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华老汉的明末变形记 » 010034 谋划船行

010034 谋划船行

    杨六儿志得意满,神轻气爽!现在他是华氏最年轻的掌柜的,才17岁啊!

    杨六儿开心的时候,周大杰却正在遭受心灵的折磨,他感觉世上受苦的人好象都集中在这里了,他不断的接触,不断地调查,人世间的悲惨不断地冲击着他的心灵。

    有一户人家的盐田,邻居都把盐田卖给黄家了,于是他们家的盐田就被黄家盯上了。黄家想买,他们不卖,于是就不让他们从那里经过了。他们也没法飞过去啊?盐田荒了几个月,交不上官府的税,人就被抓走了,还能怎么办?卖地交税赎人。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家男人气不过,非要从黄家盐田里经过,被家丁打的躺在床动不了身。最后还是把盐田卖给了黄家。

    有一户借了黄家的债,最后还不上,被打的皮开肉绽,阴囊都被踢破,成了太监。有的人家还不上债,卖儿卖女,最后被逼得逃离家乡。

    就算租了黄家的盐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多收一点,黄家就跑来要求加租。

    有一年,黄家老太爷,也就是黄进官的父亲,看中了一家灶户的女儿,黄进官的小叔黄鹤玄带人就去抢。

    人家死活不同意,结果就把女孩的父亲打死了,女孩被抢走,黄进官的小叔只是被家里送到苏州,就没事了。那女孩的母亲活活气死,女孩哥哥找去黄家报仇,又被当作盗贼活活打死。

    黄家做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名声却不见得差。

    家里有钱啊?一方面抢灶户绝不手软,另一方面资助秀才举人修桥铺路也不手软,有的是识字的替他们刻碑立传。这么多年过去,竟然在县志上还留下挺不错的名声。

    这一件件一桩桩,真是让周大杰开了眼。借着回去探亲的机会,周大杰把调查来的情况报告了华继明。

    周大杰也读了不少圣贤书,但现在他的世界观要塌了,读书笔记也不写了,天天写的就是对这个世道的批判与反思。

    华继明看了后,说他能站在穷苦人家的立场看问题,这是非常不错的,不过也不要气馁,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要他还是回青口,继续接触那些灶户,把对黄家不满的灶户都摸清楚。还安排了宋铁牛一块跟他回去,一方面是帮他忙,再就是保护好他。

    周大杰心情低落,不过还是按照华继明的吩咐,继续做他的社会调查去。世道就这个样子,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现实总是存在的,不能因为自己不去了解就不存在了。但是这狗日的世道,又能怎么办呢?调查了那么多黄家的恶行,又有什么用呢?

    还真不能说没用。小珏把周大杰搜集来的事情,都编成了盐商陷害灶户的故事,讲给工人、给护卫队员听。就连华家埠的村民也都听说了许多盐商害人的故事。

    结果,这却把华继正给招引来了。

    “大哥,您怎么有空过来了?”华继明赶紧招呼这位堂兄。

    “继明啊!了不得啊!”华继正看着工坊的变化,也是十分吃惊。一开始还看不起这位堂弟所做所为。现在看来快成气候了啊!

    “混口饭吃,比不上大哥家大业大。”华继明谦虚地摆摆手。“挣点钱,都发给这群牲口了,吃的多,还净偷懒。”华继明看着眼前的工人,自嘲到。

    华继正摇摇头,“听乡亲们都在说盐商的事。是真的吗?”

    华继明了解堂兄为什么来找他了,这是指着和尚骂秃子,说黄家,不就是顺带着影射他华继正吗?

    “是真的!就在海州那边。”华继明赶紧解释,“有人打听过,灶户确实都过不下去了。”

    “噢,是真的就好。”华继正点点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说咱们家呢。”华良辰能给三个儿子每家分二百亩地,自然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发家的地主哪个不是心黑手黑?想靠勤劳积累发家买地,大家都这么想,可华家埠为什么现在只剩下他华继正一家地主了?事情就在这里摆着呢。

    “不会不会!”华继明赶紧否认,“大哥来的正好,有件事正想找大哥商量。”

    “噢?什么事?”

    “我想置办海船,走海路往北边运货,本钱不够,不知大哥能不能掏钱入股?”华继明把想法说了出来。

    “你又造肥皂,又造金笔的,钱还挣的不够?”肥皂他用了,确实不错。用了就离不开了。当然,都是华继明派人送给他的,就连孙千户、杨御前,还有沂州城的林知州、徐州丞也都有份。

    “不够!现在正是扩大规模的时候,大哥你是知道我的,本钱原来就不多。虽说挣了点钱,现在又当作本投进去了。”华继明解释着,“再说了,大哥你不加入,咱这华氏总缺少点什么,名不副实啊!”

    华继明再次提起这事,华继正有些满意,作为华家的长子长孙一脉,堂弟还没飘,还知道他这大哥在啊。

    “我得写信与承安合计合计。还缺多少?怎么入股?”

    “我打听过了!”华继明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海上风大浪大,船小了不行,一艘10丈的福船,光船的造价就得700两白银。船上不能没有大炮,否则就成为给别人运货的,再加上水手护卫,怎么着也得3000多两。”

    华继正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你能掏多少?”

    “我能掏1000两,还有2000两的缺口。”华继明看着华继正,“造了船,就成立一家华氏船行,40两银子一股,先筹集4000两银子。”

    “继明,你大手笔啊!”华继正感觉心里没底,海路岂是那么好跑的?

    “承书正在登州,等他一有好消息,我就开始筹集。”华继明想把这堂兄拉进来,确实钱不够了。

    “那你别着急,等承书有了信,你来找我。”

    “行,有钱咱们一起赚。”

    “还有件事!”华继正忽然想起来,“你这招工招的我那些佃户都坐不住了,地都不想种了,想来你这里做工。老这个样子,不是个办法啊!”

    “啊?还有这事?大哥,要不我安排人往西去,听说河南、陕西战乱,有不少逃难的。从难民里面招工,也顺便给你招些佃户来?”华继明想出了解决办法。

    华继正点点头,是个法子。“行,我让刘管家安排华承家跟着一块去。”

    他们又聊了一会,见王二菊来找华继明,华继正就起身告辞了。

    这堂弟还真会享受,找了这么个漂亮寡妇当丫环。他还真把王二菊当作华继明身边伺候丫头了。

    “二菊,让承耕与继正老爷家的刘管家商量商量,派人去河南去招些流民来做工。”

    “是东家!”

    “二菊,来找我有什么事?”

    “东家,你看我做的这统计图怎么样?”王二菊离华继明很近,近的都能闻到她身上胭脂的味道,这让华继明心里有些痒痒。这小寡妇,挣了钱,也知道打扮自己了。

    华继明接过王二菊手中的材料,“不错,这段时间的收入,还要支出的成本都算的很清楚。进步很大!”

    “来来,你过来!”华继明拉起王二菊的手,王二菊缩了一下,没有挣脱,就这样被华继明拉着手,来到桌子旁,“坐!”华继明双手放到王二菊的肩膀上,把这小寡妇按着坐下。这算不算吃豆腐,性骚扰?王二菊的身体有些僵硬。

    “这是船行的策划书,你看看。”华继明把一厚摞纸放在王二菊的面前。

    “这么多钱?”4000两银子,把王二菊吓一跳,东家这么有钱吗?

    “我打算成立一家船行,40两银子一股,二菊你也可以入股的。”华继明对王二菊说。

    “要银子没有,要人倒有一个。”王二菊心想明知道自己没钱,还说让自己入股,把自己卖了也凑不齐四十两银子啊?于是气呼呼地回了华继明一句。

    不过这话却让华继明有了其他的想法,人倒有一个?什么意思?是给我暗示吗?

    前世没谈过几次恋爱的糙汉,把自己当一朵花了!

    华继明大胆地握住王二菊的双手,用他自认为厚重的男中音,动情地说:“二菊!”

    华继明刚要深情地表白一下,却见王二菊像见了鬼一样,腾地站了起来,脸红的不知所措。

    “东家!”王二菊有些生气。可她眼前却又突然出现了牛春花的面庞。

    “讨厌了了!”生硬的声音忽然又变的嗲嗲的。

    见王二菊如此敏感,华继明只得放开人家的双手。他只当是古代人放不开,比较害羞,心里还美美地,“是我唐突了!”

    王二菊却想,这老头子确实厉害,可真的能托付一辈子吗?尤其是他那二儿媳妇,不是个好相与的。算了,还是少惹闲事。

    “东家打算什么时候办这船行?”王二菊赶紧岔开话题,说起正事。

    “等承书的消息,只要登州那边关系打通了,这事就可以办了!”华继明也有些尴尬,于是就与王二菊讨论起船行来。

    华承书也想给父亲送来好消息,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人见了不少,能办事的却没几个。

    这可把华承书愁坏了。平常自己接人待物没什么问题啊?为什么现在这么难呢?这是去见官,不是去见普通人。

    一个泥腿子,见过最大的文化人就是考上举人的自家堂哥,华承安。一想到要见进士老爷,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啊!

    这种玩法其实非常有意思,在宗教里是最常见到的。先找到一个有特点的符号,可以是标识,也可以是名称,还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实物,如一个雕塑。然后再赋予这个符号某些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如来到某地不得不看的一个景观,如不得不尝的一款食物,不得不买的一个特产,然后你就会乖乖地掏钱。如到天津去,你就会掏钱买包子吃,虽然你听有的人说也就那样,但你还会去品尝一下。许多奢侈品也是这种玩法,品牌标识在长期的传承与宣传中,被赋予的特殊的意义,因此带有这些标识的物品,即使在相同质量相同功能相同做工的情况下,依然要贵出很多,这些溢价哪里来的?这就是符号神圣化所带来的好处。

    进士、举人、秀才等读书人进阶体系,经过二百多年的宣传,已经成了晋身特权阶层的通道,自然被受益的官员、全体读书人,都给神圣化了。成了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崇拜对象。

    对普通人而言,这就让人有了自惭形秽的感觉。神圣化了的进士阶层,让一般人害怕。而这又把进士身上神圣的光环更强化了几分。这样普通人就可以来安慰自己,心里害怕是应当的,没什么丢人的。

    可对华承书来说,这事可就难办了。找了几个不知道是哪来的人,说能给介绍人,与官老爷见面。但一张口,就把承书给难住了。银子要的不少,关键是还见不着官老爷本人,只是帮着引见官老爷的师爷或管家。自己带来的银子本来就不多,华承书也正犹豫着,要不要花这个钱。

    李记货铺不远处的茶馆里,一个瘦猴一样的年轻人坐在华承书的对面,“怎么样华公子?想好了没有?”

    华承书心里没底,带来的银子已经花了一半了,这人开口就十两银子,才给引见现任登莱总兵倪宠的管家,或是现任登州知府郭迎褒的师爷。

    “能不能便宜一点?”华承书心里舍不得这银子。

    “嘁!”那人不屑地发出了声音,“华公子以为老爷们什么人都见呢?没有管家和师爷的安排,就你一个平头百姓,谁也见不着。幸亏老弟你遇到我,我与那管家与师爷吃过几次饭,算是点头之交。”

    那人得意地摇头晃脑,发出一段长篇大论,意思是你不花钱,耗在这里也没用。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银钱,还不如花点钱早把事办了好。

    华承书心想,这鸟人说的也对。于是就咬了牙同意花钱让他帮着联络。不过,先付定金三两银子,等联络好见了面,再付后面的七两银子。

    那人收了三两银子,就走了。华承书在李来风的铺子里焦急的等着消息。

    两天过去了,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这可把华承书急坏了。于是又托人到处打听这瘦子家住哪里。

    却听有人说那瘦子平常也没什么正经事干,偷鸡摸狗的,家住登州城外时家寨。

    于是华承书与韦世恒两人就准备去登州城外时家寨找那鸟人,看不把他打成猪头,让他妈都不认识。

    还没等他们走出登州城呢,在一个赌场的门口,看见好象是那瘦子。华承书远远地喊了一声,那瘦子抬头一看是华承书,撒腿就跑。

    这哪能让他跑了?两个人也撒腿就追。不只他们两个人追,就连赌场里有个看场子的,也忙着追那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