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31

31

    过完年,父亲说出了新一年的打算和分工。

    这一年,要盖新房。

    刘大河就不用去砖窑了,和母亲一边种地,一边盖房子。

    过了伏天,进行室内外装修。

    装修完,也就快秋收了。

    父亲种地前,去砖窑,种地时回来,种完地,再去砖窑。

    今年用钱地方多,还得多挣一些。

    天气稍暖和些,父亲便和刘大河备料。

    拉沙石,拉砖,上城买钢筋,买椽檩。

    西院二伯把他家房子腾出两间后,全家人又往西院搬东西。

    农村人三大事:孝敬老人,风光安葬;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

    刘大河的父亲正在完成,他人生中的第二件大事。

    安顿好这些,三月二十号,父亲又去砖窑了。

    刘大河母子二人仍没闲着,和二伯、二婶往西院搬家。

    一切收拾妥当,母子俩就暂时住到了西院。

    消停下来后,母亲就派刘大河去找邻村的风水先生,择破土的日子。

    刘大河虽不相信这些,可拗不过母亲。

    母亲说:“起房盖屋,大有讲究。

    更何况是拆旧房,建新房,更不能胡来。

    这关系着全家人的安危和今后的财运。

    你也读了不少书,应当知晓太岁头上动土的严重后果。”

    母亲既然如此郑重其事,刘大河只能遵命,权当走个程序。

    到了风水先生那里,说明来意,风水先生便抱出几本暗黄色的线装书,翻了起来,不时记些什么。

    翻完,又演算了一番。

    拆房日子定在四月二号这天,时辰是早上八点,又嘱咐了诸多事项。

    怕刘大河记不全,逐条记到纸上。

    刘大河离开前,给了风水先生二十元辛苦费。

    回家后,落实拆房人手并去购买风水先生交代的东西。

    四月二号这天,约好的人手都提前到了。

    吃过早饭,只等拆房时辰的到来。

    八点整时,刘大河上到正房屋顶。

    先用几块红布罩了烟囱,然后将五色香点燃,按照风水先生的嘱咐,插向对应方位,又将几张画了符的黄表纸焚化。

    走到中檩正中方位,用锹取了一锹土,盖到红布上。

    之后,刘大河扯着嗓子大喊了声:“诸神归位喽!”

    便让院中的人手放炮。

    这之后,众人就上到屋顶,铲土,取椽,取檩,推墙。

    不到一天工夫,正房、南房变成了两大堆土。

    椽檩放到东墙下,能用的就利用,不能用的,只能当柴禾烧。

    刘大河望着那两大堆土,还生发出几丝伤感,因为就是在这些土屋子中,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第二天,就开始打地梁。

    雇来的工人们开始绑扎钢筋后,刘大河就去镇上买水泥。

    水泥须现用现买,刘大河先拉了十吨,不够再去买。

    没几天,南房、正房的地梁就打好了。

    混凝土需要养护一段时间,趁着这段空隙,刘大河与砌墙师傅也谈妥了。

    十几天后,南房、正房的砖墙也就砌好了。

    木匠是现成的,刘大河的二舅是本地有名的好木匠。

    姐姐家盖房子,自然是要出把力的。

    钱也挣着,忙也帮着。

    到时候,姐夫给了几个算几个。

    砖瓦工还在砌墙的时候,二舅抽了空,依据房子的间架尺寸,劈好了檩子,还给椽子去皮。

    刘大河与母亲没有其他事时,也过来帮忙。

    上梁也需要看日子。

    刘大河再次去风水先生那里择日子,选时辰。

    日子定在三天后,时辰是上午九点。

    风水先生给了他一张符和一张红纸条幅。

    符上画了什么,看不明白,只觉着开头像个“敕”字。

    红纸条幅像对联的单联,与标语没什么两样,倒是看得清楚明白,上面写着:“太公在此,诸神规避。”

    并嘱咐,上好梁后,要将黄色的符放到中檩的正中间,用砖块压住,那个红纸条幅贴在符下的中檩上,再响些炮。

    刘大河又给了风水先生二十元酬金。

    回家后,通知了本村八九位亲戚,三天后的上午九点来上梁。

    上梁这天,大姑、大姑夫、二姑、二姑夫、大舅、大舅母、二舅、二舅母、大姨、大姨夫都来了。

    至亲们要吃扶梁饭,是母亲通知的。

    女眷们到西院二伯家帮着做饭,男人们聊些家常。

    快九点时,八、九个帮上梁的壮劳力也来了。

    九点一过,上梁正式开始。

    八个壮劳力分成两拨儿,蹬着梯子上到东西两堵墙上。

    下面的人在檩子的一头系了绳子,把绳子的另一头甩到墙上站着的一拨儿人手里。

    墙上的四个人喊了号子,一起用力往上拖檩子的一头。

    拖不动时,下面两人用早已备好的叉杠把檩子的一头撑住。

    上面的人歇好后,再次发力,檩子的一头就上了墙。

    再在檩子的另一头系了绳,把绳子头甩到另一堵墙上的四个人手里,用同样的方法,把檩子的另一头拖到墙上去。

    二十几根檩子全部上墙后,二舅和墙上站着的人逐根调整檩子的位置,只到恰到其位。

    调整好后,二舅就到正房正中那一间的中檩上,把符和条幅按风水先生的嘱咐固定上去。

    下面的人便放起了鞭炮,上梁工作圆满结束。

    人们都到西院二伯家洗手,洗脸。

    洗毕,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二伯安排大家就坐。

    刘大河双方长辈坐一桌,壮劳力坐一桌。

    席间,至亲们每家给了刘大河母亲二百元,这是扶梁礼。

    刘大河和二舅下午还要往檩子上钉椽子,就很少喝酒,其他人随兴去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