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官途 » 第0002章 调研

第0002章 调研

    来沧州的时候,韩成等人用了三天时间。可回程的时候,只用了两天半,就赶回了县衙。

    才走进衙门,韩成就吩咐主簿吴安:“两件事,其一,过去一年的来往公文,和下面各村镇的税收情况。其二,去给本官找个熟悉无棣县的人过来。马上去办!”吩咐完,不等吴安答复,他就匆匆的走进后衙。

    吴安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上任以来一直懒散的上官,怎么去了一趟沧州,就变的风风火火的,还给他派了两件差事。

    回到后衙的韩成,把小五叫到身边:“明天少爷我要下去了解各村镇的情况,你去收拾下行李。”

    小五看少爷脸色不好看,也不敢多问,忙着去打包行李。

    韩成更衣后,回到衙门后堂,才喝了两杯茶,主簿吴安领着捕头张顺就走了进来,手里还抱着一堆公文。

    先让二人坐下,韩成翻阅着过去这一年的来往公文,他打算在最短时间,对无棣县有个大概的了解。其中有些疑问,吴安和张顺一一做了解答。一直忙碌到晚上掌灯,这才看完所有的公文。

    吴张二人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连续忙碌了几个时辰,精力早已不支。韩成看在眼里,并未责怪,以后县里的很多事情,还要指望他们呢。

    “张顺张捕头,明天早上随本官到下面村镇,了解下实际情况。好了,散了吧。”韩成安排完明天的差事,这才感到一阵疲惫袭来,草草的吃了晚饭,就走进卧室休息去了。

    翌日一早,韩张二人成穿着便服,走出县城。

    四月份对于农家来说,是最为忙碌的日子。不仅要收割小春的作物,还要抓紧时间犁土放水,栽种秧苗。

    韩成在田边的树荫下,找到几个正在喝水休息的农夫。

    “这位大哥,我俩走渴了,跟您这讨碗水喝。”

    “客气个啥嘛,来,坐下慢慢喝。”一个身形的消瘦的汉子招呼道。

    韩成道声谢,顺势坐在石头上,接过汉子递过的碗。张捕头则站在身后,保护其安全。

    “大哥,小春的收成如何?”韩成随口问道。

    “还不是那个样子,遇到丰年呢,饿不死,但也存不下。要是灾年,那就难过喽。”

    “就没想过其他办法?比如去沧州城找个活计啥的?”韩成随口问道。

    “咋没找过?可人家要担保呢,咱这两眼一抹黑的,去哪儿找担保去?这不就回来了?”汉子抱怨道。

    韩成心情又低落了几分,真难啊,这么个地方,农业不行,连劳务输出都成了奢望。辞别了汉子,他一言不发,只顾闷头赶路。。

    张捕头落后韩成半个身位,正好能看到对方年轻的脸。以往的恭敬只存在表面,从本心讲,他对这位上官是有些轻视的。太年轻了啊!之前的几任知县,岁数最年轻的也三十多岁,哪一位上任的时候,不是雄心勃勃的。结果又如何?都灰溜溜的离开了。

    再看眼前这位,上任的前几天一直躲在衙门后院。去了一趟沧州府,又慌慌张张的要到下面村镇了解情况,怎么看都觉得这位上官不太靠谱啊。

    张捕头胡思乱想的时候,韩成转头问:“张捕头,县里的富户有多少?”

    “不怕大人您笑话,咱们县只有一位勉强能称得上是富户。此人叫张三财,早些年靠着贩卖皮毛生意发了财,后来遇到了抢匪,被砍断一条手臂,这才回来置办了一百多亩土地,算是咱们县的一方富户了。但咱们这里的富户和其他州县的富户不能比,只能说是矮子群里挑将军。”张捕头对县里的情况很了解,可以说是张嘴就来。

    韩成听到这些才想起来,前两天这个张三财还递过拜帖,要给自己接风洗尘。

    又走了几个村子,情况基本与之前一样,也让韩成的心情低落了几分。临近中午,二人找到一家路边的小酒馆。

    小酒馆不大,才五张桌子。正是饭点,不大的地方已经坐满了人,韩张二人来的晚,也只能和别人拼一桌。

    “你们听说了吗?咱们那个娃娃知县,从到了这里,就没上过衙。”邻桌的几个闲汉,压低了嗓子,在八卦着衙门里的事情。

    “咋没听说,我老表就在衙门,据他说,咱们这位娃娃知县,都愁白头了,哈哈!”

    “嗯,要我看啊,这个地方他呆不了一年,就得找关系跑了。”

    “一年?他能超过半年,我跟你姓!”

    旁边的张捕头越听越不像话,就想出言制止。可刚要动作,就被韩成拍了下肩膀,还冲他摇摇头。

    张捕头诧异于上官的反应,这些话别说对方了,换成别人嚼自己的舌根,至少抓了几个闲汉去衙门打板子。

    这时候,酒馆的老板走过来:“别一个个胡说八道的,小心被衙门的人听了去,抓你们打板子。”

    “打板子?还有脸打我们板子?全县啥情况他们心里没点数吗?戏文里咋说的?代天子牧民!就牧成这样?好意思吗?”一名闲汉越说越激动。

    “行了,行了,快吃吧。”旁边的闲汉也出来打圆场。

    张捕头一直心情忐忑的看着对面的韩成,生怕对方年轻气盛,和几个闲汉打起来,那样的话,可就没办法收场了。

    出乎他的意料,韩成全程面无表情的吃着汤饼,偶尔还夹一口咸菜,完全没把闲汉们的话语当做一回事。

    吃完午饭,二人继续赶路,目的地是无棣县最东边的永宁村。

    行走间,韩成扭头问张捕头:“张捕头,县衙里有没有类似的闲话?”

    张捕头心里“咯噔”一下,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连忙否认。

    “呵呵,你无需紧张,有些闲话也是正常。本官年龄摆在这里,县里的情况也摆在这里。不过我自问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会在意这些闲话的。”韩成目视前方,仿佛在说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

    张捕头本想劝说几句,但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韩成心里暗下决心,为了自己的官位也罢,为了百姓的生计也罢。终归要给无棣县找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临近傍晚,韩张二人终于赶到永宁村。

    永宁村东临大海,整个村子八百余人,其中七成人口,依靠出海打渔维持生计。

    韩成来到海边的时候,正赶上渔民打渔归来。

    几十艘渔船依次靠岸,由于捕捞设备简陋,即使出去一天的时间,每艘船的鱼获,也不过二十余斤的样子。

    渔民把大一点的鱼获挑出来,等在岸边的妇女孩子就一拥而上,抬着装鱼的竹筐去小河边。等收拾干净后,再抹上一层海盐,放在架子上,等待晾晒风干。

    韩成一直在旁观看,突然有个念头从脑海中浮现。这时的他,感觉很奇妙,似乎发现了什么,可即将抓住的时候,却又距离很远。

    他拎起晾晒的咸鱼,仔细观看。又跑到小河边,蹲下身翻看被遗弃的鱼内脏。好像又不对,又跑回咸鱼旁边,如此反复几趟。

    一旁的张捕头看见韩成异常的举动,心情有些复杂。通过这两日的谈话,他能听的出来,这位年轻的上官,是真心想在任上做些事情的。可现实如此,谁也无能为力。

    他觉得韩成现在的表现,有些入魔了。忙伸手拉住对方的衣袖:“大人,可是发现了什么?”

    韩成没有理会张捕头的拉扯,只是站直身体,用拳头敲打着额头,自言自语道:“内脏,咸鱼。究竟是什么呢?”

    张捕头心里更加不踏实了,忙打岔道:“大人,您看天色已晚,不如先用饭?”

    韩成顿时眼前一亮,转身抓住张捕头的双臂:“饭!对啊!就是饭!哈哈哈!”说完,便朗声大笑!

    张捕头看着状若疯癫的韩成,后背一阵阵的冒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