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灵武域 » 第三章 灵胎

第三章 灵胎

    “弟弟,你没事了嘛…”

    苏寅刚出竹屋,那青衣女子便迎了上来,上上下下,来来回回仔细地打量着苏寅。

    “嗯,多谢老伯和姑娘的救命之恩!”

    面对青衣女子好奇的目光,苏寅到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只好抱拳道谢,化解尴尬。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呢?”

    青衣女子问完,好奇地望着苏寅,一对大眼睛清澈而又灵动,那一副动人模样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以苏寅的脾性,如此单纯又漂亮的女子,换作以前定然是要捉弄一番的。不过现在,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他的心境已经发生变化。

    苏寅朝四周看了看,并没看到那个老伯的身影,也不知道老伯去了哪里,索性和青衣女子聊了起来,顺便也从她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情况。

    原来,青衣女子名叫小昭。她五年前便和师傅一起居住在这山谷之中,极少外出。苏寅原本以为那老伯和小昭是爷孙俩,没想到竟然是师徒,这到是让他有些意外。至于老伯的名字,小昭并不知道,她说她从来没有去询问过。

    “五年不知师傅名,也算是一个奇葩了!”苏寅不由得暗暗咋舌。

    在细细询问了小昭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在死人堆里被救的,被发现时已经和死人差不多了,只不过还有最后一丝丝微弱的心跳而已,后来老伯以神通手段和一颗速效回心丹才让他勉强稳住生机不散,之后才又把他带回这谷中救治。

    听完,苏寅对被遗弃之事有些不解,顿生失落之感。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好想的了,战争本就残酷,或许这也是战争中的一部分吧。想明白了这些,也就慢慢释然了。

    即便被遗弃,苏寅觉得如今伤势已愈,理应回归炎军大营才是。

    苏寅打定了主意,不过却一直未看见老伯,这到是让他有些犯了难,毕竟救命之恩如同再造,若不当面道谢就扬长而去,极不妥当。

    “小子,这么快就好了?”

    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不知何时,那老伯已经站在了苏寅的身后。

    苏寅已经在战场上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搏命厮杀,自诩感知能力并不差,甚至在军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不然也不会每次都冲杀在最前面。但老伯却在无声无息间就已站在了自己身后,作为一名长期在战场上刀口舔血的军卒,危机感早已强于常人,所以老伯突然诡异的出现,顿时让苏寅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因为哪怕是单奎烈将军,那个自己见过的最强大的修行者,恐怕也很难做到这般不留痕迹。

    “小子苏寅,多谢老伯救命之恩!”

    苏寅心中虽然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不过很快又镇定下来,稍微平复一下后当即以半跪之姿抱拳道谢。

    老人并未说话,轻轻抬手,示意苏寅起来。

    苏寅缓缓站就起来,和老人相对而立。

    在苏寅眼中,老人胡须已经花白,额头上早已爬满了皱纹,看起来年纪很大,不过身形却依然笔直挺拔。苏寅在老人身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种岁月流逝的沧桑感,不过,老人那副慈眉善目的模样,给他的感觉就只是一个气息沉稳,精神十足的寻常老者,和想象中那种隐世高人相去甚远。不过苏寅却并不会如此认为,从老人救他的手段,以及这了杳无人烟的幽幽深谷,几乎可以断定,眼前这个老人并不简单。

    “眉似利剑鼻如峰,面如皓月望川河…哈哈,小子到是颇有几分英武之气,可就是瘦弱了点…”

    见苏寅似乎有些走神,老人捋了捋花白胡须,朗声笑道。大概是因为人的容貌在站着和趟着对比时可能会存在一丝误差,亦或者是因为苏寅的伤彻底痊愈了,褪去病态,露出了本来的真容,所以老人看到后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官,于是调侃一番。

    老人的话苏寅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好歹也能听出来那是在夸他的相貌。这使得苏寅一时却不知道怎么答话,只好尴尬地挠了挠头,又摸了摸鼻子,傻笑着。

    “小子,接下来可有打算?”

    突然,老人话锋一转,淡淡地问道。

    “还能有什么打算嘛,当然是要走了啊”!苏寅心里如此想就想,当然,他并不能这样表达,因为这样会显得傲慢和无礼。

    苏寅想了想,坚定道:“我打算回归炎军大营…”

    “既已被弃,何苦又往…”

    老人略显鄙夷地看着苏寅,冷冷地说道。

    看着满脸疑惑又陷入了迷茫的苏寅,老人随即又将他那日救下苏寅时所见所猜的场景道了出来,并且又强调了他是被遗弃的这件事。

    听老人说完,苏寅原本坚定的面庞闪过一抹犹豫之色。

    苏寅情绪上极不易被察觉的那一丝变化并没有逃过老人那深邃如浩瀚星河般的锐利目光。

    “小子,留下来吧…”

    老人神情突然一紧,正色道。

    瞧老人态度,也不像是客套,这就让苏寅纳闷了。这深谷,四周峰峦雄伟,谷间涓涓溪流,云雾缭绕其间,是一处绝佳的隐地,而能够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且又是凡人,而自己不过是大炎军中的一名普通军卒,身无长物,为何能得到老人的青睐,也不怕扰了他们师徒清净么?

    “莫非是这里缺一打杂的?似乎也不是…”

    眨眼时间,苏寅已经在心中做了一番计较,但是依旧想不明白老人为何留他?

    见苏有些发愣,老人又淡淡说道:“若不是在你身上发现些奇异,老头子也不会耗费一颗灵源丹救下你…留下来吧,若是一不小心死在了那什么边外战场,倒也可惜了…”

    “奇异么?”

    闻听这两字,苏寅先是一惊,随即眼中闪过一抹欣喜,不过像是又想到了什么,那眼中的神采很快又暗淡了下去。

    两年前,苏寅曾是枫城苏家的骄傲,被称为枫城第一天才少年,因为他在十四岁的时候便已觉醒了灵胎,这种速度比起寻常人整整提前了大概三至四年。但是最令人惊叹的并非是因为苏寅在这点年纪便觉醒了灵胎,而是他所觉醒的灵胎本身。

    众所周知,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中,不知从何时开始便已经孕育出了一股淡淡的天地灵气。自那时起,灵气逐渐成为了这片天地众生万物不断演化和发展的动力,又经过了上千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漫长岁月,万物众生便已彻底烙上了天地灵气的印记,作为这片天地底下的万灵之长,人族自然就成为了灵气滋养下的最大受益者。

    在漫长的演变岁月中,人族已经具备了掌握并吸收运用天地灵气的诸多手段。当然,除了人族之外,其他种族也并非无所成就。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飞禽走兽,虫鱼鳖虾等生灵也并没有落下这场饕餮盛宴,即便灵智不高,却也在天地灵气的滋养下演化出了许多哪怕人族也十分羡慕的奇异而又强悍能力。而这一切的根本便是灵胎,说直接点,灵胎其实就是人的身体内部在历经千百万年的演化后衍生出来的一颗奇妙的种子。既然称之为种子,那便就有了生根发芽和逐渐壮大的无穷潜力,反之,那就是周而复始的腐朽和消亡。

    通常,人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便能自然觉醒体内灵胎,若是过了十八岁,基本就不再有觉醒灵胎的可能,这就像是受到某种天道规则的制约,几乎不会出现什么例外。

    然而能够幸运地从体内觉醒出灵胎的人始终也就是少数,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在体内发现关于灵胎一丝一毫的影子,终将只是碌碌凡人。

    另外,即便体内灵胎能够顺利觉醒,也并非就能一步登天,这其中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也会制约灵胎的最终变化结果。比如,有的人因为先天原因,觉醒的灵胎残缺不全,而其灵胎也就不具备进一步成长后再次觉醒的可能,这样的灵胎其实有或没有几乎没什么区别。

    最终,拥有完整灵胎的人只是少数,而正是处于少数的这一部分人,最终成为了纵横在这片天地间的主宰,而他们,便被称之为修行者。

    一般来说,灵胎的觉醒都是水到渠成的事,若体内有先天灵根,基本上在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便已孕育成熟,只需要某种力量的牵引便能显化成胎。而所谓的力量牵引却各有不同,也许是在悟透某个道理的一瞬间,也许是在雷电交加时恍然心悸的那一刹那,也许是在洞房花烛时那万分美妙的春宵一刻等等。总之,因人而异,千奇百怪。

    关于先天灵根的来源,玄之又玄,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比较认同些的说法是遗传所致,但实际上许多个例又说明与遗传并无关系。

    也有人认为所谓的先天灵根纯粹是无稽之谈,根本就不存在,不过这种说法终究只是少数人,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并且被当做了那些人哗众取宠的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