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俗世如梦 » 第三十五章 昭阳郡主

第三十五章 昭阳郡主

    梁帝没有女儿,自然就需要以嫁郡主的方式,借此来笼络朝臣,待字闺中的嘉妤郡主,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朝中柳鸿一家独大,其余的官员不是明哲保身,就是碌碌无为、不堪大用。保持中立的官员,都早已娶妻生子,家中也没有适龄的男子,乐知有此一问,并不奇怪。

    沐晚柠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讲道:“你这样说并没有错,现在没有,不代表一年后不会出现,我只是给你提个醒,若有心仪的男子,可让他去你府上提亲,免得一对有情人,被活生生地拆散。”

    看了一眼,她那难看到极点的脸色,好心提醒道:“回去跟你母亲说,谢南枝的儿子在汴京,她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乐知连忙起身道谢:“多谢晚柠提醒,乐知先行告退。”

    当她回去跟昌平长公主提及此事后,她母亲神色复杂地说道:“乐知,你现在可有心仪之人吗?”

    “若没有的话,谢南枝的儿子,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乐知不由得问道:“娘亲,女儿从未听说过谢南枝,此人到底是谁,您为何会这样说?”

    “谢南枝与你姨母一同长大,感情极好,只是后来离开汴京,想来她的儿子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不然先让晚柠安排你们见一面!”

    对昌平长公主的提议,乐知一时也回答不上来,颔首问道:“晚柠是想借我的身份,给谢南枝的儿子谋个好前途。”

    “你自幼聪慧,许多事情一点就透,此事自个到是想岔了,谢南枝的儿子就算日后入朝为官,自会有人为其铺好道路,恐怕是陛下想借你的婚事,笼络那人的祖父。”

    看她一脸的不解,好心指点道:“晚柠既将此事透露出来,便是在询问你的意见,若是不想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大可告诉母亲,此事还有商量的余地。”

    乐知看着母亲认真地问道:“真的可以吗?”

    将人抱在怀里安慰道:“他虽在身份上与你般配,但也要看你的意愿,没有人能强迫我的女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轻轻拍了下她的后背,让人放心。

    又过了一日,梁帝在御书房召见沐晚柠,见人进来,问道:“朕听闻萧珏是个武功高强之辈,晚柠觉得安排何等职位才好?”

    只见她轻扯嘴角,缓缓说道:“想来陈统领已将那日情形,尽数告知陛下,他们兄弟只是来扫墓的,至于萧昊也许抱着,还能再见雪凝一面的打算。”

    “目前二人都是身手好些的平民百姓,陛下直接授予官职,恐有不妥,不如等上一段时间再说。”

    空冥境的高手,在沐晚柠的眼中只是身手好点,可见她手上定还有武功更高的门客,在有些人眼中可是能在天底下,排得上名号的厉害人物。

    梁帝实在过于心急,朝廷目前还没有可堪大用的年轻武将,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自然是要逶迤重用的。

    沐晚柠的话,陛下子是要听上几分的,毕竟武将任职,终究还是要经过沐王的同意才行。

    转而提起别一件事,“萧珏快三十了,也不知可有婚配?”

    这不是废话吗?如果有妻子,此次来汴京又怎会不带女眷。

    沐晚柠故作思考的模样,有些不确定地说道:“这个倒是没有听谢南枝提过,想来是没有的。”

    梁帝等得就是这句话,又问道:“晚柠以为汴京城内,哪家女子适合做他的妻子?”

    这是直接将难题推给了沐晚柠,慎重考虑后,说道:“依臣来看,这名女子身份不能太低,若与皇室有些渊源再好不过,昌平长公主的女儿,年芳十八,应是最合适的人选。”

    语气一转,又道:“嘉妤郡主好像跟雪凝感情不太好,将来若是做了妯娌,只怕家宅不宁。”

    梁帝也有这个顾虑,考虑再三,便打消给二人赐婚的念头,满面愁容地说道:“萧珏的年纪若是再不娶妻,怕是要后继无人,你可有人选?”

    让沐晚柠拿主意,同时也在试探她对朝廷之事,究竟了解多少。

    只听她似是不经意地说道:“也不知老王爷家中,有没有适龄的女子?”

    这里的老王爷指得自然是,梁帝的那些兄弟,他们大都没有实权,闲散王爷的女儿自然不好找人家。

    家中女儿虽说也是郡主,却没有封号,未曾上奏朝廷,难听点也只是有个王爷父亲的贵小姐,若是被言官参上一本,可够那位倒霉王爷喝一壶的。

    梁帝像是刚想起来一般,“朕记得康王家中长女,好像比你还年长一岁,至今未曾许配人家。”

    在沐晚柠离开御书房一个时辰后,就有一道旨意下达到康王府。

    传旨公公去的时候,康王正拉着还没有出嫁的长女,念叨道:“芷瑶,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再等只怕要嫁不出去,父王给你找了几位青年才俊,去看一下。”

    见她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语重心长地说道:“父王没用连一个郡主的封号,都没有给你要到,不然你的婚事也不会这般难办。”

    还欲再说些什么,传旨的公公就到了,父女二人跪下接旨谢恩。

    将公公送出去后,康王看着圣旨,发愁地说道:“昭阳这个封号,非陛下之女不可册封,寻常公主也不能享有,如今将这个封号给你,恐怕别有深意。”

    芷瑶安慰道:“父王,女儿册封郡主好事一件,您莫要说这些丧气话。”

    康王又叹了一口气,解释道:“当年华阳与陛下决裂不久,你便出生了,时机不对,这才让你多年来,连个郡主的身份都没有。此番平白无故地封你为昭阳郡主,本王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过了片刻,有些无奈地说道:“近日你就待在府中,等为父查清原委之后,再行定夺。”

    芷瑶自然也知道,康王多年来没有给自己请旨册封的原因,更加清楚此番梁帝下旨,决不会有好事发生。

    收回自己的思绪,乖巧地低头回道:“父王,女儿知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