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小李飞刀:燕子飞时 » 第44章 世事难两全

第44章 世事难两全

    艳阳当空,轻云流转。

    时值初夏,宝石山上暖风熏人醉。

    观湖楼内。

    杨纯却没有醉,他将临湖一边的窗户全部打开,享受着春酒般的暖风。

    他将庄子的逍遥游用小隶工工整整写一张字帖,双手拎起整张字帖纸迎着窗外暖风,让轻风吹干墨痕。

    整张字帖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笔画刚劲有力,线条粗壮,横画长而竖画短,深得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之神韵。

    杨纯脸色露出几分得意:“你看我这幅字帖写得如何?”

    房内只有杨纯一人,只有窗外暖风吹动枝叶的声音,连月月都已经被杨纯派遣出去了,那些东厂守卫更是不知道去了何处。

    杨纯叹了口气:“莫非你是嫌我写得难看,连点评一下都不愿意?”

    屋内寂静无人,窗外树叶在轻风中摇曳,也不知道杨纯在跟谁说话。

    杨纯将手中的字帖举得高了些,仿佛是为了让某人看清楚些。

    屋内终于响起了一声叹息:“我自负落笔绘画之工,但这幅字帖的功力确实在我之上。”

    随着这声叹息,李寻欢的人忽然出现在屋内。

    杨纯这才满意地将字帖放在桌面,回头道:“能得李少爷的夸赞,不枉我半个时辰之力。”

    “古人说字如其人,杨大人却让我见识到了另外一种境界。”李寻欢叹息着。

    “李少爷这是在夸我的字,还是在损我的人?”杨纯并不在意李寻欢的态度。

    李寻欢目光闪动:“你知道我会来?”

    杨纯道“李少爷调查我的时候,我也恰巧在调查李少爷。但我得知你胜了剑痴后,便已断定前段时间出现在观湖楼的神秘人就是你。”

    李寻欢道:“像你这样的人,仇家想必不少。”

    杨纯道:“轻功好到连东厂高手都追不上却只有李少爷一个。”

    李寻欢低头不语,原来这人的仇人虽然不少,能奈何得了他的却没有,能被东厂高手追上的仇敌,也算不上他的仇敌。

    “你既已查明了是我派人刺杀大李公子,又怎么会不来见我一次?”杨纯微笑道。

    此时火炉上水壶沸腾,杨纯提壶冲了两杯新茶,推了一杯给李寻欢。

    “所以你将所有护卫全部支开,就是等着我来?”李寻欢望着热气腾腾的新茶苦笑道。

    杨纯道:“我不是怕守卫在你会不来,而是怕那些俗人打扰了李少爷的雅兴。”

    李寻欢目光如刀:“我是来杀你的。”

    杨纯似乎毫不在意:“我知道。”

    “你不害怕?”李寻欢心中升起疑惑,在他印象中像杨纯这种高官厚禄之辈都是贪生怕死之人。

    杨纯微笑道:“你来杀我,只是因为我曾经派人杀令兄。”

    “是。”李寻欢承认道,冤有头债有主,是江湖人的铁则。

    “你可知道我为何要派人杀令兄?”杨纯不慌不忙道。

    李寻欢起了一丝好奇心,更让他好奇的是,杨纯知道自己要来,居然提前调开了所有守卫。那些守卫中有几个是连李寻欢都忌惮的高手。

    “令兄才华横溢,政绩无双,以他目前的功绩,明年必定能进入京城,进入权力中心了。”杨纯幽幽道。

    “仅仅如此?”李寻欢声音微微一冷。

    “当然不是,”杨纯缓缓道:“毫无疑问,在百姓心中,令兄和令尊都是清官。百姓最喜欢的就是清官,万岁爷最不喜欢的也是清官。”

    “无欲则刚,清官往往守着自己所谓的正义,连万岁爷的旨意都敢反驳违抗,万岁爷自然不会喜欢他们。而贪官不同,他们贪污的证据都拿捏在万岁爷手里,不得不就范从命。”

    李寻欢道:“好一个歪理。”

    杨纯道:“在贪官眼里,天下的治理权属于万岁爷,在清官眼里,天下的治理权属于百姓,你难道真能让那些百姓去治理天下吗?倘若让百姓去治理天下,这天下只怕早已鸡飞狗跳了。”

    李寻欢低头沉默,总觉得杨纯的话有问题,一时间却找不出问题出在哪。

    杨纯道:“年初满都鲁、孛罗忽、癿加思兰三部动作频繁,先来近期必定侵我边境。巡抚延绥都御史余子俊、陕西参赞军务左都御史王越等人多次上奏书恳亲出兵围剿,都遭到令尊一系列官员以妄兴刀兵则是百姓苦难而反对抵制。”

    “令兄倘若入了京城,进入权力中心,自然会站在令尊一边,那我朝便只有等着挨打的份了。眼下朝廷文武一半主和,一半主打,维持着一个奇妙的平衡。倘若主和人数大于主战人数,那这仗便永远打不起来了。”

    杨纯道:“令尊一派的那些所谓清官们,心心念念以百姓第一,不顾王命,反对主动出兵,殊不知对于鞑靼、女真诸部而言,你不主动出击剿灭他们,便只有等他们强大起来后来剿灭你。”

    “如今朝中文武或战或和,闹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

    “令兄的人品才学,连万岁爷都连连称赞,若是与令尊站在一起,都反对主动出兵剿灭,你猜万岁爷会听哪一派?到时候等那些部落发展强大后侵我疆土,百姓所受的苦难是不是会更多?”

    “所以你不惜派人刺杀我大哥?”

    杨纯道:“令尊和令兄二人绝不能同时出现在朝堂之上。”

    李寻欢盯着杨纯:“如今你满意了,我父亲大人已经决定年底辞官归闲。”

    杨纯缓缓道:“朝廷安危大于个人荣辱,换成是我,这条性命随时可以交出去,何况只是辞官。”

    李寻欢望着杨纯,心中再也升不起半分杀意,朝堂之事他无法判断,但自古战事先苦百姓,出征的将士便难回故乡,李家人丁凋零便是因为祖上有多人战死沙场,踏上征途后再没归来。

    父亲希望百姓能休养生息,安享太平,但杨纯说的好像也没错,倘如等那些部落发展强大起来,再来侵扰洗劫。百姓所受的苦难岂非更多?

    杨纯望着李寻欢:“你既然已经调查了这么长时间,就该知道我在杭州,真正的用意是阻止某些人拿商大人做文章,只要商大人坚持主战,朝廷就还有出兵的可能。”

    “你等我来就是说这些。”李寻欢望着

    “不仅仅如此。”杨纯端起新茶,轻咀一口道:“这是今年的新茶,温度刚好。”

    李寻欢试着轻咀一口,清冽微涩,入喉回味久长,的确是难得的好茶,比大哥书房的茶叶胜上一筹。

    杨纯望着李寻欢,目中满是欣赏之色:“素来只闻李家两位公子天资纵横,才情无双,偏偏李少爷不但文才风流。武功之高也是罕见,真是我朝之福。”

    “只怕也是你的噩梦。”李寻欢盯着杨纯道。

    “我会将你的所有资料原封不动呈给万岁爷,以李少爷这般的文武全才,他日之前程必定不可限量,但愿你的眼光能放远一些,能看透那些游牧部落的狼子野心,今日你不除尽他们,总有一天他们会挥骑入关,届时我大明危矣!”

    李寻欢小心翼翼地将茶杯放下:“我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你面前,他日若发现你有恶行传世,东厂也未必能护住你。”

    杨纯微笑道:“在下随时恭候李少爷大驾。”

    李寻欢自窗户飘出,只见窗外枝叶轻晃,人已消失在满山绿色之中。

    杨纯凝视着摇晃的枝叶,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