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诸天种田 » 第十六章 礼仪培训

第十六章 礼仪培训

    明知苏成刚力能擒虎还敢夜探苏宅的,都有几分本事,这些人为苏家人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技能包。

    苏成刚直接间接送过来的技能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各行各业都有,鉴于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大家都是分类学习,为了避免同质化,不会都选择相同的技能。

    其中几个老学究哪里学来的易经知识已经被装备上了,只是感觉这些人似乎学艺不精。毕竟只是几顿饭换来的,这些人生失意学艺不精还脱不下长衫的人,确实没什么真材实料。

    凌波微步练起来仍然力有不逮。真正有学识的大学问家目前还请不到家中来,而不在苏宅里,安全问题就难以保证。

    苏成刚想着应该升级监控方式了,减少老爹的工作量。什么红外监控,热感应,运动感应等,应尽早安排上。

    用对讲机给苏如松说了想法,苏成刚想是该把丁典拉过来做个保镖,不能让他整天无所事事没了目标,神照经技能包还没有加载呢。就算他还没练到大成,放眼江湖至少也是一流高手。

    现在苏家人已经普及了没有能量加持下的巅峰格斗技,包括徒手的和常规兵器的。正在努力收集内家武学,连城诀世界最出彩的武功莫过于神照经和血刀刀法了。

    神照经已经到手,但是没有相关技能包,学起来还是慢得很,内力的积蓄更是进展缓慢聊胜于无。

    血刀经的最大优点是不挑人,在特殊的运劲使劲的技巧下,什么人都可以学,缺胳膊少腿都不影响,下线低但上限高。

    最重要的是血刀老祖这个人,他的战斗意识和战斗理念是极为重要的财富,苏家出身和平社会,想走江湖没有相应的经验是十分危险的。说不得就是今日少侠好功夫,名声大噪,明日就被人卖到南方山区求救无门。

    江湖,谱写传说的从来不是武功,而是人心……

    苏成刚接济老弱病残时发现,盲人触觉和听觉比常人更好,对触觉和听觉开发得更深。

    同理失语人士的肢体表达能力让他想到了某些需要结印的法术。

    失聪人士的目力和察言观色的能力,甚至在安静环境里的危机感应能力更强。

    展开来看,那些顶级人类工艺辅助修炼武功技巧也肯定是有大用的,要是那些八级钳工去学机关术,现代国医和古中医的碰撞,非遗大师的手那么稳学习一些招式,指法,手上技巧简直都是轻而易举啊。

    似乎还需要测试个人技能加载数量上限,现在几个已经成年的孩子在科技世界搞东西升级学习机,他们几兄弟已到中年,思维定型,在科学方面是没什么兴趣的了。

    要是以后学习机收集技能的效率提高,储存容量升级了,这些技能都可以储存起来备用,然后学习某些特定的功法不是事倍功半?

    咦~这不是子赟说的系统文、卡牌流的套路了吗?

    其实苏家开会时设想的是让人自发上传技能包,把学习机复制升级,争取做到人手一个,到时候能做到快速提取上传技能。自己隐藏在幕后,掌握最终权限,所有上传的技能自己都能优先筛选使用,啧啧,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一键成神。

    苏如松坐镇后方,开启通道,无线电台连接,当然封闭了现实世界,避免串台,做到另类的跨位面即时通讯,遥遥观察着子孙们在各个世界的冒险,看他们逐渐往优秀人才方面在成长,心中欣慰。

    老话说家有千金不如有一技傍身,苏如松让大家各自选择一两个喜欢的技能作为“主修”,选两三个技能“辅修”,为了避免同质化,主修不能完全相同。

    其中优先考虑生存技能作为“主修课”,如医师,药师,厨师,这种放眼诸天万界都有用的技能当然是首选,毕竟衣食足而知荣辱。有这样的技能在哪里基本上都饿不死。

    像什么打猎,养殖,打铁锻造,野外求生,格斗搏杀算是次一等的。

    “辅助课程”当然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技能,仓廪实而知礼节,如琴棋书画诗酒茶,占星卜算看风水,石木漆工泥瓦匠,插花弄玉玩雕刻……

    各种高雅的,烟火的,都可以学,当成兴趣学,既多了一门手艺,又陶冶了情操。

    其实现代社会才是刷技能的好地方,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抗战略武器的能力。现代才是最危险的,但是很多技能包加载之后再到现代学习实践也是非常不错的,比如医术和厨艺这些。

    苏如松推测一个技能练到顶级,绝不可能其他相关技能一窍不通,如满级医生,对医药配置,毒药制作,法医鉴定,都一定有发言权。

    或许是因为穿越后遗症,大家都很怕美梦早醒。

    有一技之长这个最朴素的概念,全家人都认同,早期大家准备都加载格斗相关的技能,后面有了一个安全的大后方,就不用把战斗放进“技能栏”占位置了。

    最近几个孙子孙女开始反映“技能栏”不够用的问题了,似乎大家的精神力临近极限,不知道是短时间加载多个技能的原因,还是单纯精神力不够的原因。

    苏如松拿起对讲机,打开公共频道,向大家发送了语音:“大家都上报一下学习了多少技能,多少人有精力不济的感觉,各自都是什么情况,子赟你等大家写好了统一规整,整理好了拿给我看。”

    除了正在做事关了对讲机的,大部分都以最快速度把自己的状况做了书面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一家人本来有的识字都不多,还是现实世界里学习了几个高中老师的知识,现在大家变得有点文绉绉酸唧唧的,本来想找大学教授做技能封包的,奈何小县城里并不好找,先将就着吧。

    要知道巴蜀人任意一段对话,都会突出各种人物关系。亲属关系,动植物和谐,部分器官出场率极高。一开口就很容易得罪人,还显得素质低。

    因此苏如松强制大家先加载文学素养和基本礼仪课程。

    将来可以在每个朝代,诸天异界,请一些礼仪老师,共同制定培训课程,到时候行走诸天万界,都不怕因为失礼而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想必最基本的礼仪应该是通用的,现在也够用了。

    这个“诸天万界礼仪课”就在以后来开吧,该将就时将就,该讲究时讲究,以后有了那个实力势力,还可以多拉几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