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汴京女医她有吃瓜系统 » 第16章 审问兰珠

第16章 审问兰珠

    季雨棠看了一眼镇定自若的兰珠,缓缓点头。

    将兰珠押送出去后,审讯室里只剩下季雨棠和谢淮初两人。

    谢淮初问道:“季娘子,我看到你假装动手接触到了兰珠,有探查出什么吗?”

    季雨棠点头:“兰珠的母亲和淑贵妃是亲生姐妹。”

    谢淮初一愣:“她们是外甥女和姨母的关系?”

    “对,很惊讶吧?调查到现在,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淑贵妃还有什么亲人的。卷宗里只记载她当年入宫没多久,家乡就遭了灾,家人无一幸免,所以她一直留在宫中伺候官家。如果她还有亲人在世,为什么不寻找呢?她可是官家最宠爱的淑贵妃,有权有势,想找什么人找不到?”季雨棠摊手叹气。

    谢淮初和她观点一致:“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她并不知道还有亲人在世,要么就是她不想找。那就要看兰珠来到她身边的目的是寻亲还是报复了。”

    季雨棠道:“我觉得报复的可能性更大。”

    谢淮初“嗯”了一声:“还是要有证据,不然没办法让人信服。”

    季雨棠有了新想法:“不如我们去问官家吧?他和贵妃是年少情深,五六岁的时候,贵妃就陪伴在他左右了。我觉得官家可能会知道些关于贵妃亲人的事情。”

    谢淮初却不赞同:“这法子不大好。兰珠和贵妃的关系只是我们的猜测,贸然提起恐怕会引起争端。再者,我更担心的是去找官家问贵妃的旧事会唤起官家对贵妃的感情,如果官家一时冲动,决定不再深究要让贵妃早些入土为安怎么办?这案子就更难了。”

    季雨棠听他这么一分析,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巴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办呢?”

    谢淮初也是头疼,他揉了揉眼睛,叹了一声:“算了,先去吃碗热汤面吧。”

    “啊?”季雨棠眨巴这眼睛,不理解他为什么说话的转折这样大。

    “走吧,季娘子,一起去吃面,就当为了报答你帮我查案。”谢淮初笑道,“查案查到头疼的时候,不妨先把案子放一放,出去走走吃些东西,兴许人一放松,查案的灵感就来了。这案子是紧要,但我们也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那好吧。不过一碗面是不能完全抵消我对你的帮助的。”季雨棠把两人的账算得很清楚。

    “怎样都行,都依你。”

    两人并肩而行,一同走向大理寺附近的一条名叫闻香居的小巷子。

    “好香啊,不止桂花的香气,还有丁香、百合、栀子……”季雨棠还未踏进这条小巷子,远远的就闻到了浓重的香味,“这是专门卖各种香料的地方吧?来这里吃什么面?”

    谢淮初已经拿出帕子掩住口鼻了:“唔,有家面馆的,要往里走走。”

    季雨棠不解:“到底是什么神仙美味,让你痴迷成这样?你这都快被熏得喘不过来气了吧?”

    谢淮初尽量不说话了:“只这一段味道复杂。”

    季雨棠看他捂着口鼻,眉毛眼睛皱成一团的模样就想笑。她倒是不怕这香味,医院里的消毒水比这个味道威力大多了。

    谢淮初加快脚步,领着季雨棠七拐八拐,最终在一棵高大的柳树旁停下。季雨棠看到柳树旁边有个简陋的小面摊,一位老伯正在面摊上忙碌。

    “啊,谢大人,您又来啦?还是一碗鸡丝面?”老伯热情的打招呼。

    “郑伯,今日还要再加一碗。”谢淮初指了指身旁的季雨棠,“这是寺里新来的帮手,我今日带她来尝尝您的手艺。”

    郑伯笑得露出一口牙:“啊呀,我这什么手艺也让谢大人惦记上了啦?不过是普通的汤面罢了。”

    他谦虚完,又稍微收敛一下笑容,向季雨棠和善的说道:“这位小娘子也要鸡汤面嘛?要不要换个浇头?汴京好些小娘子不喜欢这个,嫌太油腻,通常只要素浇头的。”

    季雨棠报之以微笑:“那郑伯您看着做吧,我不挑食的。”

    郑伯应了一声,拿起擀面杖和面团搏斗:“你们自己找位置做啊,桌子上有茶水。”

    谢淮初领着季雨棠坐下,季雨棠好奇的打量郑伯这里的桌凳。桌子倒没什么新奇的,倒是这条凳拼接得十分精巧,她从来只看到过板板正正的凳子腿,这里的凳子腿却是呈拱形的,有些像大户人家用的软凳。

    谢淮初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为她解释道:“这些是郑伯收集的废弃木料,他自己拼拼凑凑做成的,样子不大好看,但不妨事,坐起来很稳当。”

    季雨棠伸手拍了拍,笑起来:“果然呢!郑伯手艺真好,还会变废为宝呢!”

    她的笑容落在谢淮初眼底,谢淮初也被她熏染的笑起来:“你和汴京的小娘子还真不一样,她们只会嫌弃这些东西登不上台面,你却赞扬郑伯的手工活儿。”季雨棠看了一眼镇定自若的兰珠,缓缓点头。

    将兰珠押送出去后,审讯室里只剩下季雨棠和谢淮初两人。

    谢淮初问道:“季娘子,我看到你假装动手接触到了兰珠,有探查出什么吗?”

    季雨棠点头:“兰珠的母亲和淑贵妃是亲生姐妹。”

    谢淮初一愣:“她们是外甥女和姨母的关系?”

    “对,很惊讶吧?调查到现在,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淑贵妃还有什么亲人的。卷宗里只记载她当年入宫没多久,家乡就遭了灾,家人无一幸免,所以她一直留在宫中伺候官家。如果她还有亲人在世,为什么不寻找呢?她可是官家最宠爱的淑贵妃,有权有势,想找什么人找不到?”季雨棠摊手叹气。

    谢淮初和她观点一致:“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她并不知道还有亲人在世,要么就是她不想找。那就要看兰珠来到她身边的目的是寻亲还是报复了。”

    季雨棠道:“我觉得报复的可能性更大。”

    谢淮初“嗯”了一声:“还是要有证据,不然没办法让人信服。”

    季雨棠有了新想法:“不如我们去问官家吧?他和贵妃是年少情深,五六岁的时候,贵妃就陪伴在他左右了。我觉得官家可能会知道些关于贵妃亲人的事情。”

    谢淮初却不赞同:“这法子不大好。兰珠和贵妃的关系只是我们的猜测,贸然提起恐怕会引起争端。再者,我更担心的是去找官家问贵妃的旧事会唤起官家对贵妃的感情,如果官家一时冲动,决定不再深究要让贵妃早些入土为安怎么办?这案子就更难了。”

    季雨棠听他这么一分析,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巴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办呢?”

    谢淮初也是头疼,他揉了揉眼睛,叹了一声:“算了,先去吃碗热汤面吧。”

    “啊?”季雨棠眨巴这眼睛,不理解他为什么说话的转折这样大。

    “走吧,季娘子,一起去吃面,就当为了报答你帮我查案。”谢淮初笑道,“查案查到头疼的时候,不妨先把案子放一放,出去走走吃些东西,兴许人一放松,查案的灵感就来了。这案子是紧要,但我们也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那好吧。不过一碗面是不能完全抵消我对你的帮助的。”季雨棠把两人的账算得很清楚。

    “怎样都行,都依你。”

    两人并肩而行,一同走向大理寺附近的一条名叫闻香居的小巷子。

    “好香啊,不止桂花的香气,还有丁香、百合、栀子……”季雨棠还未踏进这条小巷子,远远的就闻到了浓重的香味,“这是专门卖各种香料的地方吧?来这里吃什么面?”

    谢淮初已经拿出帕子掩住口鼻了:“唔,有家面馆的,要往里走走。”

    季雨棠不解:“到底是什么神仙美味,让你痴迷成这样?你这都快被熏得喘不过来气了吧?”

    谢淮初尽量不说话了:“只这一段味道复杂。”

    季雨棠看他捂着口鼻,眉毛眼睛皱成一团的模样就想笑。她倒是不怕这香味,医院里的消毒水比这个味道威力大多了。

    谢淮初加快脚步,领着季雨棠七拐八拐,最终在一棵高大的柳树旁停下。季雨棠看到柳树旁边有个简陋的小面摊,一位老伯正在面摊上忙碌。

    “啊,谢大人,您又来啦?还是一碗鸡丝面?”老伯热情的打招呼。

    “郑伯,今日还要再加一碗。”谢淮初指了指身旁的季雨棠,“这是寺里新来的帮手,我今日带她来尝尝您的手艺。”

    郑伯笑得露出一口牙:“啊呀,我这什么手艺也让谢大人惦记上了啦?不过是普通的汤面罢了。”

    他谦虚完,又稍微收敛一下笑容,向季雨棠和善的说道:“这位小娘子也要鸡汤面嘛?要不要换个浇头?汴京好些小娘子不喜欢这个,嫌太油腻,通常只要素浇头的。”

    季雨棠报之以微笑:“那郑伯您看着做吧,我不挑食的。”

    郑伯应了一声,拿起擀面杖和面团搏斗:“你们自己找位置做啊,桌子上有茶水。”

    谢淮初领着季雨棠坐下,季雨棠好奇的打量郑伯这里的桌凳。桌子倒没什么新奇的,倒是这条凳拼接得十分精巧,她从来只看到过板板正正的凳子腿,这里的凳子腿却是呈拱形的,有些像大户人家用的软凳。

    谢淮初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为她解释道:“这些是郑伯收集的废弃木料,他自己拼拼凑凑做成的,样子不大好看,但不妨事,坐起来很稳当。”

    季雨棠伸手拍了拍,笑起来:“果然呢!郑伯手艺真好,还会变废为宝呢!”

    她的笑容落在谢淮初眼底,谢淮初也被她熏染的笑起来:“你和汴京的小娘子还真不一样,她们只会嫌弃这些东西登不上台面,你却赞扬郑伯的手工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