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倚天:我和张三丰并肩而行 » 第75章 无痕剑意

第75章 无痕剑意

    等陆方辗转回到之前歇脚的客栈,已是天明。

    那太白剑客信守承诺,还在此处等待,陆方则是出口说道,“此地也不太安全,那巨木帮的荆万峰逃了一命,说不定会引蒙古人来此处。”

    “陆少侠所言有理,我此刻浑身还是没有半点力气,还是小心为好。”

    随即三人迅速转移,往西走了几十里,找了户农家借宿,才把阎太白安置下来。

    陆方取出身后的包裹,里面正是那阎一鸿的人头,递了过去,“阎大侠,幸不辱命。”

    阎太白接过之后一阵沉默,那阎一鸿算是他同族晚辈中,最有习武天赋的,早早的就被他带在身边教导。可惜,自己只是教会了他用剑,却没教会他做人。

    民族气节,江湖义气,那阎一鸿尽数抛诸脑后,才惹下如此是非。

    “哎,若是我当年没有把你带出老家,你可能也不会如此这般,就丢了性命。”

    太白三英转瞬之间,就只剩他一人,好兄弟丧命,亲侄子背叛,这阎太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一时间气血翻涌,悲上心头,一口淤血吐了出来。

    陆方见状,急忙上前劝慰,“阎大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仇,咱们还是得找蒙古鞑子去报!”

    阎太白也是气急攻心,平复心情后并无大碍,缓过神后,对陆方说道,“陆少侠,咱事先说了的,你帮我杀了阎一鸿,我便把毕生所学之剑法传给你吧。”

    随后他从怀中摸出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太白剑经》四个大字,自嘲说道,“我多少有些坐井观天了,何德何能用太白二字命名此剑法。只是我从深山石壁上学来时,确实没有发现是从何人何时传下来的。”

    陆方连连摆手,“出手取了不义之人性命,本就是应有之意,怎好受此重礼。”

    见他推辞,阎太白脸色一变,勃然做怒,“莫不是陆少侠瞧不上咱这三脚猫的功夫?”

    “这话从何说起,阎大侠剑法精妙绝伦。晚辈在旁观战,看的如痴如醉。”陆方见对方发怒,也不得不换个说辞,“只是我不善剑法,只会些粗浅刀法。您这太白剑经给了我,岂不是明珠暗投,全给糟蹋了。”

    “不论如何,大丈夫一口吐沫一颗钉。说给你就是给你了,就算是少侠拿去烧火做饭,咱也没说的。”阎太白大手一摆,硬是将剑经塞到了陆方怀里。

    这汉中的江湖豪客,杀鞑子无数的太白剑客,自有一番气场,让陆方不好再拒绝。

    “晚辈得此剑经,正是三生有幸。”陆方深深一拜,又想起昨日阎太白对敌之时说的那句话,“昨晚前辈说的,了若无痕,剑法真意,又是什么意思呢?”

    当时这阎太白虽然没了内力,但招式更加让人捉摸不透,潇洒随性,着实惊艳到了陆方。

    “这法子是我练剑几十年,自己悟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以也没有写在这册子上。”阎太白倒也真不是藏私,而是自己也想不清楚该如何形容,落在文字上。

    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可以说是阎太白几十年如一日,练剑练出的手感。

    而且按照他的想法,这了若无痕的剑意,是苦练无法获得,若无几分悟性,几分偶然,自己也无法顿悟。

    “若是硬是要我说的话,重点就在一个‘悟’字上。”

    “那年我在秦岭深处练剑,恰逢暴雪。就看见那冰山巍峨,云雾缭绕在山腰之间,而山顶已是在九霄之中。白雪覆盖之处,下有冰原皑皑,上有白云飘拂,身在山间,上下烟气茫茫相接,简直如仙境一般。”

    “我见景色绝美,便想着登高望远,行其险处,群峰奇窄,冰上陡峭,几乎无路可行。路上奇峰不断,每每于无可行处又别有生天,令人叹为观止。”

    “我一直爬到那山巅之上,俯视群峰。心情激荡,忍不住的就在那山顶演练剑法。”

    “一遍又一遍,简直感觉不到疲惫,直到最后,我精疲力竭,摔倒在地。这才幡然醒悟,体会出剑法真谛。”

    “意随剑走,剑在意先。”

    “看似出手只有一招,却千变万化,又招招不离要害。”

    “飘逸迅敏,招法就算被对手见过,但剑意在前,总能了无痕迹的掩盖住真正的杀机。”

    “攻守转换,不落痕迹,不留破绽,也都是这无痕剑意的效果。”

    说到这里,那阎太白嘿嘿一笑,略带着一丝狡黠,“若是让阎某埋头再练十年,没有那次顿悟,也绝练不出此等剑意来。”

    陆方听了他的经历,不禁神往,对阎太白的剑法,甚至这无痕剑意,他佩服不已,真正有大收获的,是这获得剑意之过程。

    刻苦修炼他自问不弱于人,若是能再加上悟性和幸运,他说不定也能领悟自己的刀意。

    以此类推,他身上的各类武学,也许都有能悟出个中真谛的机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阎太白这段真实经历,才是瑰宝。

    陆方收好那太白剑经,对阎太白又是深深一拜,随后问道,“听君子一言,胜读十年书,也胜十年苦练。”

    三人又叙了一会,陆方问起阎太白后面的打算,对方说道,“若真如少侠所说,这毒几日之内,会自然消散,咱少不得要再去巨木帮一趟,可不能让那狗贼荆万峰逍遥自在。”

    陆方自告奋勇,要出手相助,却被阎太白拒绝,“咱太白三英的名号,被这狗贼害的毁于一旦,此仇不共戴天,不好假手于人。”

    “咱得让汉中的好汉们知道知道,太白三英还没有死绝,也不是投靠蒙古鞑子的废物。”

    见他这么决绝,陆方也不好说什么,等到第二日,看阎太白身上的毒确实有所消散,便带着小满与其告辞,他还要去华山观礼,不好耽误。

    等二人走后,又过了几日。

    汉中城内,人来人往,最为热闹的路口,高高的竖起了一根旗杆。这旗杆之上,像是挂灯笼一般,骨碌碌系了七八个脑袋。有好事之人站在下面一一辨认。

    “哟,这不是巨木帮新任帮主的荆万峰么!”

    “嘿,还有好几个狗鞑子的脑袋。真是大手笔,这下那帮蒙古人又要急了!”

    “我敢打赌,这是太白三英干的,这手法去年他们就用过,那次也杀了不少鞑子!”

    “啧啧啧,果然是英雄好汉,出手不同凡响。”

    而被百姓们津津乐道的太白剑客阎太白,此时已经远离了汉中城,来到秦岭的太白山,结庐隐居,苦修剑法。

    几年之后,阎太白广收门徒,创立了太白剑派,太白剑法名扬天下。

    流星白羽光出匣,一剑无痕雪漫山,可这却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