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洪荒之我被截教坑了 » 第二十八章 斩道见我,梅山七怪,武王孟津会盟!

第二十八章 斩道见我,梅山七怪,武王孟津会盟!

    ‘禹余天秘境之中,不知会不会有‘截天七剑’的传承?’

    ‘若是能够得到‘截天七剑’中的‘斩道见我’这一式传承,今后通往大道之路能宽敞许多。’

    方仙在心中觊觎起了,通天教主截天七剑的传承。

    如今他有神秘的青铜仙门镇压气运,又在九州世界之中,遇到了‘凡人法’这般改变跟脚,适合后天生灵的修仙之道。

    若是‘凡人法’辟道者不存于世,他便有机会篡夺‘凡人法’的道统。

    即便不成,方仙亦多了一门门槛不高的逆转先天之法。

    而且,方仙还能圈养妖魔界之中的妖魔,收割命运之力,让青铜仙门吞噬命运之力本源。

    今后,肯定不会缺少气运之力。

    资质、跟脚、悟性、毅力方仙都不缺少,唯有‘道心’才是他所担忧的。

    蓝星记忆觉醒,对方仙而言,乃是一把双刃剑。

    在让方仙明晰今后洪荒世界大概局势的同时,也让他真灵之中,沾染了一丝蓝星‘物欲横流’的红尘之气。

    这红尘之气让方仙的‘道心’不在纯粹、明净,有了一丝瑕丝。

    若方仙甘心做一个庸碌的仙人,也就罢了,红尘之气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若是方仙想要攀登大道巅峰,在进行大道之争时,道心的这一缕瑕丝,便会让他万劫不复。

    而通天教主截天七剑中,斩道见我这一式,直指本我,不问其余。

    剑光斩出,一道明净、纯粹的剑光冲天而起,不问其余、发自心中。

    这一剑将禁法、肉身、法宝等物照得虚幻透明,天地时空空空濛濛。

    发挥到极致之时,一切抽象概念会化为虚无。

    这一剑,斩道见我、只问心灵,以心斩心、拷问本我,外力无所依靠,神通不得加!

    在仙境之前斩的是元神,在仙境之后斩的是‘真灵’。

    让受剑者直见本我,只能以‘道心’承受。

    这一剑,乃是斩道问心之剑,虽然凶恶无比,但‘道心’若能挺过‘拷问’,道心、真灵则会变得澄净、无瑕,冥冥之中本性灵光大增。

    正是如此,方仙才觊觎‘斩道见我’这一式的传承。

    他要利用‘斩道见我’这一剑,以心斩心、拷问本我的特性,拔除‘真灵’中的红尘之气,让自己的道心澄净、无瑕。

    虽说‘斩道见我’这一剑凶险无比,但为了攀登大道之巅,方仙无所畏惧。

    大道之争从来都是无比残酷、血腥的,既然踏上这条遍布荆棘的道路,他就有殉道的觉悟。

    ‘干大事又岂能惜身?’

    方仙心中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一丝坚毅的神色。

    ...........

    朝歌。

    自从西岐大军攻破渑池,武王与一众诸侯在孟津会盟,帝辛便决定与‘叛贼’在做过一场。

    自从挂出招贤榜,许诺了高官厚禄,帝都招贤馆中就变得门庭若市。

    不过其中的大多数‘贤才’,都是一些鱼目混珠之辈。

    少部分有些才能的‘贤才’,也不过堪堪达到了人才的门槛。

    指望这些‘贤才’去对付西岐大军,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这样的状况,申公豹心中早有预料,殷商国势日薄西山,真正的智谋超凡的贤才又怎么会看不清形势?

    在这个时候出山辅助殷商,就好比四九年加入果党!

    不过,申公豹既然能被帝辛拜为国师,受其托国之重,自然早有准备。

    否则,他又如何会让帝辛出榜招贤,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能够将截教一干仙神拉进‘封神量劫’的泥潭,在洪荒之中好友遍布三山五岳。

    至少在招朋唤友,为‘封神榜’上送人,这一点申公豹最为擅长。

    他向帝辛推荐了梅山七怪,这七人乃是妖族之身得道,道法高深、神通不凡。

    帝辛在见过之后,亦被眉山七怪折服。于是便拜袁洪为大将,吴龙、常昊为先峰官。

    又命殷破败为参军,雷开为五军总督使,殷成秀、雷鹍、雷鹏、鲁仁杰等,俱随军征伐。

    帝辛起精兵三百万,命袁洪统帅大军前往孟津拒敌。

    而西岐一方,武王渡过黄河,在孟津一众诸侯的迎接下,与姜子牙乘坐车架,进入孟津城中。

    次日,在孟津城外演兵,武王手持黄钺、乘车架,向东南北两路六百诸侯,夸耀西岐兵威。

    此时孟津城外大军云集,杀气冲天,煞气盈野,鬼神惊惧,妖魔俯首。

    在人道之力加持下,西岐的数百万大军,气势直抵云霄,任何胆敢挑衅的仙神道君,都会被这惶惶大势撕得粉碎。

    夸兵震慑诸侯之后,武王在孟津开府议事,待到众诸侯落座之后,武王自谦道:“姬发不才,嗣位先王,孤德寡闻,惟恐有负于天下。

    谬蒙天下诸侯不弃、传檄相邀,今于孟津东会列位贤侯,观政于商。

    若是姬发冒昧兴师,还望诸位贤侯教之。”

    有豫州侯姚楚亮出言道:“纣王无道,杀妻诛子,焚炙忠良,杀戮大臣,沉湎酒色,弗肆上天,郊庙不祀,皇天震怒,绝命于商。

    我等奉大王恭行天之罚,代君吊民,拯万姓于水火,正应天顺人之举,泄人神之愤,天之人无不感悦。

    若是我等与大王坐视不理,那才是违逆天命。”

    武王姬发摇了摇头道:“帝辛虽不行王道,但都是奸佞之臣蒙蔽君上。

    如今我等只清君侧,待诛杀满朝奸佞之臣,让帝辛改其敝政,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有彭祖寿出言劝道:“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

    尧禅舜,舜禅禹,汤武革命,放夏桀于南巢,代夏而有天下。

    而今帝辛罪恶贯盈,毁弃善政,违背天命,皇天震怒,降灾于商。

    而今大王受天命以伐殷汤,还望大王不要推迟了,以免众位诸侯灰心。”

    看到武王仍然谦让不受,姜子牙打圆场道:“众位贤侯,今日亦非商议正事之时,等到了殷商帝都郊外,再讨论处置殷商之事吧。”

    一众诸侯齐声说道:“相父之言甚是。”

    武王姬发命人准备酒肉,在大帐中大宴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