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知否之霄侯传 » 公曾记袁刘呼?

公曾记袁刘呼?

    大朝会过后,兖王府。

    “混账!真当本王不敢把他怎么样不成?”

    兖王在会客厅打砸了一通,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带兖王脾气发得差不多了。

    兖王府长史邱大人上去劝到。

    “王爷!王爷!息怒,息怒啊!咱们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咱们的人送到哪些空位上去啊,实在是没有精力对付寿山伯府啊,何况以寿山伯府如今的能力,若是真被逼的站到对面,咱们的麻烦可就大了。待登基之后,再对付寿山伯府也不迟!”

    兖王一听也冷静下来了,寿山伯府如今看了是有了站旁边看热闹的能力了,以前的办法看样子行不通了。

    兖王已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是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没什么好办法,就对着邱大人说道“你继续说。”

    “王爷,这次不光咱们的人有四个,对面的有两个,剩下的有的中立,有的是大相公们的人,有的是几位国公的人。可以说是谁都没讨的了好。刑部右侍郎的位置太重要了,咱们不能让,再有就是对方的户部主事,对方能不缺银两使用,对方这个点功不可没。咱们不单要想办法把自己人送到那些地方,还要想办法给对方使绊子。”

    “可咱们在刑部没什么人了啊?你有什么好人选吗?”

    “刑部主事成略成千策,是最合适的,这个人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但是我曾去他府上几次,酒席上的婢女都极为貌美,微臣有一半的把握,那批扬州瘦马对这人有用。”

    “成略,成千策?没听说这人好色啊?”

    “王爷,这知人知面不知心,再说,男人哪有不好色的?”

    “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要快。有消息赶紧回来报我,我想办法把他推上去。”

    此时不光是二王府,几位大相公府里那可谓是在京学生齐聚,两位国公府里,也是旧部拜访不断,商讨对策。

    而我们的盛大老爷,一进门,理也没理林夕阁来拦他的小厮,直奔寿安堂。

    一进门,就看到何霄正把自家最乖巧的女儿逗的咯咯笑的。

    突然盛家祖传的脚软来了,盛綋脚下一软直接就来了个平地摔,旁边的冬荣都没反应过来,咱们的盛大老爷,直接就摔了。

    这也不怪盛綋,主要是这一幕的冲击太大了,他俩怎么在这儿?

    哦,他们已经算是过了明路了,那没事了。

    什么没事了?这小混蛋怎么在这儿?(盛綋本想着骂一句小王八蛋的,想想没敢。)可以说何霄是盛綋现在最不想见的人。

    明兰“父亲!”(何霄:叔父)(冬荣:老爷)

    盛大老爷赶忙摆手让扶他起来的冬荣下去“没事!没事!不碍事!贤侄也在啊!那个,我来给母亲请安。”

    几人进了内堂,老太太也就没让何霄明兰下去,盛綋整整说了两盏茶,才把大朝会的事说完。

    “母亲,我还是头一次见这种场面,好几位和我差不多的还有一位刑部右侍郎,当庭就被贬了。”

    盛老太太对何霄说到。“霄哥儿,这次是不是弄得的有点大了?”

    “姑祖母,不算大,不过是在告诉京城咱也有不选边站的能力而已。毕竟每年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总要见到回头钱不是?”

    “贤侄,这次各方势力都空下了位置,你大可不必弹劾这么多人的,这太得罪人了。”

    “叔父,要是没有这些位置,怎么把汴京都拖下水呢?”

    盛綋不解的问“什么拖下水?”

    “叔父,这些位置你说二王会不会打算送自己的人上去呢?”

    盛綋开始只是想到这么做得罪的人太多,经何霄一提醒立马就反应过来了,眼睛瞪的老大。

    何霄自顾的笑了笑“这些位置是让还是不让呢?又该让给谁呢?”

    说完何霄的笑容灿烂极了。

    看的盛大老爷打了一个哆嗦,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听何霄一说才发现计策可太毒了。

    二王一定不会放过这些位置的,夺嫡之争,半点不能让,任何微弱的优势都得拼命去争。

    邕王想送上去位置,不让就是得罪邕王。让了,在兖王眼里就是站队了对方。

    时间一点点的溜走了。

    随着何霄在汴京城掀起了滔天巨浪,二王把目标更多的放到了几位相公和国公府,各方都在承受着来自二王莫大的压力。

    作为始作俑者的何霄已经施施然的回了盛家学堂读书,嗯~翘了大半年课的何霄这会儿被庄学究军训了,一日两篇策论,写的何霄头皮发麻。

    果然随着立长立贤的风波愈演愈烈,双方都在用舆论企图让官家选择自己,庄学究也应景的对学堂里的学生发问了“都说说吧,究竟是立长还是立贤?”

    这个问题,恰恰反应了这个小学堂里的生态环境,每一个人抱着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果然长柏支持立长,还拉出来了秦二世来举例,盛家的辩论开始了。

    长柏秦皇,长枫就汉武,晋惠隋扬,依次登场,从古论到今,就说起了各家继承的问题。

    齐衡长柏如兰立嫡长,顾庭烨长枫墨兰立贤。

    此时何雲的心理阴影面积很大,自己非长非贤的,就很难过。

    最后还是明兰一句,贤能不贤能的不容易看出来,但是,是不是嫡长一眼可见,大丈夫应当忠君体国,与其争执不休,不如做个纯臣。结束了双方的争执。

    庄学究看这后边逗弄长栋的何霄,心里感慨万千,一方面是为能收到这般天纵之资的学生而庆幸,一方面是因为这小子的行事而赶到担忧。

    “叔明,你这个以一己之力搅弄这京城的风波的人物,说说吧!”

    何霄乖乖行礼,“是先生,先说长柏所说的秦二世而亡,这和立不立嫡长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统天下后,没能从政策和制度上与民生息,换而言之就是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了,那帮人就等着始皇帝死呢,难道说大公子扶苏即位他们就不造反了?

    再说汉武帝,与民族而言,的确是提气的皇帝,但对于汉武帝时期颁布的种种政策法令,只能说我实在是不太喜欢,对百姓的盘剥太甚了。

    晋惠帝,让一个傻子去当皇帝可未必是司马炎的本意,而是洛水之盟的后遗症罢了,司马家的篡位太恶劣了,几乎可以说的上是史上最传奇的蛇吞象的戏码。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司马家都是出了大力气的,宗族占据着大量的高位,再加上道德崩坏到只能喊出以孝治国的口号,若是不立那个傻子,就是在告诉司马家的所有人,你们都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可惜杨家和贾南风的双保险都没保住罢了,大抵说的上是时无英雄,竖子成名罢了。

    至于隋扬帝,那是科举之后旧势力的世家大族反噬的结果。

    以上说的这些人的例子和立长立贤有些关系,但都不大。

    明兰说的到是正解,问题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是你不想站队,就可以不站的呀。”

    “叔明哥哥也没说到底该立长还是立贤啊?”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结果已经是注定的了。”

    “叔明哥哥可也没说明白,那到底是立谁啊?”墨兰疑惑的问道

    “五妹妹可曾听说过,公曾记袁刘呼?”

    众人不解,庄学究开口解释道

    “曹操曾问计群臣,立二子曹丕还是五子曹植。众人纷纷开口支持立长或者立贤,唯有贾诩在一旁一言不发。曹操就问贾诩为什么不发表意见,贾诩行礼道,我刚刚在想袁本初与刘景升。然后曹操就立了曹丕为嗣。”

    说完庄学究有点了何霄一句,“叔明有时间多看看四书五经,科举要紧,这些书日后在看不迟。”

    “叔明的看法也有道理,但明兰的观点更合适。大丈夫当忠君体国,与其无谓争执,不如做个纯臣,多为国为民做些正事才是正理。”

    “此事只在课上所说,出去不可妄言。就是出去说了,我也不会承认的。”

    课后,何霄陪着明兰回寿安堂,结果在半路遇见了齐衡。

    “我找明兰有事,你先回避一下”

    何霄:?汝听听,人言否。你找我未婚妻让我回避?

    明兰这时后退了一步,躲到了何霄身后,对齐衡说道:“小公爷,我们是不可能的,你日后不必在寻我,还是以学业为重吧!叔明哥哥,我们走吧。”说着还推了一下何霄,二人绕过齐衡,回了寿安堂。

    待何霄出了盛府,果然见齐衡马车等在外面。

    何霄敲了敲齐衡的车厢,二人来到一处茶楼,江流和不为守在门外。

    “齐衡,我和明兰已有婚约,你不要白费力气了。”

    “什么?什么时候的事?不可能!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就在半个月前。怎么你不知道?”

    齐衡默不作声,何霄也不理他,起身欲走。

    “慢着!你莫要骗我!你又不是非明兰不可?”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齐衡,输了就是输了,别在这一副输不起的样子!”

    “叔明,你给不了她幸福的,你放过她好不好?”

    何霄现在觉得很心累,齐衡如今的性格是真难顶。

    “齐衡,你是不是觉得全世界都该围着你转?你以为的就是对的?你看上的、你喜欢的就是你的?醒醒吧,你到现在都没和平宁郡主说过你和明兰之间的事吧。或者说你根本就没敢说。”

    何霄回身到桌子边上,身体前倾,目露凶光,身上的杀气收不住的往外溢。声音透出了一股摄人的冷意“没主见,没担当,你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嗷嗷乱吠?”

    齐衡这会可不是未来名满天下的齐国公,哪里见过这般阵仗?在何霄的面前惊的话卡在喉咙里,硬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何霄转身离去。

    许久后,不为进来看到自家少爷一身冷汗,瘫在椅子上。赶紧喊来小二用温水给齐衡擦了擦脸,二人才回了齐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