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剧透未来,朱元璋拜我为大明国师 » 第三十一章 公审之日!(求追读~~~)

第三十一章 公审之日!(求追读~~~)

    魏寻三人抬棺鸣冤,手持大诰,敲击登闻鼓的消息,很快在京师里面传开。

    所以今天一大早,很多喜欢看热闹的老百姓,就早早的来到皇城门下面,抢一个好位置。

    京师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过皇上公审的场面了。

    皇城!

    承天门!

    承天门代表着皇家的无上权威。

    左边是负责大明天下政务的六部,右边则是负责天下军事的五军都督府。

    一左一右,一文一武。

    这就是大明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

    承天门城门上下站立着无数禁军队伍。

    没有圣上准许,擅入皇城者,死!

    皇城门楼上和脚下的禁军,看到这么多的老百姓,也是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长戈。

    只不过当他们准备一拥而上的时候,却发现魏寻三人头顶举着大诰!

    瞬间禁军全部停了下来。

    因为皇上自开国以来,就规定过,禁军凡遇到手持大诰者,不得阻拦。

    他们此刻才完全看清楚,这三位手持大诰的少年背后竟然还抬着三幅寿棺。

    很明显,这三位少年没有打算活着离开这里!

    很快反应过来的他们,也是快速的整理好了所有队伍。

    身后一直跟着魏寻三人的老百姓,也是由最开始的数千人,变成了现在的数万人。

    魏寻三人也是非常有默契的互相对视之后,就来到登闻鼓面前。

    “咚!”

    “咚!”

    “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随着魏寻上前踱步敲响登闻鼓,绵延悠长的鼓声瞬间传遍整个大明皇城。

    禁军头领下意识的握紧腰间的佩刀,脸色铁青的盯着抬棺鸣冤的魏寻三人!

    反倒是跟在他们身后的老百姓,则是边吃早食,边开启闲谈模式。

    只不过闲谈之后,很多人才意识到,这次敲击登闻鼓鸣冤的主角并不是魏寻等国子监学子,而是上疏死谏的傅英!

    “哎,听说了吗,昨天新科状元郎傅英手写血书,上疏劝谏皇上,重申空印案,惹怒圣上,大发雷霆,要将他剥皮萱草?”

    “真的假的啊?我怎么听说的是,好像皇上今天公审,并不打算真的斩杀这位状元郎呢?”

    “这谁说得准呢,不过这位状元郎的朋友们手持大诰,敲击登闻鼓,抬棺鸣冤,皇上应该多少会看着这份一往无前的勇气,法外开恩吧?”

    “不好说,这次毕竟牵连的可是空印案,这可是圣上亲自盖棺定论的贪污大案啊。”

    “我现在反倒是更好奇,这个傅英昨天血书的《治安疏》,到底写了什么东西,能够让圣上如此动怒!”

    ......

    奉天殿。

    朱元璋正在跟李善长等六部九卿,认真核对着今天公审傅英的相关细节,忽然听到登闻鼓响起!

    朱元璋眉头微皱,一字一句的沉声问道:

    “登闻鼓为何响起?”

    只是简单的一句问话,就吓得众多文武百官,纷纷跪拜下来,高呼万岁。

    文武百官当中,有些官员已经情不自禁的在咽口水。

    有些官员则是莫名的觉得腿开始发软。

    还有一些官员,则是连呼吸都变得十分小心翼翼!

    这就是上位者不容亵渎的威严。

    登闻鼓,第一声鼓响,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皇城。

    第二声鼓响,就让朱元璋和文武百官全部走出了奉天殿。

    朱元璋询问到底怎么回事之后,一旁的蒋瓛才小心翼翼的回禀。

    “启禀陛下,登闻鼓乃是国子监学子,宋濂大儒的学生魏寻敲响,他要鸣冤!”

    “只不过他不是为自己鸣冤,而是为新科状元郎傅英鸣冤!”

    傅英?

    听到傅英名字的时候,本来就脸色铁青的朱元璋,更是若有所思的呢喃重复了一句。

    本以为今天公审傅英这件事情,文武百官亲自出手,一定不会有什么纰漏。

    怎么现在不光是事情没有办成,还让人家直接围追堵截到自己面前,告御状了?

    本身对于傅英被问斩这件事情,朱元璋早就有了决断。

    虽然朱元璋有些烦闷,但是当初手持大诰,敲击登闻鼓,天子必须亲自过问的规矩是他定下来的,所以他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也不得不出面。

    “那就跟随咱一起去看看,看看到底闹什么名堂?”

    咯擅长本以为朱元璋会当场爆发,但没想到竟然会如此淡定从容的跟文武百官去处理。

    ......

    原本老百姓还以为洪武帝,不会这么快出现。

    但没想到这位上位者,竟然在登闻鼓敲响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出现在了皇城楼门之上!

    不得不说,这位洪武帝,在历代皇帝的勤勉这块,算得上前三。

    关键是他每次上朝,听文武百官的奏疏,都是要求尽量直白间接。

    如果说大明的官员,敢在奏疏里面,咬文嚼字,故弄玄虚,轻则廷杖,重则砍头。

    所以从后世相关的史料里面可以看到,洪武年间,文武百官们的奏疏,都是相当明了干脆。

    有事说事,没事也不会说什么废话。

    在朱元璋的认知当中,执政十五年来,国泰民安,老百姓不可能会再有冤屈。

    今天猛然听到有人要告御状,也是吓了一跳。

    只不过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当他看到手持大诰,敲响登闻鼓的魏寻三人,身后竟然还抬着棺材,这三个年轻人,竟然是抬棺鸣冤,以死明志!

    朱元璋瞬间变得非常头疼!

    因为如果但凡这三人换做为其他官员求情的话,单纯冲着这三人抬棺死谏的勇气,朱元璋就可以大度赦免!

    但是这次他们三人要为其求情的对象是傅英,这位新科状元郎!

    这位状元郎,还没有正式接受功名,就胆大妄为的上疏《治安疏》,要求重申空印案。

    不说其他,单单一个妄议国策就足够傅英被夷三族!

    只不过经过一晚上的思考之后,这位原本看了傅英《治安疏》暴怒不已的洪武帝,现在冷静许多。

    抛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立场因素的话,朱元璋发觉这封奏疏里面,所言所论并不都无的放矢,反倒很多谏言,字字中肯,有些更是直接说到根上了!

    说白了,这封奏疏里面的一些内容,现在正是朱元璋头疼的事情。

    因为这位洪武帝,现在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大明文武百官应该有很多人,跟傅英一样,看出来大明朝廷现在的困境,只不过碍于他朱元璋的盛威,不敢直言而已。

    但这位新科状元郎却不畏生死,直言进谏,算得上勇气可嘉。

    只是朱元璋还是不能忍受,傅英仅凭着一封奏疏,就敢妄断他是暴君,是独夫!

    所以朱元璋才会下令让文武百官,今天好好公审一下这个大逆不道的状元郎!

    一来是想让这个状元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

    二来,则是想要看看这位状元郎,是否真的有将相之才,如果真有大才,或许还可以为其所用!

    三来,则是看看这位状元郎,是否有了奏疏里面所言国策的对策。

    一般进谏直言的官员,除了挑毛病,都会有相对应的解决之道!

    四来,则是想要通过这次公审状元郎,探探那些暗中一直有着不举之心的隐藏势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想要通过公审傅英,直接揪出他的幕后主使。

    因为按照朱元璋的推算,能够让傅英不顾生死,不顾傅友德全家上下,也要直言进谏的势力肯定是非同小可。

    本来一切都在按照这位洪武帝的计划稳步推行,但没想到还是出了意外!

    魏寻三人的抬棺鸣冤,不光是破坏了朱元璋原有的公审计划,更是打乱了一心求死傅英的节奏!

    本来昨天晚上,在天牢里面,经过秦王朱樉的不断确认之后,傅英很自信的笃定判断,今天公审之日,就是他证道成帝之时。

    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三位好兄弟,竟然会为了解救他做到这个程度!

    所以在锦衣卫带傅英出天牢,来到皇城城楼这里,接受公审的时候,他是一脸蒙圈。

    因为正常情况,朱元璋应该会带着文武百官,在奉天殿公审他,但现在却来到了京师的皇城门楼之上。

    只不过震惊归震惊,傅英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想法,反倒是觉得有了京师老百姓的围观,并没有什么不好!

    毕竟多了如此多的老百姓,自己等下痛骂起来的威力或许更大。

    说不定,朱元璋一个暴怒,就直接把自己给砍头了呢!

    只是当傅英被带到魏寻三人旁边的时候,这三兄弟还一个个的上来邀功。

    “英哥,你不用太过于感动哈,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英哥,这次有了京师老百姓的围观,相信你的公审,皇上应该不会乱用私刑!”

    “圣人曰:况刑宪本以待小人之过,苟不至甚殆,不宜轻易害之!”

    “英哥,你这次上疏劝谏陛下重申空印案,不会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