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关河仙志 » 第三十七章 功法

第三十七章 功法

    老人赶紧收敛了笑意,开口道:“别怕,不是要害你小子。至于为什么非要传你功法,原因有二”

    “一是你我有缘,天意即是如此。我曾以为自己骗过了天地,现在看来是天意本就如此,人算终究是不如天算啊”

    张小宝听的一头雾水,这老神仙云遮雾绕的说啥呢,怎么自己突然就一句都听不懂了。

    老人显然是知道了张小宝的想法,笑了笑继续说:“二是你修行的功法,其实是我改造后的功法的再改造,个中经过我也不清楚,想来又是你们人族哪位先辈的大手笔”

    明白了,合着自己练的功法是人家的儿子,并且手上还有爷爷辈的功法,高玄山跟脚所在竟然是一位妖族老祖。

    “怎么样,这功法你愿不愿意要”

    “前辈传功之恩,晚辈定当铭记在心。不知前辈可有其他嘱托,晚辈定当竭力而为”

    光靠这点缘分就送自己一部爷爷辈的功法,怎么想都不会是一个妖族老神仙的做派。

    老人自然知道这小子嘴上和心里说的都是专门给自己听的,不过也没在意,微笑道:“没什么别的嘱托,拿了功法别轻易死了,也别像我一样急着开宗立派,想着流芳百世就行”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晚辈自当铭记,绝不会将此功法传与第二人”张小宝开口保证道。

    “倒也不用做这么绝,我苟且千年,也是想着为这功法找个合适的继承人,把它发扬光大。你没到飞升境之前别外露就行,后面再传你自己掂量就行,东西是好,也确实有些烫手”老人摆摆手笑着道。

    “前辈宗门可是遭同族迫害,若是如此,晚辈日后可以试着替前辈了去恩怨”

    老人似是有些释然的笑了笑,开口道:“不必,都是些旧事了,没必要怪罪到后辈身上”

    “前辈可有名字”

    “许道”

    “晚辈张小宝,愿拜许道前辈为师”

    老人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名字曾经是属于一位人族大修的,后来在了那场大战中,那个曾经最要好的朋友死在了自己怀里,没有怨恨,没有怪罪。只是撑着一口气把毕生所创功法传给自己,让自己代为收取弟子,开宗立派。

    最后带着笑容和遗憾走了。

    以身许道,与道长存。

    一个个古篆文字凭空出现在脑海当中,最后凝成一页页书籍,化为了一部古老的书籍,封面上有三个如同活物的大字——

    玄道经

    随后老人带着笑容消散在了一片黑暗的天地中。

    张小宝猛然醒来,发现自己确实是背靠着石柱睡着了,刚才的梦估计是因为自己想筑基功法太入迷的缘故,书上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应该就是这么个道理。

    只不过这梦怎么感觉这么真实,试探性地闭上眼,神念内观,那本《玄道经》赫然就在自己脑海当中。

    掐了自己一把,再看了遍,确认了,不是梦。

    站起身,下了高台去了那处之前发现尸骸的阁楼。

    那具尸骸还在那处石台之上,只不过不是坐着了,而是倒塌散落在了台面上。

    自己这脑子果然有时候会掉链子,之前怎么就没想到一具尸骸放在这里几千年了,如何还能保持那般端正的坐姿,骨头之间链接紧密,丝毫不散。

    走到高大石台前面,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算是补上了拜师礼。梦里磕没磕记不清了,就算磕过了,自己也觉着不太算数。

    从乾坤袋里取出一件袍服,将台子上的骨头悉数包放在其中。

    嘴里叼着月光石,怀里抱着那位前辈的尸骸。走到小河对面一处较为空旷的地上,没有工具,就用手刨了一个宽大浅坑。

    解开袍服,将骨头拼凑成人形,最后将那件袍服盖在了上面。

    埋上土,又从河边捡了几块石头垒了一个坟头出来。

    又去坍塌的楼阁处拿了块木板立在坟头前面,掏出怀里的灵笔在上面写好了碑文。

    师父许道之墓

    弟子张小宝立

    跪在坟前又磕了三个头,起身去小河边洗了手,过了河后拍掉了身上的泥土,然后回高台那边研究那本功法去了。

    坐在高台上,收拾了一下心情,神念内观,翻阅起那部功法来。

    上面的文字是古代的样式,但当自己去仔细观看时就会变为如今山上山下通用的文字,想来应该是师父怕自己看不懂,特意这么做的。

    功法一共分为五部,从练气直指飞升。

    前四部有破境方式和后续修行法门,最后一部只讲如何破境,飞升天外。

    不愧是爷爷辈的功法,境界都比自家那部高了一头。

    自仙界破碎之后,人界飞升无路。飞升境的功法就是有也都是放着积灰,各门派所传功法根本都只到元婴境便没有了。

    如何破开元婴境,如何飞升,更是无人提起,估计只有那些山门老祖师的存在才知道。

    张小宝并没有直接去看如何筑基的部分,而是从练气入门开始,一路看到飞升天外。

    心神起伏,心念不定。

    天地从未如此广阔,大道从未如此清晰。

    醍醐灌顶,如梦初醒。

    书上并非只有修行功法,甚至大半内容都是对各个境界的解释和理解。

    拨云散雾,正大光明。

    再次平复了一下心情,翻回去仔细阅读有关筑基的那部分。

    由于人身体本身难以贮藏太多灵气,先圣从炼丹之术中获得启发,尝试将人的身体作为炉鼎,以丹田这一最大气府作为炉胆,将灵气熔铸一炉结为金丹,再以金丹孕育元婴,感通天地,从而飞升。

    练气是在修补丹田,以便更好地贮藏灵气。而筑基便是要将修补好的丹田凝聚成坚实牢固的炉胆,以便日后在其中压缩灵气凝结为灵液,从而提高自身灵气的储量。

    筑基丹的作用好比就是有了趁手的工具来制作这方特殊的炉胆,自然作用极大,效果显著。

    但没有一样也是可以的,只要法门正确,即便筑基失败也不会伤到根本,多温养些时日便可恢复,重新尝试。

    甚至功法上都明确写有筑基失败后的修补之法。

    大道在前,只会走慢,不会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