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千人同时帮我修炼 » 第二十四章拜码头

第二十四章拜码头

    纪长鸿取来几味阴平之药,配合着真气内力,在修桓体内运化开,休息一日,便恢复地七七八八。

    只是这次,他极虚极盛同时存在,身体被破坏的不轻,被叮嘱需要静养一月,期间切勿动武。

    修桓来到识海,此时的鼎中,除了原先五白一青,足足多了十五本白书,合计二十一人在帮他修炼。

    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真气增速极快,几乎是去年的六倍。

    现今面板如下。

    姓名:修桓

    精气:13.33/时!

    年寿:19岁/80年

    位阶:不入阶!

    身高:173厘米

    体重/体积:66.57公斤/0.06121立方米

    内力:0.661公斤!

    照此劲头,不出三月,他就能够突破武者。

    届时,伍溪之流,再不构成威胁,覆手可灭。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修桓眼中,一抹血色升起,宛如黑夜凶兽,欲择人而噬。

    他没忘那一剑之仇,更没忘那伍溪,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他说:“你自断一臂,改走文路,此间事了。”

    呵,还没真正成上位者,就敢轻断人生死,若让你掌握权势,又不知几人丧命,几人冤屈。

    伍溪啊伍溪,该杀!

    哐!

    剑刃出鞘,修桓倒握身前,拿布将其擦的锃亮反光。

    恰逢十五,月色皎洁,他可以清晰看见,半边脸庞映在银锋,折射出森寒杀意,恍若厉鬼。

    “这便是你想要的吗?也好,就让伍溪的血,来为我突破武者,增添一抹红色吧!”

    ……

    三月廿六,距离府试,还剩六天。

    修桓坐着纪家的马车,与如雪如毅二人,共同前往绥定府城。

    经过五通时,他短暂停留。

    与刘叔做了告别,并悄悄留下三两银子。

    见到秀娘的那一刻,修桓惊呆了,许久没吸食稳定精气的她,孤守空房内,肉眼可见的瘦了。

    在一个魂灵身上,他竟然看出了憔悴二字。

    “秀娘,你这是何必呢?”

    他疑惑,不解。

    对秀娘的认知,是为了活下去,可以虚与委蛇任何人,按理来说,绝不会为他如此。

    秀娘一照面,就扑了上来,紧紧抱住他:“公子,张嘴。”

    修桓闭上眼。

    一缕缕精气,从体内流失,秀娘魂灵渐渐凝实。

    时间持续很久,但并未多取,依旧是之前的量,区别是一次性拿了半天的。

    “哼哼,你要再不回来,我就魂消灵灭了。”

    秀娘退开一步,生气地捏紧小拳头,在他胸口锤了两拳,似在抱怨修桓近两个月,没回家看一天。

    常人挨打,穿胸而过,他因附身厉鬼,却是结结实实的痛了。

    “哎哟,哎哟,别打了,城中这么多人,你就不会随便找来吸两口吗?”

    修桓求饶,实则小心试探。

    闻言,秀娘歪下头,从发髻中取出簪子,柔声似水:“女孩子的发簪,往往是作为定情信物的,修公子两次拿走,小女子怎能辜负。”

    她缓缓抬起头,眼眸明亮,目光坚毅,看了看修桓,张口想说些什么。

    无声,又低头轻抚簪子,最终再次交给了对方,背过身去。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修公子,可以为秀娘挽发别簪吗?”

    修桓摸不准,她究竟是假情假意惯了,演的一场戏,还是说真有几分情意。

    不过真的也好,假的也罢。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真情。

    这一次的修桓,仍不熟练,但认真许多。

    ……

    绥定府城,在五通西北,新川西南,相距一百二十里,下辖八县。

    昔日天下初定,梁州未定,大炎入梁,最先攻下此府,后更名绥定,梁州诸府闻名而降。

    绥定由一河两地组成,一河穿城而过,流经梁州大多数境内,因而得名州河。

    州河下可达益播二州,汇聚灵江,直达岭南诸州。

    上由几县汇聚,流水势大,最多可载万石之船。

    (石:大炎重量单位,一石百斤,本应读石头的石,错的人多了,常读为担。万石即500吨)

    身处荔枝道,货物经新川运来,为北方输送西南及岭南之起点。

    囤积于此的货物,向南,籍由大船送往,向北,亦要在此下货,改由小船,送至新川。

    因而此地商贸频繁,更甚新川数倍。

    经济发达,码头众多,所催生的漕帮,自然也多,各帮派争斗频繁,时有大街斗殴之事发生。

    造成此处武道昌盛,习武者众多,即便是一介小工,亦要学上几手轻功快步,免得跑路不及,被其误伤。

    绥定城中大大小小漕帮,达上百之数。

    除去一船一帮的小帮小派,排名前二十的,大船至少五艘。

    他们既有官府背景,又有武者撑腰,可谓实力雄厚。

    伍溪通过县试,成为童生,之后便是再考府试州试,差不多要在绥定呆上一两年。

    他早于修桓一月来此。

    抵达绥定第一件事,就是找上当地排名第二的漕帮,哥老会,前去拜码头。

    至于为何不找第一。

    原因在于,第一的同袍会,不收带艺之徒,为保忠心,都是从小捡来的孤儿,自己培养。

    哥老会的总堂,坐落于南城一小山。

    穿过一条岩板铺阶的山路,伍溪来到茶堂门口,上面写着“五运茶堂”。

    梁州帮派,凡拜码头,断是非,都要入茶堂,吃讲茶。

    一入茶堂,上下两层,尽是人墙,手持一柄大钢刀,站的笔直,藉由中庭阳光落下,照的那是明晃晃,白亮亮,寒光一片。

    堂前一肥壮大汉,端坐上椅,见来人,偏头说了句:“刀疤脸,搭个请字。”

    一旁脸上有一道疤,满脸横肉,模样狰狞之人,立刻亮出嗓子:“大哥有请哪!”

    伍溪强行镇定,迈步前进,每走一步,上下两楼,左右两边就有一名帮众转头,怒目而视,令他压力倍增。

    走到中庭正中,已是满背大汗,可他没忘礼节。

    立马微躬躯干,两手放胸前,交叉于小臂,除大拇指伸出外,其余捏成拳头状,环圈行礼。

    “诸位哥老倌,在下伍溪,有礼了!”

    这是哥老会的打招呼方式,门人相遇,互称哥老倌,并摆手势,他来之前,特地请教过。

    “有胆气!”

    上椅大汉夸了一句,两边帮众随即转首,重新平视前方。

    他连忙笑脸上前,递上一份荐书。

    大汉一瞧:“赵……亲笔。”脸上登时多了几分尊重。

    “有赵先生荐书,好说好说。”

    伍溪立马上前,开始入会。

    “兄弟我多在山沟,少在书房,只知江湖贵重,不知江湖礼仪,一切不周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大哥,高抬龙袖,晾个膀子,日月旗、龙凤旗、花花旗,给兄弟打个好字旗!”

    大汉微微带笑:“好说,喝茶。”

    右手兀一发力,一旁桌上茶杯,瞬飞而出。

    伍溪以一手看书式,接过茶杯,旋身一圈,化解内力,将其稳稳拿住后,却不慌不忙,掀起茶盖,轻吹几口气,觉得温度降下了,这才小茗一口。

    “好功夫!”夸奖完的大汉,猛然起身,朝外喊道:

    “内八堂,外八堂,水旱哥们儿听到,摆开台盘子(桌),多备些纠头子(酒),上些摆尾子(鱼),姜片子(肉),扁嘴子(鸭),掌冠子(鸡)。”

    每说一句,帮众都要附和一句:“台盘子,纠头子……”

    最后,他右手摊开,对着伍溪:“陪伍小兄弟造粉子(吃饭)!”

    伍溪笑眯眯拱手,知道在绥定稳了,有了哥老会做靠山,任那修桓在五通县如何了得,统统无用。

    他摸了摸脸,被纪长鸿痛揍之事,犹历历在目。

    有靠山是吧,谁不会找靠山似的。

    这一次,就不止一条手臂的事,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