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南洋的回响 » 第六十一章 徐铭赴英

第六十一章 徐铭赴英

    日子天天过,独身很寂寞!再强的女人也会渴望男人的关怀。

    2017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楼外面下着小雨,池萍把家收拾了一下后就开始望着窗外的雨幕发呆,她不时地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爱人,每一段感情里都有美好的回忆!

    当池萍想到与徐铭的温馨时刻时,恰好收到了徐铭发来的一条微信,池萍觉得冥冥之中确有心灵感应。

    徐铭的信息内容是他要离开X国南滨去英国任教了,告知一下池萍。

    池萍问他为什么要去英国,徐铭说他当初没来南滨的时候就想去英国,感觉去英国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没有找到机会,后来就来X国南滨了。几年的工作过后,他感觉遇到了“瓶颈”,想换个地方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他想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想增加阅历。

    池萍对徐铭的想法表示理解。

    池萍说:“这次你是远行,到地球的另一边儿去了,以后恐怕很难见面了,今晚给你送送行!”

    徐铭痛快地答应了,曾经的爱侣还是感情深厚的,分开了也不是仇人!

    傍晚,他们俩在一家饭馆见面了。一年多的分离让他们见面时多少有些拘谨,但彼此的胸怀都很宽广,他们俩拥抱了一下,然后落座。

    席间,徐铭谈了很多英国的事情,既有事实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谈了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端,如蒸汽机的改进,纺织行业的突飞猛进等都是英国领先;接着又谈到了英国对全世界的殖民,包括X国都是大英帝国曾经的殖民地,但让他感到不解的是X国人不把英国人当做敌人,而是赞颂他们给X国带来了现代文明;还谈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他说莎翁是语言大师,人物的语言台词丰富多彩,不但深刻而且富于诗意,所塑造的人物个性化、形象化突出;还提到了大英博物馆,说那里的藏品都是价值连城,什么牛顿的手稿,什么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敦煌藏经洞的部分经书等等。

    池萍只是见缝插针地说几句,她不好意思打断兴致高昂滔滔不绝的徐铭,她感觉徐铭已经对英国研究很久了,这次他去英国是“蓄谋已久”,而不是心血来潮。

    池萍说:“既然你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那我就祝福你一路顺风!也祝福你到英国有艳遇!”

    说到这里,气氛突然变得温情起来,因为话题又从事业联系到了生活和爱情。而生活和爱情总是让人感到温馨的!

    徐铭说:“跟你在一起很温馨,但我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池萍说:“无所谓,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吧,拥抱一下,就此告别!”

    最后结账时他们俩抢着买单,徐铭说:“你能来给我饯行,我就很满足了,哪能让你掏钱?”

    池萍说:“我给你饯行,当然应该我掏钱。”

    徐铭说:“谁掏都应该!就不要纠缠那点小钱了。”

    徐铭付完账,二人分别。

    回住处的途中,池萍回想着她与徐铭的点点滴滴,还是流下了两行清泪。

    女人啊,有时表面上好像很坚强不在乎,但内心里还是多愁善感,她也渴望圆满的幸福啊!奈何世事多舛,好事多周折。

    徐铭到达英国后,快乐了一阵子,他听到英国人纯正的英语发音非常高兴,他觉得如果早几年来英国自己的英语水平早就提高很多了;他还亲自去看了几个世界闻名的景点,有大英博物馆、伦敦塔桥、剑桥大学、圣保罗大教堂、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等,近距离感悟了一下英伦风情和英国文化,又增长了不少见识。其中最让他感到震撼的还是大英博物馆,他在33号馆见到了很多来自中国的文物实物,以前只是从书中或网络上看到过,现在看实物感觉还是不一样。实物身上所带的那种历史沧桑感、历史厚重感、立体感等是图片所不能提供的。这些文物大多是绝世珍藏,每一个都是价值连城,例如乾隆皇帝“挚爱”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西周的康侯簋、易县辽代三彩罗汉、唐代的殉葬三彩、敦煌的壁画以及上万件敦煌经书书稿等。据说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总数有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也有2000多件。徐铭感觉非常痛心,他感叹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让中国损失了大量的文物珍品。他期待有朝一日,这些文物都能够回归祖国,在祖国的博物馆展出。

    言归正传,徐铭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旅游的。两周后他在英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中学里开始做汉语教师。刚入职时他感觉还不错,但两个星期后,他就头皮发麻了,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生纪律很差,课堂上经常乱糟糟的,维持课堂纪律竟然成了大问题!

    针对学生的纪律松散现象,徐铭想极力扭转,但效果甚微,学生对他的一些惩罚手段根本不当回事儿,有的学生被罚站的时候还和其他同学挤眉弄眼做鬼脸呢!

    徐铭很懊恼,他想到了召开家长会,想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整顿课堂纪律。

    家长会上,徐铭对着学生家长们说:“孩子们上课时纪律很差,请家长们协助管教孩子,加强纪律性。”

    家长们听完徐铭的讲话后议论纷纷,像是炸了锅,他们不解地说:孩子在学校里纪律差是老师和学校的管理问题,找家长不合道理,家长能来学校盯着孩子吗?

    徐铭感觉到了国情的差异,英国家长与中国家长、X国家长大大地不同。

    这是徐铭到英国任教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

    后来,徐铭和学校的主任、校长等管理人员进行了商讨,给学生制订了一些“紧箍咒”,比如,警告无效,剥夺一些文体活动的参与资格,期末成绩扣分,或让家长来校带学生回家反省等。这几招起了一些作用,课堂秩序有了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