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魂归开元盛世 » 第十章 不打不相识

第十章 不打不相识

    雨霏一边寻找新书,一边找不同的学馆学子进行长期合作。她把书馆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正常阅读区,也是销售区;另一个是免费阅读区域,那是刚誊抄的书,让别人免费看,如果能挑出错,还有奖励;第三个区域就是她的办公区,就是面试誊抄的人和校稿区。她的理念是可以不挣钱,也要保证书的质量。

    开业一段时间后,学海书馆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是奔着看免费书的,有些是奔着挑错得奖励的,还有些就是来买书,不管是纸张还是誊抄质量,学海书馆都是一等一的好,渐渐地,回头客越来越多。

    三个月后,学海书馆就在当地有了小名气。雨霏准备把书馆扩大,或者做几个连锁店。

    “听说你开书馆了,怎么不跟奶奶说,如果不是朗儿告诉我,我还不知道呢。”一天,奶奶把她叫到房间说。

    “奶奶,我也只是试试,想不到现在的成果还不错。”她高兴地说。

    “听他们说你正在找新的店铺?我把你父亲的商铺交给你吧,那几个商铺因为没有自己人打理,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想不到你现在有这个能力,我把它们交给你也算放心了。”

    “奶奶,我没想从你手上拿回商铺。”

    “我知道你的顾虑,他们都跟我说了。我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拿着它们有什么用,再说那本来就是老三的东西。”吴老太太拿出几本房契,交给雨霏。

    “这里有你娘的嫁妆,还有奶奶的一点心意,你都拿着吧。万事开头难,你现在需要这些东西。”

    雨霏很感动,她总觉得自己不是她的孙女,不能占用他人的东西。现在想他们把她当作这个身体的主人来疼爱,她也得对得起他们。

    “谢谢奶奶,我一定好好做。”

    “你一个女子在外做事总有诸多不便,如果有困难记得找你的兄长们。”

    “我知道,奶奶放心,万事我都会小心的。”

    “你这次回来后长大了,做事也稳重,奶奶就怕你在外面受欺负。”

    “我会保护自己的。”

    雨霏回到她娘的房间,把这些房契都交给她。

    “想不到你奶奶会主动把这些交出来,看来这次回来后她对你不一样了。”

    “大概是可怜咱们娘俩吧,奶奶她应该也是谨慎,怕把这些仅有的家业给败了。”

    “嗯,你现在做事让人放心了。你的书馆怎么样了?”吴母问。

    “挺好的,我准备再找几个商铺,现在好了有了自己的商铺,我也不用去找了。”

    “这些地方合适吗?”

    “书馆不用中心地段,我只要把现在的做好了,后面的他们应该是奔着名声去的。”

    “想不到你还有经商才能。”吴母高兴地说。现在她看自己的闺女真是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她还无心亲事,让她心中稍有忧虑。

    五月的时候,雨霏招了一个新的掌柜,把学海书馆作为营业区和阅读区,校稿和办公都移到了新的商铺,这样也可以减少她露脸的机会,家里人总归不愿她天天在外抛头露面。

    树大招风,随着学海书馆越来越火,招来了东边原来老书馆广陵书馆的嫉妒,他们是传统的书籍买卖。不是来人找碴就是让人来偷偷破坏书籍。一段时间后,他们还是没有停止。雨霏让掌柜的帮她约着对方的老板在心缘茶楼谈谈。

    雨霏比预定的时间早一刻钟就到了心缘茶楼的包间。她想对方是个老者,自己先得对他有十二分的尊重。意外的事是,来的竟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郎君。对方看到她是一个小娘子也是一惊。

    “在下梅少堂,你就是学海书馆的东家?”

    “正是,我叫吴雨霏,东巷吴家排行老四。”

    “原来是吴四娘,我真没想到学海的东家是女子。”

    “我也没想到广陵的东家现在是你,我以为是你的父亲,真是年轻有为,竟能管理那么大的一个书馆。”

    雨霏的一顿夸奖把梅少堂整晕了,他以为对方一上来就是责怪,想不到先把他给夸上了。

    “吴四娘来此不是为了夸在下的吧?”

    “当然不是,我是想来解释一下彼此的误会的。”

    “误会?”

    “我的书馆刚营业不久,我也没什么经验,很多地方可能做的不太周到,所以让贵馆引起一些误会了,你们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梅少堂原来准备好的话,都没有机会说出口了。他第一眼见她,已是动容于她的举手投足之间,她的谦虚,她的真诚,她的守时都让他心生愧疚。

    “哪里,都是我们下面的人心胸狭窄了,多谢吴四娘宽容。”

    “哪里,咱们也算是同行,应该早些交流沟通的。误会解开了就好。”

    “吴四娘的心胸在下佩服,你这个朋友我交了。”

    “我对梅兄也是一见如故,来,我以茶代酒,敬梅兄一杯。”

    梅少堂其实也是一个随性的人,他是家中独子,从小跟着父亲经营书馆,生活富裕,行为不受拘束,好交朋友。今日他受父亲之托来处理前面的事。他本不想来,觉得他们小小的书馆还不配他当面谈,想不到遇上了这么一个人。

    他和雨霏相谈甚欢,他们从扬州聊到洛阳,长安,从书馆聊到扬州的各行各业,他想不到她学识如此渊博。雨霏想,姐当初十几年的“学霸”称呼不是白来,跟人聊天三天三夜都没问题。

    雨霏聊归聊,谈的目的可不能忘。

    “梅兄,关于书馆我有几个想法。”

    “书馆的事你放心,以后决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哪怕有别人欺负你,我也不会让他们得逞。”

    她笑笑,心想你还清楚自己欺负人呢。

    “不是因为那个事,你看书馆在这条街就只有咱们两家,但扬州城还有其他家。”

    “你放心,有我在他们也不敢欺负你。”

    “谢谢梅兄,我不是担心别人,我是说同行尽管是竞争对手,其实同行也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如果咱们或者扬州城的书馆整个行业都做得特别好,有了口碑之后就会吸引更多的文人来。到时咱们不是抢一条街两条街的顾客,我们能吸引来整个扬州城,甚至苏州杭州金陵的文人过来。”

    梅少堂一听,马上来了兴趣。

    “想不到吴四娘想的是更远的计划,具体说来听听。”

    “咱们其实可以合作,不仅咱们其他书馆也可以,咱们一起商讨同行的标准,可以把每个书馆办成自己特色的样子,而对于后期服务,如对错稿,换退之类的都可以互相接纳。比如你们广陵书馆买的书,可以到我们书馆置换,反之亦然。到月末或年末咱们自己之间再清算。这样方便了顾客,就能增加他们购买的信心。”

    “那你说的特色呢?”

    “例如我们偏重诗集,你们手上肯定古本更多,也可以专门打造工商农学专区或专卖店。”

    梅少堂虽然为人随性,但他对于商业的嗅觉是很灵敏的,他一听就听出了期铜钱的味道。他高兴地说:“你说的我很有兴趣。”

    “我只是我的一个想法,梅兄回去可以跟梅前辈商量一下,如果有兴趣,我们再找机会细谈。”

    “今日一趟,收获非浅,不管以后能不能成为合作伙伴,我都愿意帮你实现这些想法。刚开始以为你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小贩,想不到竟有如此远大的目标。”

    “跟梅兄一见,我也甚是欢喜,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

    他们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次见面以后,学海书馆和广陵书馆虽没有马上合作,但从此后,彼此相安无事,互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