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赞美的力量 » 发现美-运动之美

发现美-运动之美

    生命在于运动,人类的运动源于机体健康的需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捕猎的需要,“运输转化”摄入营养的需求,最终我们达到“对美追求的需要”。比如现代体育赛事中田径项目的“速度之美”,团体项目(篮球、足球、棒球、手球、曲棍球等)的“合作之美”,铁人三项、马拉松、戈壁滩挑战赛的“坚持之美”,肌肉锻炼的身材之美,艺术体操的柔韧与力量之美。通过运动人类面对自然、面对竞争、面对压力、面对气候、挑战自己、砥砺精神,锻造了自己身体,净化了内心精神。

    记得一部印度电影中《摔跤吧,爸爸》讲述一个印度国手级选手,遗憾于国内选拔机制无法走向国际摔跤舞台,无法为国争光,回归家庭后

    他作为一名两个女孩的父亲,训练两个女儿走向国际摔跤赛场的故事。电影中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男性为主要参与者的摔跤运动中,通过自己得努力,客服多重困难获得理想成绩,展示了两代人和摔跤项目的不解缘份。

    电影中国手父亲的一个女儿,依靠自己努力走上国际赛事,最终获得比赛冠军。

    父亲的爱在这里转化为对子女的期待,是一种通过自身爱好期待子女更好的期待,这种期待纯正、有力量。每个人对这种期待有不同的解读和信念,我周边看过这个电影的朋友大体有两种观点

    有朋友理解电影中父亲的行为这是父亲给与子女的压力,这种压力让子女喘不过气来,让子女过上了父亲期待的生活,子女们总要向父亲和家人证明她们取得成绩、去约了父母,但内心上她们十分不愿意,但又不知道怎么解决……。我想对这类朋友们说:你们其实不用活在父母给你们设定的“人生脚本”中,你们这样一直被父母“架起来”,我知道你们很累、很难过!

    如果你想听我作为朋友的想法或寻求我的建议。作为朋友,我希望你们先放下潜意识里的“对抗”(虽然抗拒十分正常),放下心中认定父母一定不认同你们的想法(因为那只是你想的,父母不一定这么想)。你们大可像电影中两个女孩一样,与父母主动的敞开心扉沟通。你要相信父母会理解你,会理解你的选择,认识到你的兴趣和爱好所在,因为我们做自己才会快乐,不是吗?我们也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快乐、健康的生活,不是吗?若你这样做了,我想作为父母一定反思,他们会理解到:原来他们要你的“好”并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好”。这样的行动、对话、等待、反思帮你们就打破了两代人间的隔阂。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你已真正找回“活成自己喜欢样子”的力量,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脚本。亲爱的朋友,这些话与行为,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做都不晚,详情相信我。

    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经历不同对此的解读也不同。也有的人认为这是父亲的关爱,父亲能教她们的有限,父亲只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能打破传统观念对印度女性应该去结婚、带娃,不去应该不要追求事业、不追求自己的禁锢。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应该和不应该,对吗?

    回到电影的赏析,在我看来电影男主角作为父亲,传递给子女的不仅是好身体,更是持之以恒、不断进步的信念。这样的信念才是一个人未来成长、生活的动力和源泉。在电影中摔跤中的运动之美,它超越性别、力量、地域、代际的传递,在这个父亲和女儿共同拥吻奖杯和金牌时候,他们拥抱分明是他们的坚持、努力和梦想。

    运动之美不仅在电影上,2023年杭州亚运会女子足球比赛,刷新我对美的认知。在临平区体育馆里,作为一名“伪球迷”,人生第一次和八千人一起,现场观看中国女足主场对战日本队的比赛。置身在人浪、呐喊、口号、歌曲、哨声中,可想而知现场的热闹程度。如果说球迷的热情点燃场上气氛的话,球队之间对抗才体现出团队合作之美。

    女足球员灵活的脚法,她们相互配合,“开、传、断、接、铲”一气呵成的感觉棒极了。这一分钟一方坚守半场,下一分钟一脚球开到对方禁区来了一个“单刀球”,幸亏守门员及时出击化解了进攻。眼前球刚过中场,胸部一个停球,一脚抽射就可能是一个“世界波”。作为观赛人的一员,我们的耳边、嘴里、眼中、心理都被球场里发生的一切牵动着,外物仿佛消失了,沉浸在那种感觉中真好,这种感觉那就是运动之美提供的感觉,那是混着快乐、伤感、遗憾、激动、紧张、惊喜、的感觉,那是向外扩张的释放感,当你回过神来的时候,一个半场都结束了,你这时才发现原来四十五分钟过的这么快!

    中场休息的十分钟时间大家都在聊足球、聊生活、上厕所,因为不想错过接下来的每一分钟。这种状态持续到比赛结束,裁判员吹哨后比赛结束时候,我看到大家都在喝水、瘫坐在椅子上,估计是足球调动大家能量,这些能量汇聚在一起成就一场精彩的比赛。

    人生其实有时像一场竞赛、像一场游戏。我们因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生活在一个团队、团体里边,家、公司、朋友都可看作一个“团体”。也是因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们主动参与这场竞赛和游戏,在团队中相互配合、互相支持,传接得当破门进球,获得比分赢得的奖杯。我们消灭小怪、闯关卡、战胜BOSS,很好的面对每个挑,达成成就,获得“战绩和奖励”。有研究显示,懂得处理好团队内外部关系的人获得团队给予奖励更多,获得更高薪资的可能性更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团队中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态度,成为我们在家、公司、朋友关系的核心。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思考的一个课题,我来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大家权当参考。

    在家中,家事体验关爱和温暖的地方,家是避风的港湾。如果作为男人、丈夫,我自己摒弃大男子主义,会多听妻子的话。因为妻子会站在外人的角度和关心你,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你遇到“小怪”或小困难。个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和点拨。作为男人,我们也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其实也可以同样为妻子提供这样人生思考。记得有人说男人听老婆的话“人生会发达”。其实我想说,男人女人都一样,在家多听伴侣、家人的话,人生会发达。

    在公司,大家为完成一项工作,达成一个任务而共同努力。不同团队有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先感受下团队的温度、力度、节奏、速度、信息传递方式、习惯等。我会敞开心扉感受我们的团队是狼性文化,还是柔性文化,结合自己的岗位,根据不同的团队和分配的任务来和团队互动。若我在男性多的狼性团队中,合理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力量,不委曲求全。若我在女性多的团队中,学会“吃亏是福”和“难得糊涂”。这些仅是我个人的经验,供读者们参考。若我们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团队,端正了态度,行动上就不会出现误差,出现了也能自觉知去不断调整,那么这些团队就会将源源不断的爱、支持、补位、关怀、温暖给予你,现在你也许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有人能活成“人生赢家”?表面上看似是个谜题,实际上答案一点也不难。因为在人与人打交道的世界中,他们处理好了各种“团队”内、外的各种关系,在他们看来各种链接都是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值得保持和链接。所以,当这些“人生赢家”他们抱着简单、美好的心情去实践、去行动、去体验、去修正,就形成了正向、良好的循环,他们也会因此感觉到无穷的力量和动力

    谈完团队的合作,我们再回到运动之美。如果在杭州亚运会中选择一个体现运动之美的项目,艺术体操绝对当之无愧,它是典型的力量与柔美的有机结合,“绳、球、圈、棒、带”五种器材、五个专项,一个专项有个人赛和团队赛两种:个人赛时长一分钟左右,团队赛时长三分钟左右。她们有着天使般的脸庞,长期训练出的精气神,给人以美的外在感官。选手们在快节奏的音乐中“腾、挪、转、闪”,她们还要和器械一起“舞动起来”通过“抛、兜、压、推、转、提、扭、坐”,选手的动作与器材、韵律、节奏形成一个奏鸣曲,形成一部美丽的体育音乐舞蹈剧。

    现场观赛感觉是:好的选手不仅能通过自己动作、形体完成规定动作,获得场上严苛裁判认可,她们更会随着音乐、动作用形体和器材为观众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或舒缓、或悲伤、或激情、或勇敢,当你看完、听到这个故事,你已经被她们吸引和感动。听着那跌宕起伏随着音乐,看到选手的动作依次舒展开来,你就发现艺术体操正如其名,体操和艺术完美结合,那是刚柔相济的融合。选手们积年累月的训练、追梦、坚持,在那刻她们若玫瑰般“绽放”,给观赛者以感官上和心灵上美的享受。

    据说这些选手都是“童子功”,对选手的要求极高:身体基础、临场心态、柔韧性、力量、舞蹈水平、节奏感缺一不可。有了这些只是基础,考验她们还要耐得住寂寞、每天练基本功、遇到难动作,还需要敢打敢拼,除了家里在资金支持,寻找到好的老师,她们还要参加比赛,从少年队、青年队、省队、国家队一路走来,坚持下来凤毛麟角,但正因为坚持下来的选手,最终才走向了亚运会、奥运会的舞台。

    比赛时我旁边当时坐着一位教体育舞蹈的大学老师。她边看边给我讲了上边的故事,她说正因为经历那段苦涩的训练时光,只有训练、吃饭、比赛的“生活”,她才有可能“降维”寻找生活和工作的新出路,有幸成为大学体育老师,专门教授体育舞蹈,自己才能带队伍参加健美操比赛、大学生运动会,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拼搏,这就是生活,本来就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