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中土游记 » 第六章 玄圃

第六章 玄圃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一天,终于到了天碑开启的日子了。

    这一天明阳早早的就起来了,和师傅简单吃了点,就一起乘马车出城去槐江山了。

    最初天碑落于槐江山的时候,周围是什么都没有的,后来一代代过去,天碑周围建起了高墙。再后来随着武道发展,天碑周围被先天高手们布置了结界,普通人轻易进出不得。到了大辰开国时,高祖皇帝刘胜请来了当世所有的先天高手一起布置了一个大型迷幻结界,没有多位先天高手或者正确的进出方法,就会在结界里迷失,最终死在里面成为尸体。

    到了午时,众人来到了槐江山专门供前来观看天碑的人休息的客栈。下了车已经发现很多人都到了,众人吃过午饭,一番休整,下午就随众人一起去天碑结界。

    大辰国规定天碑只能在有后天巅峰高手进阶先天时才能开启,不过开启后江湖朝堂上的一些颇有名望的人都会带一些后辈前来,让小辈跟着一起进去参悟。朝廷也会挑选一些江湖上没有背景但是武道上很有天分的少年还有军中一些年轻武将一起送进去。

    之所以这样规定,则是早在先秦时有过人人都可自由观看天碑的时期,那个时候有一些人天分一般,但却坚信自己是天才,只是因为在天碑前参悟时间过短,才什么都没有悟出,武功也没进步。后来长期接触天碑就发疯了。早期人们还以为是这些人是因为武功没有进步心理受不了才发疯的,后来有一个很出名的天才在长期接触天碑后也发疯了,人们才知道不能长期接触天碑。不过那是还是有一些人有侥幸心理,仗着自己天分,总觉得自己会是那个意外,后来这种事又发生了几次,才没有人这么做了。

    跟着师傅穿过结界来到天碑前,明阳便看到了那块高达三丈六的石碑。不过这块石碑和外面的不太一样,太宽了。说是天碑,明阳觉得叫天门更合适,想到这里,又看了一看,如果石碑中间有条缝的话,就是个门了。

    天门上有很多的线条,密密麻麻,纵横交错,一眼看去只觉的头昏脑胀。再一眼看去又觉得这些线条互相组合在一起交织成的复杂图案很玄妙,有着说不出来的道理。

    绕着天门走了一圈,这些线条布满了整个天门。天门四周有专门放置的蒲团,这时已经有些急切的小年轻找了靠前一些的蒲团坐下参悟了。

    绕着天门一圈的明阳没有急着抢个靠前的蒲团坐下参悟,而是先到师傅身边听着师傅交代参悟天门的注意事项。和师傅师妹说了一会,看场中老一辈的都走的差不多了,就和师傅道了别找了给靠后的位置坐下来慢慢参悟天门了。

    陪着小辈过来的老一辈也都没走远,还是住在了中午吃饭的客栈内。等待这两个月后天门参悟的结果,两个月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出进去的那些年轻一辈在天门前参悟的安全时间,再长一些的话就很容易出问题,当然具体到每个人能承受的时间也会不同。但两个月是最大期限,两个月一到就要出去,中间如果受不了可以提前自己出去,出去的时候没有特别的方法,直接走出去便可。

    接下来的几天明阳都在观摩天门上的图案,吃喝每天都会有人来送。中间偶尔和几个同龄人交谈参悟所得,言语间都对颇为钦佩。在他们眼中明阳身体有缺都还坚持习武,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此后参悟的更加卖力了。

    其实明阳来这里只是参悟医术的,他自己并不习武,他师傅计道人的医术就是从天门中参悟所得。所以他才会来这里也看看自己能不能参悟出什么,只是可惜来这里半个月都没有什么进展。

    这一天三更时分,因为半多月来毫无所得,没有睡意的明阳乘着月光走到天门旁边,手掌细细摩挲上面的刻痕。经过这段时间的观摩,明阳虽然没有参悟出什么高明医术,但他觉得、或许天门上的刻痕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他心中甚至有大胆的想法,这个像门一样的石头,会不会就是一个门呢?它当年坠落这里,或许就是让人通过它去往某个地方呢?石头上的那些线条或许是门的主人创造门的时候随手画上去的,又或者只是纯粹的这块石头的原生纹理罢了,并没有特别意义。

    这样想着,明阳的思维越发发散,对外界的感知也越来越模糊,丝毫没有发现天上的月亮光芒越发明亮,四周安静至极,连风声禅鸣都没有了。

    等到明阳会过神来,发现自己深处于一条陌生小路上,两边远处都是花丛。温风和煦,竟不觉实在夏天。稍远的地方还有一间竹屋,不知里面有未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