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细说西门庆 » 第五章:武松当上都头街头巧遇武大郎

第五章:武松当上都头街头巧遇武大郎

    这应伯爵跟西门庆说道:有那么一个打虎英雄今天要巡街,满街将是张灯结彩,咱们一块儿去酒楼看看,应伯爵心里面是这样想的,其实是顺便宰西门庆一顿饭,早晨饭都能吃在酒楼那将是什么样生活日子。

    于是一路上应伯爵便给西门庆边走边说,说这个武松在景阳冈怎么遇到的老虎,怎么被他一顿拳脚打死,说得就好像是应伯爵亲眼看见一般。在一旁走着的西门庆就有一种感觉,应伯爵说了这么多感觉这老虎好像是被他亲自打死一般。西门庆摇着头说道:行了应伯兄,咱们赶紧去看看这打虎英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来头。

    说巧不巧他们在路上遇到了谢希大,这谢希大一见到西门庆一脸谄媚的笑容,连忙问道:哎呀!西门大哥,你是来看打虎英雄的吧,大哥你看那大街上人多挤得慌呀,俺们去那个酒楼的二楼弄个雅座,坐着看多好。应伯爵听到这话心里暗想又来了个吃货便马上说道:对谢贤弟我和西门大哥就准备要去酒楼上面看打虎英雄呢。

    于是这三人说着话一同来到了临街一个硕大的酒楼上,在二楼找了个单间临窗坐着,此时谢希大一看菜谱立马就点,这应伯爵在一旁欣喜得不得了,本想他自己点还有点不好意思,这谢希大全替我把活儿干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只听到大街上鼓锣冥响众人纷纷抬眼望去,只见一队队拿着红缨枪的猎户走了过来,后面便是被众人抬着的打虎英雄武松,在武松的后面还有几个人扛着被打死的大老虎。西门庆看了看,哎呀!你说下面就这么一个人他要是手上没有个几百斤水牛一样的力气,怎么能把老虎给一顿打死呢?谢希大和应伯爵这会儿哪有心情听西门庆在那儿唠叨,两个人只顾低头在那儿不停地吃开了。

    就这样三个人坐在那儿喝着茶吃着早饭,此处先不提。我们就说此时,在县城正巡街的武松,只见此时此刻的武松可以说是精神抖擞,七尺以上的身材面廓冷冷,二十多岁的年纪双目直竖,远望那两只眼睛就好比是两点明星,武松这叫一个精神,身上穿的衣服体现出了一身的干练。此刻被众人抬着的武松,简直已经成了满县城里所有人的英雄。其实这武松怎么讲呢?无意当中打死了老虎结果也出了名,他的本意是来清河县寻找他的哥哥武大郎。

    就这样这巡街的队伍很快就来到了县衙,知县大老爷亲自在县衙门口迎请他。却说这个知县过来之后给武松打了个礼,武松从那座上蹦了下来,立刻扛起那被几个人抬着的老虎,只见旁边的众人都惊呆了。

    耶!你看你劲儿大嘞哇,真是打虎英雄啊,哎呀!妈呀!这!这!这!这男人太有劲了太厉害了。底下的人七嘴八舌的在那儿说着,知县大老爷看武松一个人扛着老虎那般模样心中暗道真是个能人。于是大老爷邀请武松进大堂,武松再次还礼,再拜礼结束。

    此时此刻武松又把打虎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这两边的兵丁官吏都吓呆了。知县大老爷在大堂之上赏了武松三杯酒,随即叫着大堂里的师爷拿出赏钱五十两赠予武松,此刻的武松大义凛然地说道:大老爷小人拖全县人民的洪福,偶然侥幸打死了这只老虎,且小人一人之能,我如何受这些赏赐呢?大老爷众猎户就因为这老虎伤了很多人的性命,而且好多猎户也都被咬,有的少胳膊少腿的,我想把这些钱分给县里受伤的那些猎户们,也能够体现青天大老爷您的恩典。武松说完这话旁边大堂里的众人感觉武松又高大了许多,这武松人品真是好。

    知县大老爷听到这儿缓缓的说道:也罢!也罢!壮士既然如此,这五十两纹银任凭武壮士处置,说着武松就把这五十两赏钱,拿给了在大堂之外的众多的猎户,让他们去分给那些受伤受残的猎户人家。知县大老爷见到武松如此的仁德忠厚又是一条好汉,于是知县老父有心要抬举武松一把,武壮士你虽是阳谷县人氏与我这清河县近在咫尺,我今日想委任你担任我清河县县衙巡捕的都头,专门负责全县的治安擒拿盗贼,不知你意下如何呀?武壮士!

    武松一听到这知县大老爷要任命他为县里巡捕都头,武松连忙跪谢道承蒙县大老爷抬举,小人终身感恩戴德。

    县老爷笑道:壮士快快请起,你有着一身武艺能够为本县去擒拿那些流寇,实乃本县人民之福啊。说罢这知县大老爷随即叫来了师爷随手写下了文案当日便任命武松做了巡捕的都头。从此这武松又有了一个名头,那就是武都头。

    就这样这县里面众多的有钱人家和大户都纷纷来到武松这儿,来给武松祝贺并且少不了请武松吃饭。武松和这些大户人家吃喝了几天之后,他正准备去县里面找寻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可没想到自己在县里面做了都头有公事,随时都因公事无法脱身,但是武松也是满心的欢喜。

    武松心想自己在这清河县出了名之后,阳谷县的人也能够传得过去消息,到时候大哥也能奔着自己过来。

    就这样武松在这清河县便落下了脚,几天的时间武松便把县衙里面的大事小事一一做到了一个了解,武松每天领着几个捕快,在这县里来回的巡查,满县城人看到武松那都由衷地感到心里面高兴安全,好多老百姓就说自打这武都头来到咱清河县的地界,再也没有地皮无赖敢当街调戏妇女,当街拿了东西不给钱。

    却说这一天武松在大街上正走着,突然听到背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兄弟知县大老爷不推举你做都头,你咋不过来看看哥哥。武松回过头来一看,一种感动之情由然而生。这人不是别人就是武大自己的亲大哥,日思夜想要找自己的亲哥哥武大郎,就在自己的后面。

    却说这武大自从兄弟分别之后,因为遭遇了饥荒年他搬到了清河县紫石街,在这条街上租房居住,这县里的人见他身材矮小为人软弱,长的模样又不好看,大家都给这武大郎起了个外号,叫三寸丁谷树皮,说白了就是长得太丑。这头、还有这脸、这胳膊、手、身子不成比例,又因为这武大软弱朴实很多人在县里都欺负武大。自然而然一个男人长得那么矮那么磕碜,还是个外乡人,可想武大郎在这清河县的日子能过的舒服吗?而且武大郎也没有什么本事,别的不会就会做炊饼。所以每日都挑个担子出去卖炊饼度日。

    慢慢的也没什么生意,这一来二去时间一久,武大郎自己都觉得在这清河县日子是越过越难,这屋漏偏逢连阴雨,行船又遇顶头风,你说这武大已经够悲催的,再加上武大郎老婆还死了。这武大是有个老婆,老婆死了丢给他一个闺女,十二岁左右叫迎儿,这武大郎带着迎儿两人就这样相依为命过着日子。

    好景不长武大郎经常手里没有了钱,便卖了大房子却没有了住处,于是移到一个叫张大户家暂且住下,这张大户家有个小偏房房租便宜,于是乎武大就在张大户家算是有个落脚点了。这张大户在清河县那可是有钱人家,拥有的下人那可多着了,下人见武大郎很是本分也时常照顾武大郎,平常的时候武大郎见了这些人也是忙不迭地去奉承。所以张大户家里的这些下人看到武大又懂得做人,做的饼又挺好吃的而且卖给他们还特别的便宜,张大户一听到这儿心想,这武大郎这么能帮我家干活还这么会做人。张大户说道:行了行了你租我房子,就那小破屋房钱我就不要了。

    且说这张大户岁数也不小,年轻的时候继承了不少的祖辈人留下的田产,又挺会做生意,所以年过六旬他已经是万贯家财,百间房屋。这张大户这么有钱有本事,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张大户纵有着百万田产可是他身边无儿无女膝下无人。

    哎!像这样有本事的一个男人却连个孩子都没有。我那个老婆在家里面管我管得那么严,整个大宅里面一个漂亮的丫头都不成有,用的下人全部是歪瓜裂枣的女侍。哎!我纵有万贯家财,这以后又有何用呢?

    而张大户年过八旬母亲还活着,眼看儿子都六十岁了,还没个一儿半女。这老太太说道:儿啊!我来做个主,我让媒婆替你买两个小丫头来早晚让他们学习弹唱,让两个小丫头服侍你。

    张大户回应道:母亲还是你好。张大户一听到他老母亲这么给他说,打心眼里头那是老来乐呀!张大户听了大喜,并谢过他老母亲。没过一天的时间他老母亲果然叫媒人来给张大户买来了两个丫头。

    这张大户的母亲买来的这两丫头,其中的一个你一定是很熟悉的,但她姓谁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