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将军 » 第二十二章 宁远将军

第二十二章 宁远将军

    翌日,刚下早朝不久。

    李适之还未回来,宦官林招隐就携带诏书来到左相府。

    “左相之子李瑄,神勇矫健,谋略深广,堪当阃寄……特任为丰安军副使,授宁远将军。”

    “赐雕弓和宝剑各一柄,玉佩一块……”

    林招隐宣读诏书后,李瑄拜谢恩典。

    宁远将军为正五品上的武散官。

    皇帝会经常为功勋卓著的臣子授予散阶。

    特别是出任军使的将领,必然有武散官加身。因为在“使职差谴”的制度下,使职无品级。

    散官没有实权,设立它的作用是标示官员的基本身份等级。

    一些皇帝宠幸的臣子后代,功臣后代,都会授予散官。

    如开元宠臣王毛仲的儿子,刚出生三天,就被授予五品散官。过段时间,王忠嗣其中一个未成年的儿子,也授予五品散官。

    李瑄的丰安军副使,加宁远将军以后,就是五品官。

    直封五品,证明李隆基对李瑄的宠信。

    当然,也有宗室后代、李适之身为宰相的因素在里面。

    李瑄接过皇帝赏赐的三件物品。

    一件是昨日他在皇宫使用过的雕弓。

    一件是名匠打造的宝剑。

    还有一块温润的白色玉佩,为飞鸟衔花的图样,一看就价值不菲。

    剑与玉佩,代表李隆基认可李瑄的武艺和才华。

    象征着身份的银色鱼袋和鱼符也少不了。

    特别是鱼符,为匠人连夜雕刻。

    “陛下令将军五月之前,到达任上。”

    林招隐离开之前,还不忘提醒。

    李瑄一见圣人,就成圣人的红人。昨天离开兴庆宫后,和他的顶头上司高力士相谈甚欢。

    林招隐可不敢得罪。

    “林常侍放心,我一定会尽早到任。”

    李瑄向林招隐回答。

    丰安军也在灵武郡内,虽然是一军副使,但他要先到朔方节度使治所灵武郡回乐县,向节度使王忠嗣报到。

    送走林招隐,李瑄带着罗兴,起身前往兴宁坊高力士的府邸。

    兴庆宫北面为永嘉坊,再北面就是兴宁坊。

    从这里出通化门,就是赫赫有名的龙首原。所以是一个权贵密集的大坊。

    长安的王公贵族在得知高力士今日不当值,纷纷携礼而来。

    哪怕见不到高力士一面,也要将礼物送到。

    李瑄刚到高力士府邸所在的巷子,就看到“填塞街陌”的一幕。

    车马都无处停靠。

    来拜访的权贵,都希望自己是幸运的,能得到高力士的接见。

    此时,高力士府中的管家,站在门前。

    一个个京城权贵、地方官吏自报身份,但都被管家摇头拒绝。

    李瑄带着罗兴,排列在队伍中。

    排队的达官贵人,看到队伍中突然出现一个毛头小子,纷纷嗤之:“什么人都敢来见高翁?”

    还有人嘲笑:“他见高翁,是想要什么官吗?”

    虽然李瑄身材高大,但嘴边胡须还是细毛,谁都能看出李瑄还未成年。

    “放肆,我家郎君是左相七子,圣人刚册封的宁远将军。”

    作为仆人的罗兴,立刻向这些嘲笑李瑄的权贵喝道。

    主人刚被圣人册封,罗兴也与有荣焉。他必须要捍卫主人的尊严。

    “原来李七郎,失礼,失礼……”

    一听李瑄是左相的儿子,还是最近风头正盛的李瑄,权贵们赶紧赔礼道歉。

    有消息灵通者,已经得知圣人召李瑄于兴庆宫。

    现在听说李瑄被封为宁远将军,更是觉得不得了。

    而在大门前的管家听到罗兴的喝声后,连忙下台阶,向李瑄小跑来,躬身说道:“郎君大驾光临,何必在这里排队呢。老奴受阿翁吩咐,正是在等你呀!”

    管家言语惊慌,如果高力士知道李瑄在门口等许久,一定会责备他。

    “我也是刚来此。”

    李瑄性情随和,不会计较。即便多等一会也无所谓。

    “请郎君快随老奴入府,阿翁盼着您到来。”

    管家伸手请李瑄。

    李瑄点头,进入高力士的豪宅。

    “这就是写下多篇名作的李七郎,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原来是李七郎,怪不得高翁会让管家在门口等待多时。能受高翁青睐,李七郎前途无量。”

    “刚才那青衣仆僮说李七郎被授宁远将军,这是武散官啊!王公之子,不应该被授文散官吗?”

    “传闻李七郎精通骑射,勇武过人。昨日圣人召见,或许是封了十六卫的官职,所以才会授武散官。”

    李瑄进入高力士府邸后,一众权贵们众说纷纭,猜测不断。

    有人捶胸顿足,十分后悔,早知道李瑄的身份,他们一定会上前亲近。

    也有人觉得一睹李瑄的风采,不算白来。

    待李瑄“御场射毬”、“骑斗樊衡”、两首《牡丹》传开后,必定名动两京。

    ……

    虽然左相府也是天子所赐,但和高力士的豪宅相比较,就像是普通宅院一样。

    从入府门起,用半刻钟,穿梭三道仪门,一个花园,一个果园,才来到前厅。

    李瑄吩咐罗兴在外等候,步入前厅,向高力士行礼:“拜见高翁。”

    “七郎在此如家,不必拘束。”

    李瑄还在行礼,高力士就起身将李瑄拉到座位上,开门见山地说道:“昨夜我辗转难眠,想了一宿。七郎所说的活字印刷术,有利于圣人推广学问,很值得做。”

    “活字印刷,一定可成。”

    最后,高力士又加一句话。

    昨日高力士问李瑄如何得来的此印刷之法,李瑄告知高力士是自己根据雕版印刷想出来的,还未实施,不知能不能成。

    李瑄能将这“千古之功”让给他,让高力士很感动。

    有这份功绩,将来也能含笑九泉。

    “昨晚我又总结一下活字印刷,高翁请过目。”

    李瑄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写写画画,连活字泥的大小,都被李瑄列举。

    他将要离开长安,留下这些,高力士必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弄出活字印刷术。

    “这只是我的一次尝试,如果失败,还请高翁不要责怪。”

    为消除高力士心中的芥蒂,李瑄如是说道。

    他表明自己只是提出一个想法,一个思路,成与不成,全在高力士。

    “七郎哪里的话。就算没能如设想的一样,我也欠七郎一个人情。”

    高力士正色地向李瑄保证。

    “不敢,家父能至相位,全赖高翁鼎力支持,我怎么在高翁这里谈人情呢!”

    李瑄连连摇头。

    “左相是左相,七郎是七郎。更何况左相是国之栋梁,我推荐他,只是做出对大唐有利的事情,做臣子的本分。”

    高力士觉得一个官吏有才干,就会向李隆基推荐。

    关于这一点,李瑄没有过多与高力士谈论,他主动岔开话题。

    有高力士这句承诺就够了,他远在边塞,最怕流言蜚语。

    高力士,是长安唯二能挡住流言蜚语的人。

    而后,李瑄和高力士一边喝茶,一边讨论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

    那些常用书籍,用雕版印刷更方便。雕版的技艺,必须普及天下。

    可以鼓励商人建立印刷铺。

    只要活字印刷整出来,高力士就会上书皇帝,在诸部诸司,建立印刷部门,发展印刷术,完成李隆基“里别各设一学”的召令。

    李隆基认为人口数量和读书人数量,是盛世的标致。

    为此,他颁布乡里设学的诏令,将男女婚嫁年龄,改为女子十三,男子十五。但没有强制要求。

    李隆基觉得男女早婚配,有助于增加人口。

    李瑄明白,这是饮鸩止渴。受制于医学、卫生条件,女子十六以下生孩子,不仅会增加流产、婴儿夭折的风险;更会伤害到女子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

    如果李瑄能掌握天下的权柄,说一不二,一定会更改这方面的制度。

    “高翁,您不要太操劳,须多多休息。我不多打扰您了。”

    李瑄看高力士一脸疲倦的样子,主动提出告辞。

    高力士心中温暖,他挽留不成,亲自将李瑄送到门口。

    这让等在高府门前的士族权贵们,瞠目结舌。

    平时的三品官,都不能让高力士如此礼遇。

    离开高力士府,李瑄得知信安王李祎也住在兴宁坊后,遂登门拜访。

    同住一坊,高力士门庭若市,但曾为大唐立下赫赫功勋的信安王,却无人问津。

    李祎八十多岁了,病在床上不能起来。求见他,对仕途没有任何帮助。

    李瑄敲响信安王府,门童在得知是左相的儿子李瑄来拜访后,立刻通知阿郎。

    片刻后,李祎最小的儿子李岘出门迎接李瑄。

    “李七郎到来,有失远迎,还望不要见怪!”

    李岘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儒雅男子,但说话时,中气十足,自有风度。

    他手中持一串佛珠,说明他是崇尚佛教之人。

    “是我见识浅薄,不知郎君的名讳,还望海涵。”

    李瑄见此人器宇轩昂,回礼后询问。

    “在下信安王第八子李岘,现任高陵县令,今回家探望父亲时,满城都是七郎的才名。”

    对于李瑄的突然来访,李岘很意外。

    “诠才末学,不堪法眼。我对李县令的大名仰慕已久。”

    李瑄心中一动。

    李岘可是著名的贤相。

    他因父亲战功,门荫入仕。高陵京,是畿县之令,正六品官吏。

    李瑄记得李岘很快就会平步青云,在几年后升任为京兆尹。

    安史之乱之前,李岘因不畏杨国忠权势,一直被打压陷害。但等安史之乱后,李岘会先后五次拜相。是中唐少有的能臣。

    “请七郎入内,我父亲在正房。”

    李岘以为李瑄在说客套话,他一个小小的高陵令,哪有什么名气?

    有名气的是他兄长李峘,虽然官也不大,却是不肯依附李林甫的清流,受世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