。

    那时候的东江军,上至毛文龙,下至尚可喜这样的小将,孤守皮岛,举目无亲,反而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哪怕敌强我弱,哪怕深入敌后,东江军始终团结在毛文龙的麾下。后金几次集结大军来剿,都无功而返。

    眼下这个小小的汶村,不就像当年的皮岛吗?今日的王兴,不就是当年的毛文龙吗?

    那时候,尚可喜被毛文龙收养为养孙,赐名永喜。尚可喜也是一个热血青年,作战勇猛,深为毛文龙欣赏。

    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也是毛文龙的部将,被后金军队打死。尚学礼战死后,毛文龙不顾尚可喜资历浅,把尚父的军队交给尚可喜统带。

    只是,明朝自毁长城,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东江军人人自危,不久兵变。尚可喜忠于明朝,带兵镇压兵变,杀耿仲裕、李应元等带头者。

    这位耿仲裕就是靖南王耿仲明的亲弟弟。耿仲明与孔有德相善,两人降清时,尚可喜还曾率军追击耿仲明、孔有德,把二人打得几无容身之地。

    可悲的是,明朝不识忠奸,不断发生内讧。尚可喜妻妾家眷侍婢数百口为国殉节,明朝武将沈世魁却因私怨而陷害尚可喜,逼得他被迫降清。

    命运的齿轮就此发生逆转。以抗清自命的尚可喜,反而成了满清的马前卒,在时势、富贵、部下、家族的裹挟下,把杀敌的屠刀砍向了自己的同胞。

    失节者可耻。尚可喜只得以天命转移安慰自己,认为清朝必能取代明朝,自己的投降只是顺应天命。

    对于久攻不下的王兴,尚可喜反而生出一丝敬意,亦生出一丝担忧:

    “东江军的没落实因明军内讧。如果王兴能够得到强有力的奥援,就有望坚守汶村,对广州清军形成强有力的牵制。”

    主帅心怯,清军进攻汶村的节奏也就迟缓了许多。这一轮进攻未能收到效果,赤军水师已迫近汶村海面,前来增援王兴。

    吴六奇急于建功,率水师迎战赤军水师。他早年游侠江湖,颇能笼络部下,赏赐丰厚,又敢带头冲锋,部下多乐于效命。

    陈上川为赤军水师第三标标统,率第三标六十余艘战船增援王兴。

    他曾在新宁县海域的上川岛、下川岛一带坚持抗清,为此改名为“陈上川”,对这一带海域十分熟悉。

    第三标在赤军水师中战斗力最弱。沈赤心派第三标过来增援,目的并非与清军水师决战,而是履行对王兴的承诺,打破清军水师对汶村的封锁。

    陈上川联合了李明忠的水师大将邓耀,一同来到汶村海面,与清军水师交战。

    赤军水师经过整训,又装备上了军工局铸造的铁炮,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船上火炮,重量更轻,火力更猛,较清军船炮为优。

    尽管清军船多,吴六奇身先士卒,不是没能打败赤军。双方打成平手,各有胜负。吴六奇尤不服气,还要整军再战,却被尚可喜叫停。

    尚可喜说:“军门全力以赴,投入全部战船迎击赤匪。赤匪远道而来,却联合了李明忠的水寇,终能抵御军门,足见不容小觑。

    “军门既然不能从海上封锁汶村,大军围剿王兴已无意义。我已决定越过汶村,前往高州打击李明忠。许尔显不久会率水师来援,军门可与他合兵一处,战胜赤匪将更有把握。”

    许尔显是尚可喜的亲信。当年尚可喜在皮岛被上司迫害,就由许尔显所侦知。尚可喜被迫降清,派往后金的使者就是许尔显。

    此种心腹大将,自然要委以重用。尚可喜原本打算让许尔显改统水师,日后好让他更进一步,保举他为广东水师提督。

    没想到,吴六奇捷足先登,被珠玛喇超拔为水师提督。这在尚可喜看来,无异是珠玛喇在给自己掺沙子。连带着,他对吴六奇也没有好感,必欲除之而后快。

    吴六奇也知道许尔显来者不善,却不敢违抗尚可喜的命令。

    于是,清军撤围汶村,陆军进攻高州,水师田暂留新宁海面。

    邓耀并未归顺赤军,而是归顺了故主李明忠,受李明忠节制。他原本随陈上川增援王兴,眼见高州有急,连忙带水师回援高州。

    陈上川独木难支,解围汶村的任务已经完成,也率领第三标水师返回。

    他心怀好意,原想到高州增援李明忠。然而,李明忠上了年纪,反而多疑,担心赤军乘机吞并高州,对陈上川的好意婉言拒绝。

    陈上川无奈,只得返回雷州。

    此时已是三月,赤军做好了迎战清军的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