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103章 缴获归公

第103章 缴获归公

    一日之内,清军先锋被全歼,中军大败,战场形势迅速逆转。

    尚可喜率援军姗姗来迟,接应上许尔显,挡住了赤军追兵。这时清点人马,中军只剩一千两百兵马,火炮、战马遗失无数。

    大致了解过欢喜岭之战的经过,尚可喜眉头紧锁,说道:

    “先锋那边也有确信了,水师大败,吴六奇只剩下三十条船,逃到了芷芋口。赤匪水师绕到了湛江港,将我军水师一网打尽。

    “要不是我提前在芷芋口部署了火炮,吴六奇那三十条船也将不保。高进库战死,陆师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量骑兵逃脱。

    “后军处境稍好,却也受到赤匪的牵制。当面为赤匪第三标,头目叫做杨国琛,听说曾是宣大边军,同样骁勇善战。杨国琛在遂溪城外虎视眈眈,我亲率两千援军过来,还是来得晚了。”

    许尔显是尚可喜的部下,也是他多年的老战友。因此,尚可喜不得不为自己的迟到做出一番解释。

    许尔显不敢怪罪尚可喜,也能理解尚可喜的苦衷。他愁云密布,问道:“王爷,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坚守遂溪,等待珠玛剌的援军?”

    照现在的形势看,清军能否守住遂溪已成疑问。但许尔显不肯弃守遂溪,还想在遂溪坚守一段时间,好收容中军败兵。

    尚可喜明白他的心思,毅然决然地说道:“赤匪坚壁清野,我们在遂溪一无粮食,二无民众的支持,后方粮道又时常受到赤匪的滋扰。

    “大军坚守遂溪,实为不智。万一珠玛到喇援军来迟,我们将很容易被赤匪包围,处境将更加窘迫。我打算连夜撤离遂溪,固守高州。”

    退守高州,清军粮道缩短,可以避开坚壁清野的窘境。这是谋士金光的提议,尚可喜深以为然。

    许尔显无可奈何,一副落落寡欢的样子。

    尚可喜见状,安慰他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军损失兵马,回去再募就是。中军里的东江镇老兵大多得到保全,日后足以东山再起。”

    他继而说出了心里话:“赤匪已成气候,非我军所能制。为今之计,得把珠玛喇搬到前面。这位满洲名将一向勇于任事,我们请他征调孔有德、耿继茂二藩。集我三藩之力,方能荡平赤匪。”

    孔有德据有广西,与廉州近在咫尺。若能得到孔有德的策应,尚可喜进攻赤军将更有把握。

    但尚可喜与孔有德有过节,曾经打得你死我活。他投降后金后,一度受到孔有德的排挤。为此,皇太极还曾亲自调解,责令他们和衷共济。

    珠玛喇是三朝元老,深得爱新觉罗皇室欣赏。他的面子,孔有德不能不给。

    许尔显深为赞同,与尚可喜合兵一处,烧毁遂溪县城,退守高州。赤军趁机追杀,搜杀清军败兵,不必细表。

    连续两天大胜,赤军士气大振。

    前几天,他们还暗自抱怨上面瞎指挥,不该弃守遂溪县城。经过两天快节奏的战斗,大家才明白沈赤心料敌如神,坚壁清野、诱敌深入才是歼灭清军的正确方针。

    赤军连日高强度作战,已经相当疲惫。沈赤心下令,步兵第一标、第二标、水师等部队休整一日。步兵第三标、守兵第二标没有经历大的战斗,负责追剿清军残余。

    赤军占领雷州后,在雷州新增了一个守兵标,番号为守兵第二标。因雷州是个小府,守兵第二标人数比第一标少,有一千余人。

    欢喜岭大捷后,沈赤心难得睡了个好觉。早上吃过饭,他听说清军弃守遂溪,决定带近卫营前往遂溪。

    清军不会善罢甘休,不久之后必会卷土重来。遂溪水陆两便,靠近高州。沈赤心人在遂溪,可以更好的掌握情报,更好地掌控战场态势。

    刚离开欢喜岭,便看到第一标的官兵正在欢天喜地的涮洗战马、擦拭火炮。

    今天是休整的日子,不必行军打仗。但战场时间宝贵,第一标官兵都自觉地擦拭武器,为后续战斗做准备。

    标统方世珍过来送行。沈赤心很喜欢他,和他并辔而行,问道:“方世珍,昨天你们第一标发财了吧?”

    方世珍呵呵一笑,说道:“元帅,发财倒不至于。战马倒是缴获了一百七十多匹,都是塞外的好马。火炮也有不少,威远将军炮四门、红衣大炮六门。棉甲更是不计其数,估摸着至少有一千件。”

    沈赤心也笑了,说道:“很好。战马一百七十多匹,可以组建一个骑兵队了。这样,我特准第一标把骑兵队扩编为骑兵营。你先摸索着弄一下,回头给参谋处上个在步兵标组建骑兵营的报告。”

    方世珍大喜过望,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沈赤心一直都想扩编骑兵。在他看来,步兵标是赤军基本作战单元,至少应该下辖五个营,包括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

    战前,赤军把步兵标直属火器队扩编成了炮兵营。但由于缺少战马,扩编骑兵营一直没有下文。

    好在通过这次战斗,赤军缴获了不少战马。可让第一标试点骑兵营,然后逐渐推广全军。

    沈赤心不由得慷慨道:“野猪皮造反之初,只有十三副盔甲。清虏生活在苦寒之地,生产落后,早期的铳炮、棉甲、战车大多缴获自明军。

    “没想到,几十年之后,清虏竟能鼎定中原。我们赤军仍处于创业之初的阶段,就得不断缴获敌军的物资,不断改善我军的装备。

    “就像这威远将军炮,使用精铜铸成,被清虏视为不传秘器。我们缴获了威远将军炮,再用上我们的开花弹,无疑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威力。”

    方世珍点点头,想起棉甲的事,问道:“元帅,我标此战缴获了这么多的棉甲。我们暂时还用不到棉甲,我已向后勤处报告,打算把棉甲移交给后勤处保管。”

    沈赤心喜欢方世珍,除了他作战英勇、文武双全,还因他顾全大局、大公无私。换了有些人,缴获了物资就是自己的,不管它有用没用,都要落到自家口袋里才好。

    沈赤心很欣慰,说道:“很好,我们时常教育士兵,战场上一切缴获要归公。对于各部队来讲,也要顾全大局,自家不需要的东西,就是交给上级、平分给兄弟部队。

    “棉甲也是重要物资,现在用不到,冬天就会用到。日后北伐,大军必少不了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