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我本无意和离 » 门庭若市

门庭若市

    第二日一大早,柳青青和顾六便来问询昨晚的事情,姚兰芝便知定是昨晚与秦仲琛争吵时动静过大,已经惊动他们了。

    “听何明说战役一结束,君侯连口酒都未舍得喝便匆匆回广城了,为的就是早日见到姑娘,”说到这里,柳青青一声长叹,“君侯深夜至此,姑娘,你怎么能如此不上心,不留宿他便罢了,还与之争吵,如此任性,何时才能成婚?”

    姚兰芝一边整理医箱,一边说道:“这婚成不了了,他昨夜已当面与我退婚。”

    “啊!”柳青青同顾六一声惊呼,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可如何是好?”柳青青狠狠拍了一记大腿,就要转身去找何明问清楚,姚兰芝一把将她拉住,摇了摇头,道:“我的个性实在做不来州牧夫人,莫再强求。”

    “那老爷、夫人那边小姐打算怎么说?”顾六连忙问道。

    “过几日,我自会修书回家,禀告二老。”说着背起医箱便去了大堂。

    由于为李铭医伤很成功,外加高二郎三分吹虚,很多军中的伤患纷纷来归竹园请姚兰芝诊治,周边的百姓见了也纷纷上门问诊。

    姚兰芝自是拿出浑解数,几乎没有失手的,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让她在九市声名鹊起。

    大堂中已有不少病患等候一旁了。

    诊病、开药,一天下来极为费心力,想起还要造纸抄录医经,姚兰芝觉得寻访能工巧匠势在必行。

    广城由于经年受海寇和匪患之苦,城中但凡有些手艺的,多已搬离,是以如今的广城手工业并未兴盛,更未听闻有能造纸者。

    午后天气炎热,再无病患登门,姚兰芝让顾六等人上山砍了两车今年的嫩竹,命他们将竹悉数砍成小段,又用石臼打烂,悉数丢进一个装着生石灰的大池中,浸泡起来,将大池密封,沤三个月。

    “姑娘,造一张纸要这么长的时间吗?”

    “历时9个月。”

    “这也未免太久了吧!”柳青青有些不敢相信。

    姚兰芝笑了笑:“欲速则不达。”

    然实际上姚兰芝并未等到百日便将竹子捞出,洗去石灰,请人造了一口形状与茶壶一模一样的超大的铁锅,又依锅身造了一个特别的大灶,铁锅锅身完全没入灶台,锅口刚与灶面齐平,锅嘴也与灶面齐平。

    将泡得看不到青皮的烂竹放入铁锅中,锅盖、锅嘴皆用黄泥封死,其目的是增加铁锅中的气压,和通过锅嘴往锅里添水,如此这般可使锅中的竹子能够快速煮烂,缩短工序时间。

    煮了三日三夜后,将锅中的竹孑倒入一个大石臼中,用水车带动的石碓舂成纸末,下到水槽,成为纸浆。

    接下来便是“抄纸”,最需要耐心和技术的也是抄纸。只见她用极细的竹丝编成的帘子在浆池中轻轻一荡,滤掉水,便剩下一层薄薄的纸浆膜,干了以后就是一张纸了。

    纸张的厚薄完全取决于抄纸师傅的控制水平,这是造纸的关键工序之一,是最见功夫的———抄纸工荡得轻了,纸就会薄;下手重了,纸又太厚。为得到一张薄纸,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古人总结出了“柔轻拍浪”、“持帘迎浪而上”、“抄浆着帘的一瞬间震动纸帘”这三要素。

    可姚兰芝并未得其精髓,连试几次,抄出来的纸都不太合心意,柳青青、顾六等人也纷纷前来尝试,皆未成功。

    “看来还是得术业有专攻。”姚兰芝只好命其他人慢慢摸索。

    经过月余的休养,李铭已经大好,听说姚兰芝正在寻访造纸的工匠,迅速修书一封给允州李家的一个旧人,此人名唤乔贵,是允州一家造纸作坊的工匠,得了旧主的信后,乔贵立即到了南州。

    见到李铭后,乔贵深深一拜,心中感概万千:“公子,阿贵以为今生再也见不到你了。”

    泪流满面。李铭轻言安抚后,带他到了归竹园,姚兰芝早已收到李铭囗信,不想乔贵这么快就来南州了,心中大喜,连忙出门相迎。

    见门口李铭身边跟着一位中年男子,那人支着拐杖,穿着粗葛布衣,左颊和下颔都有一道十分可怖的伤疤,看疤痕受的伤着实不清。

    可那人脸上的伤疤如此可怕,笑容却十分温暖灿烂,远地瞧见姚兰芝,便随李铭一点一顿地迎了上来,朝姚兰芝深深一揖:“姚姑娘对我家公子的救命之恩,乔贵定结草衔还。”

    姚兰芝连忙将他扶起,说:“不必不必,职责所在而已。”说着迎二人入院

    乔贵瘸了条腿,但走路却不慢,显然此人身手十分敏捷。

    乔贵见姚兰芝注意到了自己的腿,笑道“在下断腿已有三年,走路不便,让姑娘见笑了。”

    姚兰芝道:“你这腿,我或可一治。

    乔贵一愕,吃惊的回头:“姑娘能替我重新接腿?”

    “足下的腿骨应是当年断骨没接对,以致骨头错了位,不能承力,重新矫正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姚兰芝笑道:“只是要委屈再次尝尝骨头碎断的滋味了。”

    乔贵一听,立即用探测的目光看向一旁的李铭。

    李铭已经亲身体验过姚兰芝的医术,听说能替他矫正腿骨,立即深信不疑,欣喜若狂道:“只要姑娘能把乔大哥这条腿能重新接好,我愿再替姑娘做十年杂役也。”

    乔贵立即朝姚兰芝深深一拜,道:“再痛我也忍得。”

    姚兰芝笑道:“若乔大哥(见李铭这般唤乔贵,姚兰芝也立即与他同称)能帮我造纸,莫说五年杂役,李大哥的二年杂役,我也一并免了。”

    二人听后哈哈笑了起来。

    姚顶,就是一把接骨好手,他的接骨技术就神妙至极。姚兰芝曾经亲眼看到他替一个小腿粉碎性骨折的货郎将创口清理了,以浸了鸡血的柳条插入骨中,将断腿接上来。

    即便以现代西医手术,骨碎大量清理后,断骨接上去必然会出现比原先短的情况,使伤者变成瘸子。

    但那货郎不仅没有瘸腿,而且行走如常,负重奔跑都没有出现丝毫异常。

    虽然她的接骨之术比不得姚顶神乎其技,但有她随身带的精巧器具,将他错位的骨头重新分开,另行矫正接好,也不算太难。

    骨头重新敲开后,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接成了。

    姚兰芝用石膏将腿固定,架在水盆上,乔贵无法动弹,虽然剧痛无比,但异常兴奋。

    晚饭时,何明来了归竹园,带来一封请谏,姚兰芝打开一看,却是赖姒邀她三日后去赖府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