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知否之霄侯传 » 习武与围棋投壶

习武与围棋投壶

    这一日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二哥,我们打个赌吧!”“不赌”,“二哥,二哥,你还没听我说赌什么!”何雲回头紧紧盯着何霄,直到何霄头皮有些发麻,随后讪讪一笑,“那个,二哥你去和父亲说咱俩想习武吧。”何雲疑惑的问“你为什么不自己去说?”“我这不是上个月才求母亲找人教我投壶嘛!”何霄一脸无奈的回到,“投壶和习武有什么关系”何雲听到何霄的回答更疑惑了,“嗯嗯嗯,上个月是投壶,大上个月是围棋,再之前的话是琴瑟琵琶什么的,我去说的话大概只能挨顿骂,解决不了问题呀!”“那我去就管用?”“管用,管用。你就说是想着习武防身,咱家好歹是伯爵府,嫡子一点武艺也不会怎么行,你这么说他们一定会同意的。”何霄说完还答应了下个月的月钱分一半给何雲,何雲想了想反正自己不论如何也不吃亏,就答应了下来。

    这一年多以来何霄学会了许多的技艺,但也只能说是粗通,毕竟有系统在入门极快,但是想要学的精通就难了就只能是也就比一般的人强一些,加上自己理工科研究生的出身,也说的上是小神童,但是比起诸多的五六岁遍一首诗一曲词遍名动天下的古文学专业的穿越者,或者自带空间的啊、空间能种田的啊这种bug级系统的穿越者,何霄还是有些不够看,不过有就比没有强,不信你看二哥何雲已经羡慕的流口水了,每天一有时间都偷偷复习功课,偷偷练字,才能在课业上压住这个弟弟。

    回去的路上何霄默默的想这个离剧情开始还有多久,虽然知否的电视剧自己看过,但是对于具体的年份时间自己并没有记住,只能根据故事线来推断剧情,今年袁文绍十二岁了,古代人结婚早,也就等到十七八,袁文绍就要和盛华兰成亲了记忆中的剧情就开始了,想想两次京城大乱,恐怕自家也难以独善其身,是时候早做准备了。

    兄弟两个回府后,遍来到父亲的书房,向何父提起想要习武,何父对于这对双生子还是十分疼爱的,自己子孙不旺,毕竟盛家都有六个孩子,这堂堂世袭伯府,早年竟然只有一个长子,老来得子还一来就是这么这么一对,自从这些年有了这么一对儿子自己终于是能把心放在肚子里了。在古代,人的意外死亡率还是很高的,大儿子走的还是武将的路数,一旦有个三长两短的可就麻烦了,听到兄弟两个想要习武,心下就有了疑惑,自己这两个儿子不是在读书吗?前些日子刘先生走的时候可是告诉自己这两小子天赋极好,老二不仅天赋好而且这个年纪便能静心读书,老三就更不用说了,那份天赋妥妥就属于老天爷喂饭的崽儿,就是没长劲儿,老伯爷想到这,心下就明白了这是老三想学,怕自己不答应,就忽悠着老二一起来说,企图堵住自己的嘴。想到这,老伯爷扭头看着何霄,决定应该给这小兔崽子一个教训。“这事我答应了,雲儿你先下去吧,霄儿你留一下。”何霄一听知道这是被父亲看破了,于是低头不语,待何雲出去后,老伯爷变了脸色,“跪下!”何霄闻言乖乖跪下,

    “你可知错?”

    “孩儿知错”

    “错在何处”

    “错在不该利用二哥逼迫父亲许我练武”

    “还有呢?”

    “………”何霄突然有一种小学的时候被老师教到办公室的既视感,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孩儿不知,请父亲明示”

    “你以为你自己天赋异禀?不论学什么就只学个十天半个月就不学了!上个月刚学的投壶!大上个月学的围棋!如今又要习武!怎么?围棋和投壶都学会了?”老伯爷瞪这眼睛已经等着何霄认错,然后罚他跪祠堂了,想想自己年少时没少跪祠堂,自己这三个儿子却一回都没跪过,心里就有些开心,这次老三可是跑不掉了。

    “回父亲,以小有所成”

    “????”正在老伯爷思考接下来如何训斥何霄时,突然听见这么一句,直接就明白自己当年顶嘴时父亲为啥那么生气,于是老伯爷深吸一口气。“你小有所成是吧!来让为父试试你的成色”

    “青松!去把围棋和投壶拿来。”回头对何霄道“说吧围棋还是投壶。”

    何霄见状只好硬着头皮选了围棋,毕竟上一世自己的围棋就下的不错,大概有入门的水平,985的工科研究生怎么也不能太差,围棋一道一共六个阶段,围棋学徒、围棋入门、围棋业余、围棋专业、九段国手、阿尔法狗。自己现在处于围棋业专业和九段国手之间,若不是实在是找不到人对弈,如今应该达到九段国手了,就只能说这系统,哎呀!真香!

    第一局,大飞守角、贴、飞、断,父子二人四角各占一半,此时老伯爷面色已经有些凝重了,自己早年在汴京城的二代中也是小有名气的,这么些年除了在西北时期以外,也不曾放下棋道,谁知道这个小兔崽子棋艺竟如此了得,一想到这是第一次和老三下棋,这要是输给一个六岁的儿子,老脸可就丢尽了,这还是在教训儿子的时候,内心顿时有些急躁,中盘布局不由得加紧了攻势,无奈久攻不下,就在老伯爷正要组织下一波攻势的时候,何霄的反击来了,十三之九,断、七之七,闷打、所谓久攻不下的弊端出来了,何霄连弃三字之后断了右上方一条大龙的一个眼位,又闷打破坏了另一个眼位的位置,以致于老伯爷右上方的四十余子的大龙仅剩一个眼位了,老伯爷目瞪口呆,这是给我屠大龙了?我下了半辈子棋,这还是头一遭,老伯爷心里十分复杂,知道自己棋力远不如自己的儿子,一时间心里不知作何感想,生气吧,自己儿子这也太聪明了,不生气吧,这小子就不能把心收一收吗?算了,他才六岁,就算早熟了些也还小,自己慢慢教吧。抬头一看何霄正聚精会神的盯着自己右下方的大龙,心知自己刚刚进攻时留下了不少破绽,这小兔崽子要干嘛?一局屠我两条大龙?血压顿时挠儿一下就上来了,黑着脸把手中棋子投进棋盒,起身向这箭壶走去。

    “这局你赢了”何霄闻言,在棋局中会过神来,也走向箭壶在十步外站定,偷偷瞄了一眼老父亲,知道老父亲这是在自己面前丢脸了,这得赶紧给老父亲一个台阶下,不然自己怕是没啥好果子吃了,这投壶不但不能赢,还要输的了无痕迹。

    父子二人连投三局,三十筹对二十三筹、三十二筹对三十三筹、三十一筹对二十九筹,老伯爷毕竟多年不投壶了,技艺难免退步,何霄输的是真难,差一点就赢了,老伯爷也发现了不对,赶紧顺着台阶下了,再不下怕是又要被这兔崽子给架到梁上下不来了。正好此事袁大娘子令人前来通报晚饭准备好了,老伯爷就带着何霄到后院用饭。

    一路上老伯爷一边教训何霄不要不知天高地厚,告诫何霄不论是读书还是习武或者各种各样的技艺都应该持之以恒,不要好高骛远云云。一边想这小子不是要习武吗?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拳脚盾牌、弓箭飞刀、镗挠勾爪、都给他安排上,他还能样样精通?一定让他长长记性!

    睡前,老伯爷和袁大娘子在房间说话,老伯爷将今天晚上的事告诉了袁大娘子,二人相顾长叹,自家老三这般天赋,日后可如何是好啊!寿山伯府虽是三品伯爵府,老伯爷更是四品实职武将,可如今朝廷已经建立近一百年了,边关虽然偶有战时,但大体是很稳定的,资源已经被各家瓜分的差不多了,老三又不能袭爵,寿山伯府在这汴京的文武门第中也就算三等之上二等不满,最先要拿出资源扶持袭爵的老大,保障将来伯爵府不要落魄了,这样一来,将来怕是拿不出太多的资源扶持老三啊!武将转文臣多受排挤,老二老三将来文臣做到三品四品就顶天了,若没有足够的资源,三四品都难呀,老三这般天赋,将来就算入不了阁,入枢密院兼个六部尚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呀,再不济也能有个左侍郎的位置啊!夫妻二人皆是心有不甘,若是能在多拿出一些资源扶持老三将来这伯爵府就算不能升到侯爵府,也能把寿山伯府抬到二等门第呀!

    忽然老伯爷对袁大娘子说到“如今太子自幼体弱多病,官家又没有别的儿子,在京的雍王、兖王应是最有可能成事的,不如”袁大娘子一听立马脸色一变,“官人你不记得我父亲当年的事了?当年忠勤伯府可是一点都不差呀,要不是那件事,忠勤伯府何至于此啊!这还是仅仅沾了边,还没参与进去啊!此时万万不可呀!要不是我祖母当年在宫中照拂过官家,忠勤伯府的爵位都不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