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昊园 » 第十六章 同往尤城

第十六章 同往尤城

    次日一大早,每户都派了代表来送粮,昊翊负责记账,村长让人把粮食集中了起来,然后关照昊虞:去城邑后的所有支出度用也记录下来,以后也一并交给昊翊。昊虞点点头。

    很快,昊宾就跟随雇的牛车从邻村赶来了,昊钧和昊虞拿着铁器样品上了车。

    昊翊抱着风电阻止它上前,怎料它压根不理会,径直以爪子扒地、尾巴乱摇,无奈之下昊翊拿出杀手锏:掏出外罩粗布的嘴套就要给它戴上,这才让它乖乖坐下了。

    昊虞忍俊不禁,朝着大家挥挥手,让众人敬候佳音。

    牛车赶路总是不紧不慢,想要快速行进那就只有让它暴怒了,但那可一点好处都没有,弄不好人仰牛翻。

    好在城邑就在东北方向约六十多里地,在未时就能赶到。

    一路上,昊虞就跟铁爷爷说:“这次举村搬迁实属无奈之举,其一是朝贡迫近,其二是才闻得爷爷和村长的介绍,感觉根国这个被五国包夹的弹丸之国极可能朝不保夕。若再不及时搬离,也许将来会被兵锋所指,到那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昊钧表示同意这个看法。其实老爷子此前已经开始有所准备,要不是如今有了个全村迁徙的计划,他原打算等冬天一过就收拾好细软,明春就将开启他人生的第二次大逃亡,目标是西方的大国福国。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也实在厌倦了窝在小国成天提心吊胆、隔一段时间还得搬家的颠沛流离的生活方式。

    他之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表现得跟村里人一样同心同德、干劲十足地忙东忙西、全力以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昊村质朴纯真的为人处世方式令其深有触动:这完全有别于他以往在律国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上到国君、士大夫,下到商贾农户。

    对比他小时候总听父亲讲起西亶王朝时期的一些故事,总体上现如今给他的感觉就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今不如昔。

    由于他的职业以及所处的地位,早年间就跟着各色人等打交道,什么样的达官贵族或者底层平民奴隶也都见识过。

    尤其是当他年纪渐长,于是把炼铜等具体事务基本都交给儿子之后,自己就常年混迹于市井商贾之间,一为喝酒取乐,二为商谈矿石原材料与成品等的买卖,只觉充斥着虚情假意甚至是尔虞我诈。

    待到夜深人静、酒醒惊觉之时,方才意识到心累:那种犹如无根浮萍、无边无际般的迷茫和无奈,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及至律国又陷入到与大国福国之间的无休止争斗中时,他毫不犹豫地迅速收拾好细软、脚底抹油一家子开溜了。

    按他原意是想一直跑到千里以外的大国丘国定居。

    然后就在某日到达昊村时天色已晚,就在神医爷爷家借宿一晚。

    可谁承想次日下起了大雨,而他则因旅途劳顿外加气候变化染上了风寒。

    幸好他体质一直不错,于是在神医的精心照顾下休养了几日,倒也很快就痊愈了。

    住在昊村的那几天令他一家人都难以忘怀:和睦关爱、与世无争的邻里关系让他的身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滋养与满足,这不就是多年前父亲跟他说起的那些故事原型吗。

    于是他再未犹豫,立即决定以后就在此居住了,甚至为此拿出了超额的铜钱,请求村里人帮着他一起盖房子。

    在一家子也改为姓昊之后(也有洗白原先身份从而避险之意),他们很快就融入了村子里。

    原以为自此之后,就可以在这个方外乐土颐养天年了。可惜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

    首先是前年的孙女被朝贡,好在孙儿得以保全,并且也已经托人花钱打点了关系,孙女在丘国并未受苦(出于对神医的感激,其实是打点关系要求两家的孙女都被照顾着)。

    随后就是这次的整村搬迁之事,可以说是先喜后忧。

    喜的是通过昊虞意外发现了能够打造铁器的矿石。

    忧的是又得长途跋涉迁徙了。不过昊虞独闯蛇穴勇敢救人的事迹还是让他感受到了年轻时曾有的那份豪情壮志。

    另外跟着朴实无华的村里人一起搬迁,至少让他内心还是感觉到了宁静与祥和,虽然一想到马上就要不得不远离那个刚发现的、布满了宝藏的矿石山洞,就让他情不自禁地感到非常的可惜与遗憾。

    思绪翻飞之间,昊虞眼见铁爷爷的神情似喜似忧、变幻不定,也约莫猜到了几分:应该是舍不得那个矿洞。

    于是昊虞便笑着说:“铁爷爷,您放心,我既然能够找得到第一个矿洞,将来就有能力再找到另一个的。届时就会让您把这次所有的潜在损失都给补回来。”

    昊钧闻听,眼睛一亮,心情顿时欢畅无比,呵呵笑着拍着昊虞的肩膀说道:“小兄弟绝非凡人,将来咱们一定好好合作!”

    车内气氛随即轻松了起来。于是铁爷爷就给昊虞讲起了自己早年间的诸多奇闻异事。

    一老一少谈笑之间,不知不觉牛车已经抵达了目的地:尤城的城门口了。

    因为同属根国,昊钧塞给守卫一些铜贝,于是稍作样子检查一下就顺利进了城。

    尤城虽小、远比不上国都,但是跟小镇和集市比起来可就大多了。这还是昊虞第一次见到城邑,此前他也就跟着猎户大叔去过小镇而已。

    昊钧却是熟门熟路,他上次举家南迁、中途曾在这座城邑歇过脚。

    看情形最早也得明天赶回去,于是在一家简陋的小客栈订了两间房,赶牛车的车把式一间,他跟昊虞同住一间。

    随后昊钧给了车把式几张烙饼、几个铜贝,让他自行安排,就带着已包裹好的几件铁器、分成两个包袱,和昊虞一人拿一个直奔酒楼而来。

    别看这里的客栈很简朴,酒楼却要豪华并且热闹得多:一共两层,底下是堂食散客,二楼全部是雅间。

    从亶王朝建立伊始,根国就向来是权贵多而国土少。于是除了国都之外,就数尤城的达官显贵最多。

    入得酒楼后,昊钧就问店小二:“楼上还有雅间吗?”

    “两位爷,你们来的凑巧,有个雅间刚好空了出来,两位楼上请!”小儿热情招呼着。其实此时早过了午时饭点,楼上并未全满。

    两人在雅间坐定,就见昊钧从胸口抽出一块早就准备好的竹简来,上书四字“铁器买卖”。

    很快小二上来点菜。铁爷爷点完酒菜,就把竹简递给小二,给了他两枚铜贝:“劳驾小哥给跑个腿,把这片竹简务必马上送到何大夫家的管家手上,请他过来喝酒。同时转告你家掌柜的,等管家来了再一起上酒上菜。”

    小二眉开眼笑地接过竹简和铜贝,放入胸口:“得勒,大爷请放心,小的这就去,一准儿给您送达,您就等着听信吧。”然后一溜烟下了楼。

    趁着等人的功夫,昊钧就给昊虞详细介绍了一下何大夫的一些情况。

    何大夫是这座封邑的主人。在根国同时也是除了国君以外的二号人物,堪称“常务国君”。他与国君是叔伯兄弟。

    尤城最早是由亶王朝开国之时的天子亲封的根国卿大夫封邑。

    后历经数百年变迁,该封邑仍牢牢掌控于首任卿大夫的后裔之手,因为彼时西亶王朝的天子仍把控大局、各诸侯国尊王礼数未变;

    直到东亶王朝开始,卿大夫的分封权不再出自天子,而改由各诸侯国的国君直接任命了。

    毕竟国小势微,在耐心等待了十多年后,时任根国国君为了检验一下君权能否独立,就把原先世袭罔替的尤城城主给封到了北边的一座刚升格为城邑的小镇,原待遇暂时未变。

    同时把自己的亲弟弟、新晋的卿大夫封为尤城的城主。

    现任何大夫就是上述这位卿大夫的嫡亲孙儿、即第三代城主。

    昊钧之所以想跟何大夫商谈生意,而不去找来自各国的商贾,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

    其一,自己只带了样品来,商贾肯定是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者直接易货的;而何大夫的城都在这里,可以让他以支付定金的方式商谈大生意(合同)。

    其二:从长远考虑,就算是将来全村迁徙到东方海边,离这里也并不太远(约二百里左右),现在跟何大夫有了初次做生意的先例,对以后的买卖合作也会大有脾益。

    其三:何大夫作为国君的叔伯弟弟又是卿大夫,可以拥有公家和私有的双重军队:即负责守卫地方的公室军队,这是直接受国君控制的地方军,必要时也可以参加对外作战;

    此外就是卿大夫的族军,是私属部队,多数以贵族的宗族成员为骨干再配以宗族所属奴隶选拔出来的武士予以扩充。

    若遇对外作战,国君和卿大夫一同出征,则族军也将受命编入主帅所在的中军、协同作战。

    如此一来,何大夫将来所需铁制品恐怕就多多益善了,不管是工具、农具还是武器。

    综合以上因素,昊钧就认定了铁器买卖只跟何大夫本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