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91

91

    想搞养殖,资金有缺口的家庭有四十五户。

    为了解决村民的资金问题,刘大河先去了趟信用社。

    信用社主任接待了他,告诉他,既然是村委会出面协调,可以考虑放贷,月利息是一分一。

    之后,他又去了一趟县农业银行。

    农行个贷部经理接待了他。

    告诉他,想贷款,还得有一位五十万以上的大额存款客户作担保。

    农户三家联保,每户可贷三万,月利息六厘五。

    刘大河心想:“这家的贷款合算,利率基本是前者的一半。”

    双方约定,四天后,上午八点,到个货部办理相关手续。

    个贷部经理叮嘱他,办理贷款的农户,需带上配偶,携带户口本、双方身份证、结婚证。

    第二天,刘大河带上存折,和父亲又去了趟县城。

    到工行取钱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五十万属于大额取款,需要提前预约,今天取不了。

    刘大河问:“现在就算预约,最快什么时间能取?”

    工作人员说:“最快也得后天。”

    刘大河又问道:“后天保证能取上吗?”

    工作人员说:“能。”

    刘大河同父亲只好坐车回了家。

    回村后,刘大河便把三户联保、能贷三万、月利息六厘五的消息告诉了要贷款的村民。

    让他们自主结对。

    后天八点,到农业银行大门外集合。

    要带上配偶,携带户口本、双方身份证、结婚证。

    去银行办贷款这天,人们各有各的走法。

    有骑自行车去的;也有坐班车去的;还有开了三轮车,拉了三、四家去的。

    刘大河到了农行门口一看,黑压压地挤成了一片。

    刘大河让大伙先等一等。

    随后,叫了四、五个壮实男人,陪他去工行取钱。

    取上钱,又到农行营业厅办了张五十万元的大额存单。

    刘大河看到村民过于拥挤,便把四十五对夫妻分成了五个组,一个组、一个组挨着办。

    他先领了九对夫妻,去了三楼个贷部。

    个货部经理看过刘大河递上的五十万元大额存单,便开始给这九户村民办理贷款手续。

    整个上午,只办理了四个组。

    经理说,下班了,下午两点半后再来办理。

    到了大门外,刘大河对还没贷上款的几户村民说:“办贷款的工作人员下班了,下午两点半之前,再到这儿集合。

    买东西的、吃饭的、寻亲友的各忙各的去吧。”

    为了打发时间,刘大河也上了趟街。

    快一点时,到小饭馆随便吃了些东西。

    下午两点半,当刘大河来到农行时,九户村民已经在农行大门口集合齐了。

    刘大河领上他们又去了个贷部。

    当办到马大爷三户时,个货部经理说,马大爷年龄超过了六十周岁,不符合放贷要求。

    刘大河好说歹说,求着经理签字。

    经理说:“这是个原则问题,我贷给他,就是砸我自己的饭碗。”

    刘大河只好对三户没贷上款的村民说:“这样吧,咱们明天再来一趟。

    由我和我媳妇出面贷,贷上交给马大爷使用。”

    马大爷说:“侄儿子,请你放心。

    我虽然上了年纪,但我骨头硬,不会给你脸上抹黑的。”

    第二天,刘大河夫妻同另外两户夫妻又去了趟农行。

    当刘大河把三万元现金交到马大爷手上时,马大爷把早已写好的借条交给了刘大河,借条上还写明了利息。

    对于搞养殖来说,农村是最好的天地。

    只要肉蛋禽奶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如果乡亲们不怕吃苦,被随意丢弃的秸秆就变成了钱。

    玉米被家禽家畜转化之后,价格也会翻上好几番。

    这些资金或许解决不了大问题,但在今年,他们的收入可能就会多出一些。

    忙完村里的事,也该种地了。

    五月过后,总算把地种进去了。

    刘大河有了几天难得的轻闲时光。

    身体是闲下来了,但他的心却没有闲下来。

    又一项宏大的构想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初步显现。

    村委会有五百亩机动耕地,每年以每亩三十到五十元的价格租给村民耕种,收入供村委会支配。

    如果把这五百亩地全部改造成大棚,那收入可就要翻几番。

    一亩园,十亩田,更何况这是暖园。

    就按一亩大棚生产一万公斤蔬菜,一公斤蔬菜卖三元算,那便是三万元的收入。

    除去各项开支,至少也能到手两万元。

    本村有五百余户,基本户均一座大棚。

    乡亲们不用出去打工,生活也是滋润的。

    在他的召集下,村委会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大家十分赞成他的想法,但说出了问题的症结——没钱。

    五百座大棚那就是几百万的投入。

    五百亩地只有五口配套井,如果井水不够用,光打一口井就得七、八万。

    那花钱就像流水一样。

    刘大河向村委会其他成员说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凡事,谋定即动。

    不动,那便是空想。

    今天的会议内容,我们应当写成一个报告,以村委会的名义去找乡政府,去找农业局,去寻找资金。

    即使我们什么也没做成,那五百亩地还在那里,明年也不耽误出租。”

    大家纷纷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