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五胡乞活 » 第十四章:卫瑄

第十四章:卫瑄

    趁着李宿失神的片刻,李斑奴夺过马鞭,扔在地上,李宿恼羞成怒,面色从青紫变为涨的通红,又气又怒下,竟要抽出腰间的三尺环首刀,李悯淡淡开口

    “怎么?大司马府的三公子要在这里向我动刀吗?想不到我大哥英雄一世,竟是虎父犬子,腰间刀是对敌人的,竟能在自己家中,横刀向自己人?”

    李斑奴闻言也不去捡那马鞭,只侧身挡在李悯身前,狗儿偷偷的将大哥的配刀递给后者,又偷偷的跑回房中,李斑奴将四尺长的配刀双手抱在胸口,冷眼看着眼前面色复杂的李宿,只见他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又变幻为红色,最后狠狠的咬牙,鹿皮长靴在青石板上一跺脚,放下狠话

    “你们给我等着,几日之内定叫你们好看!”

    说罢也不多言,捡起马鞭,转身翻身上马,门外豪奴扈从看三公子脸色不对,不敢多言。

    西院管事李贵在月亮门外听着动静,待李宿策马出门,赶忙跪在地上

    “拜见三公子!”

    后者只从鼻孔中发出冷哼,如云般的扈从牵狗擎苍扬长而去,待他走远,李贵才从烟尘中起身,拍拍袍子上的灰尘,轻叹一声进了跨院,确认李悯毫发无伤,这才躬身致歉说

    “二老爷受惊了,三公子这性子,大公子二公子年岁相仿,年幼时老爷还未像如今一般身居高位事务繁杂,自是悉心教导,这几年无瑕估计三公子,便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子,平日里也是对我等非打即骂,您虽说是长辈,但也要忍让几分。”

    李斑奴在一旁听到这番话,撇了撇嘴,没有说话,李悯却心中好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

    “我是长辈,自然不会与晚辈一般见识,管事好心,我心领了。”李贵也不再多言,引领者李悯前往后宅拜会两位如夫人,刚抬脚,发现一个雄壮的身影跟在后面,便开口说

    “壮士,我引领二老爷去拜会两位夫人,您跟着干啥?”

    李斑奴低头看着到自己胸口高度的李贵,冷冷开口

    “我怕有人会对我家少爷不利,我得跟着。”

    李贵苦笑不得

    “您就算是要去,也得把您那把大刀放回去吧?”

    李斑奴想了想,转身把他那一米长的双手马刀放进屋内又追上来,亦步亦趋的跟在二人身后。

    转步后宅,映入眼帘的先是眼前的正门,正门后便是李农居住的内宅,两位如夫人的的内宅却是在正门两侧的别苑,姬妾的小院则是在更靠后的位置,李悯看着这奇怪的布局,不像寻常女眷都住在正室往后的院子,而是更像皇帝的布局,还来不及多想,管事李贵低声开口

    “左边这位夫人姓卫,出身河东卫氏,虽说不是顶天的门阀世家,也是自两汉流传下来的豪族,也曾出过卫瓘这样的前朝重臣,永嘉丧乱之后渐渐没落了,若不是此,这等豪族可不会将嫡系女子外嫁。”

    “呵呵!此一时彼一时了,永嘉南渡后,北地豪族要不入世为官,要不便修筑坞堡自成一国,除却跑过长江在南方朝廷把持大权的,在北地的豪族还有几个能像以前一样。”

    “二老爷这话说的也是没错,司马家的这些个皇帝,王爷把这天下胡搅乱搅的,剩下一个烂摊子,跑到南方继续逍遥快活了,我听说南方那些豪族...”

    李悯淡淡一笑

    “管事,慎言呐!”

    李贵也是感觉到自己说的有点多,便没再多说话,上前两步前去通禀了,只留下李悯和李斑奴对了个眼色,李斑奴在堂下站定,眼神左右巡弋,李悯先是左右看看这处别苑,堂前名家手书的牌匾名为梓鸾,这处别苑自然是名为梓鸾苑,字体是蚕头燕尾的隶书,李悯仔细的端详着这牌匾,心中想着

    “这位卫氏嫂夫人,出身名门,定是喜爱舞文弄墨,又有仅此于凤凰的志向,连这别苑的名字都是鸾鸟居住的梓木,想来定是不凡,只是这河东卫氏的大量人才已经被妖后贾南风迫害而死,卫璪又死在刘聪手中,卫玠迁居到江夏后也是早夭,已然从东汉西晋时的河东豪族,沦落为三等世家了,现任家主卫崇也是胸无大志,若不是这个原因,我倒是可以交好一下这卫崇的小姑母,相知于微末之时,从长远看未必不是一笔合适的政治投资,只是,这卫氏真的还可以东山再起吗?”

    正想到这儿,李贵在堂前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便整理了一下衣服,跟着上了堂前站定,不时便侍女前来引领李悯进入这卫氏夫人的会客庭室,还没来得及欣赏墙上挂着的蔡邕的飞白隶书真迹,两个身穿桃粉衫裙,脚穿聚云锦履,梳着撷子髻的仕女款款从屏风后转过来,李悯便俯身施礼,俯身之间,由于人小身短,从这个角度,只看到一双穿着风头履的秀足缓缓站定,停在自己正好俯身的视线内。

    “李悯见过嫂夫人”

    “小郎不必多礼,自邯郸来一路舟车劳顿辛苦,坐下说话吧”

    “谢过嫂夫人”

    李悯这才慢慢抬头,先是看到一身剪裁合身的鹅黄杂裾垂髾服,束着浅紫色腰襕,飞快的在这位嫂夫人脸上扫了一眼又垂下头,绾着一个飞天髻,由于不是在外,只懒散的斜插着一根金镶美玉的步摇,约莫是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肤如凝脂,唇似涂朱,春风新剪柳叶眉,吹皱一池秋水双眸,即便不施粉黛,也当得是当世美人儿,卫玠这等大帅哥的小堂妹,自然基因一样的好。

    谢过之后座分宾主,李悯跪坐于短几之后,目不斜视,卫氏夫人看他一副正襟危坐小大人样子,也是心下觉得可笑

    “小郎可曾用过饭了?”

    “回嫂夫人的话,已然用过了”

    “若是生活上有不便之处,差人前来与妾身禀报一声”

    “暂时还没有不便之处,若有还是会多劳烦嫂夫人,李悯这先谢过”

    说完便起身又是行礼,卫瑄看着眼前又是行礼的小叔子,浅笑道

    “听小郎这言行,虽是小小年纪,定是读过书的?”

    “回嫂夫人的话,粗浅读过一些,但无名师教导,自是不算读过书的。”

    “妾身未出嫁之时,河东卫氏虽遭受永嘉之乱变故,居于江夏郡,但也是诗书传家,笔耕不辍,妾身堂兄卫璪卫玠皆有文名于世,所以我自是爱小郎这读书人。”

    “嫂夫人严重了,悯何德何能与仲宝、叔宝两位先生相提并论”

    卫瑄眼前一亮问道

    “你听说过我两位兄长之名?”

    “河东双秀相貌学识皆为当世一流,天下闻名,悯虽是稚童,亦是听闻过二位先生大名,虽阴阳两隔,亦心向神往”

    李悯心说:

    “能不知道吗?因为长得帅出门被狂热粉丝活活看死了,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脸上却是保持着神色向往的表情,跟这种世家文艺女青年聊天,先聊家学渊源,再聊文学艺术,肯定能博得对方的好感,今天这拜会也算是有收获。

    听得河东双秀之名,卫瑄有些失神,虽说是形式强过人,半推半就的嫁给了文不成,武不就,但运气还算不错的李农,身居后赵朝廷高位的后者,对她也还算礼遇有加,日子是过的还算可以,但少女时期听着传奇堂兄故事长大的文艺女青年,从心眼儿里还是喜欢宽衣大袖,高冠博带的狂士,向往南方王与马共天下的环境下,世族门阀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生活,今日听到稚童口中都传颂着河东卫家的光辉历史,再看着眼前的小叔子,顿时好感倍增,回过神后连眼角都带着笑意。

    招呼他再度坐下后又开口

    “想不到卫家即便落寞了,还会有人记得。”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留有苗裔,嫂夫人的家族定会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的。”

    卫瑄又是面色一变开口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佳句呀!虽说七律诗不是当今文坛主流,但这等佳句竟从小郎口中诵出,小郎果真是天纵奇才?”

    李悯内心一阵狂汗

    “我就是随口安慰你一句,怎么又扯上诗句了?”

    卫瑄的眼神逐渐热切

    “小郎这七律颇有大家风范,不知还有上阙吗?”

    “额!不过悯顺口吟来,不曾有上阙”

    “小郎莫要自谦,早年有曹子建七步成诗,小郎若作来,妾身定会奖赏于你的!”

    卫瑄竟然难得露出小女儿般的娇憨,李悯心说

    “完了,还是要走上抄诗抄文的道路吗?我只是随口说的阿!”

    但还是装作沉吟的样子,卫瑄看他这样,急忙叫侍女拿来笔墨纸砚,仔细铺在他面前的短几上,李悯心中暗想,想快速养势,还是要借用李农的名号,况且还能与这嫂子交好,抄诗就抄诗吧。

    想到这儿,笔走龙蛇,写下一首七律,吹干墨迹,交给卫瑄的贴身侍女,卫瑄赶忙接过,映入眼帘的是一手虽根骨不稳,但已有公正严谨气度的隶书,这会儿虽说是篆、隶、楷、行、草已五体皆备,江东书圣王羲之更是冠绝海内,但官方字体还是汉隶,卫瑄眼见这字,都说字如其人,因是年幼手力不足,但字中五论所提出的“神、气、骨、肉、血”已然是初见端倪,只一眼扫过,便双眸再度迸发出异样的神采,不由得诵读出声: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河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卫瑄读到这儿,心中思量着本是河东西楚霸王的典故,改了一字,便成了卫家男儿卧薪尝胆,志比天高的气度,一时间不由得痴了,转头再看李悯的眼神,更是多了几分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