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基因编辑:首席执剪人 » 第43章 焕然一新

第43章 焕然一新

    齐虎在黑松沟踏踏实实地住了下来,店里的事情有那帮老伙计操心,治病的事情有莫问把关,他是真的彻底放下了。

    每日陪着莫问钓钓鱼、进进山,晚上喝上一碗熬好的鲜药汤,再陪着栓子一家聊聊天,夜里也能一觉到天明了。

    朴素而又简单的生活就像良药,非但不苦还有回甘,十天时间转瞬而逝,莫问赶着齐虎回了砚城,第二天下午,齐虎便又急吼吼地赶了回来。

    莫家小院内,莫问悠闲地躺在躺椅上,身边矮几摆着玻璃壶与茗杯,茶水在暖阳的映衬下格外红润,他的脸上也挂着浅浅的笑意。

    一个月的时间,他由生活在国际都市的博士变成了安享于乡村宁静的青年,不能不说,命运跟他开了个大玩笑,但颠沛流离之后的岁月静好,似乎又是上天对他的馈赠。

    院门被推开,齐虎跑了进来,苏红秀起身回了屋子,将谈话的空间留给了两人。

    齐虎没有坐下,而是郑重地拱手一礼:“先生,我回来了。”

    莫问依旧眯眼看着檐下的蛛网,淡淡道:“坐吧,先喝口茶。”

    齐虎急迫地倒了杯茶,一口饮尽,不待莫问说话便说了起来。

    “砚城和省城的检验报告都出来了,HIV阴性,我的病彻底治愈了。”

    “淡定,这很正常嘛,不是怕你不放心,我就不会催着你去检验了,在我看来,这次检验纯属多余。”

    齐虎的激动溢于言表,他根本无法淡定:“好消息不止这个,我的脂肪肝、肾结石、糖尿病也都没有了。”

    莫问一摆手,风轻云淡地接了话:“都是些小毛病,不值一提。”

    “先生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我愿每年将回味居一半的利润献于先生。”

    “你真的愿意?切莫一时激动而信口开河,况且诊金我已收了。”

    “愿意,愿意,只因先生不是凡人,定然不愿经手俗务,否则,就算把回味居送于先生我也心甘情愿。”

    莫问坐了起来,亲自为齐虎斟上一杯茶:“说的好,我确实不愿经手俗务,眼下就有一事想听听你的意思。”

    “先生请讲。”

    “我是这么想的……”

    莫问说得很详细,齐虎听得很仔细,两个人就这样合谋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就见齐虎站起身,再一次拱手施礼。

    “先生,我齐虎从此就以先生马首是瞻,定不负先生的期望。”

    莫问笑了:“要不要再杀个鸡什么的?”

    “今晚吃鸡?”

    “吃你个大头,是歃血为盟的意思。”

    齐虎尬笑道:“不用,不用,我真以为先生想吃鸡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做不做全在你。”

    “先生请说,就算再难我也绝不推辞。”

    “那好,我希望你放下面子与包袱,去把你老婆重新追回来。”

    “啊~”

    “啊什么啊,很难吗?”

    “这不是难不难的事儿?她早就恨死我了。”

    “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她因何恨你,你便因何自省,如果你连这件事都畏首畏尾,我有理由怀疑你的情商与执行力,那么,我的计划能否顺利进行就要打个问号了。”

    齐虎当然能体会到浓浓的关切之意,他还有什么可矫情的呢?也便当即应允下来,岂料莫问更以工作为由,催着齐虎回砚城,速办私事再忙公事。

    十一月份的第一个周末,齐虎一家三口来到了黑松沟,还带来了满满一车的物资,鸡鱼肉蛋、零食鲜果、生活用品近乎全部囊括。

    齐虎的油腻味荡然无存,从肉体到心灵焕然一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女人看着比齐虎还要年轻几岁,挽着头发,穿着得体,颇有几分古韵。

    男孩不过六七岁,本应是活泼可爱、猫狗都嫌的年龄,却恰恰拿着手机一个人独乐乐。

    经齐虎介绍得知,女人有个恬静的名字,叫李子箐,与齐虎是大学同学,当年的校园佳话而今破镜重圆,两人的孩子名叫齐木子,各取两人姓氏拆合而成。

    双方落座之后,齐虎感慨道:“子箐,莫先生不但是我的救命恩人,更是我的人生导师,咱们一起再给先生行个礼吧。”

    莫问赶紧一摆手:“不用,不用,君子不矜己善,况且我岁月不老。”

    李子箐略微一怔,随即笑颜尽出:“莫先生不但医术精绝,风趣幽默,言行更是人生智慧,今天遇到真正的大贤了。”

    莫问哈哈一笑:“大贤不敢当,糖尿病而已,实非疑难杂症。”

    齐虎亦是一楞,随即了然于心:“先生太过谦了,糖尿病与绝症无异,问世间哪得治愈,称为神医也是小觑了。”

    “是啊,先生德医双馨,高山仰止,能认识先生实乃人生之大幸也。”

    “夫唱妇随、稚儿承欢方为人生大幸,当思不易,当被珍惜,远来是客,我先带你们四处看看吧。”

    莫问一语结束了寒暄,三人一道游览了黑松沟的山山水水。

    中饭就在莫家小院举行,加上栓子一家正好八人,菜肴丰盛,酒饮随意,欢笑声不时飞出,在偏僻的山村上空回荡。

    午餐结束,小院中布下茶席,莫问、栓子、齐虎、李子箐四人在座,一个旨在改变山村未来的康养计划徐徐展现出来。

    身为黑松沟的本土,栓子表现出了盲目的一面,一切听从莫问的指挥,让干啥就干啥,绝不打一丝的折扣。

    然而,齐虎和李子箐也都表示了同样的意思,莫问有些无奈了。

    “所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我是想听听几位的意见和建议,康养计划干系重大,涉及的方方面面甚多,直言相商才能将计划落在实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莫先生,若非要找些瑕疵,我就提个小建议吧。”

    说话的是李子箐,多年独自经营文房贸易公司,她的干练与世故早就隐于温婉的外表之下了,对于莫问的计划她选择谨慎的乐观。

    莫问手势想请,李子箐侃侃而谈:

    “单从操作层面看,计划已经很完善了,只是松散型的管理与绝对化的公平略显理想主义,虽然先生一心向善,淡漠权钱,可他人的贪欲却会越来越大,饿了的人只求一餐饱饭,一旦吃饱了就会胡思乱想了……”

    齐虎的脸却有些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