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白鹿原,从刀劈白狼开始 » 004章 退军姑婆坟(二)

004章 退军姑婆坟(二)

    “黑娃,你遇到了白狼?”

    “是的,先生,我遇到了白狼。”

    “真有白狼?”

    “就是狼呀,毛是白的,哦,不是乡党口传的那种,反正我看着不像。”

    “你打跑了狼,也是个有本事的。”

    时杰“红”了脸,“先生,其实是……是乡党,那时黑娃后面跟着很多乡党,那么多人,狼应是怕了,才跑了。”

    “吓跑了?”

    “应是……吓跑了吧。”

    “那灵灵为何……”

    时杰摸摸自己脑袋,不好意思的说道:“黑娃也不知道呢,当时我吓死了过去,醒来就在马号了,许是灵灵……”

    “黑娃,你没说实话。”

    “先生,黑娃说的是心里话。”

    时杰鞠了一躬。

    “我大说:皇帝没了,再咋说那也是一条龙,龙一回天,世间的毒虫猛兽全出山了。这是乡党们听得懂的说法。

    所以就有了口传的白狼。

    先生,黑娃是这样想的。

    在乡间,大事讲大道理,大道理须在人心这杆秤上经得住一称;小事上讲小道理,小道理就不用较真了。

    白狼是小道理。当做谈资就行,不必认真,否则,今日防了白狼,明日又嘈出一条白蛇,一只白虎,一只白狐狸,一只白乌鸦,防不胜防可咋弄。”

    朱先生笑了。

    “黑娃,你有大智慧。我看你经历白狼一事,从内到外,都变化了不少,像换了一个人,原来的骚娃成人哩。”

    时杰浑身冷汗,神色越发的恭谨。

    “先生,黑娃死了一回,想是跟以前……有些不一样,看事多了……角度,先生,书里是这样说的吧?以前,学堂里徐先生常说:智慧在书里,读书是长智慧,黑娃都开始后悔去年辍学哩。”

    “你既有心向学……”

    时杰大喜,“先生您答应教我啦?”

    “教你?”朱先生颇为认真的打量了一下他,“且看……你以后的表现吧。”

    时杰小脸一垮,“好吧。”他握小拳拳自我激励道:“黑娃,你可以的。”

    朱先生不禁莞尔,有些失笑道:“你这猢狲,也罢,且容你在书院暂呆两日。”

    留院查看?这个可以有。

    只是这样一来,那白狼的故事就要给他们讲完才成,要不会被他们捶死。

    好在书院是个有规矩的地方。

    从朱先生那里出来,书院的学子们已经上课,听着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时杰溜溜哒哒,把书院来了个彻底探索,期间还打了只鸟,活捉黄鼠狼一只,结果都被朱先生勒令放了。

    “鸟鸣可以怡情,地猴可以捉鼠,怎能随便捉哩?知子莫若父,黑娃,你大果是没说错你,性子野人又骚,罚你把三字经背了,否则不许吃饭。”

    结果,在张秀才的监视下,时杰磨了一天,到晚课时间才勉强过关。

    但这也算是他不错的成绩了。

    村学堂两年,黑娃都没能背会呢。

    午间,看嘟囔着背书的时杰,鹿兆海还嘲笑说:“黑娃你小子也有今天?”

    你懂个屁!老子是故意的。

    晚课一结束,时杰就又被他们给围上了,披着被子坚决要求“分解后事”。

    可说完后他们又不满意。

    “就这?”

    “啊,就这。”

    “白狼呢?”

    “我吓死过去了嘛,哪里会知道?醒来就在马号了,白狼应是被后边跟来的乡党给吓跑了吧,要不就是灵灵。”

    “白狼咋不吃了你娃呢?”

    “人家不吃肉呗。”

    “有不吃肉的狼?那可是肉啊,光听我就流口水哩。”

    “合着你非让狼吃了我咋滴。”

    “狼不吃人……不合情理嘛,”

    “白狼不是狼。”

    时杰用“白马非马”论狡辩一番,终是达成目的:那就是通过书院学生们的口,放出了黑娃遇白狼事件的现场“真实”版本,尽量消除潜在风险。

    “不行!太败兴了,得补偿。”

    “也不是不行。”时杰故作迟疑道。

    “要不,我给你们说个大侠的故事?是割草时听一个过路和尚讲的,老厉害了,还是我拿兔子换的哩。”

    “黑娃你狗日的又胡扯,他一和尚要兔子做甚?难不成拿去吃肉?”

    “想不想听吧。”

    “先说来听听。”

    “这是一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故事,话说南宋年间,南面一个叫牛家村的地方,住着郭、杨两家,要说,这牛家村可是个好地方呀,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

    结果,天明时多了一群乌眼鸡。

    但结束时又是“且听下回分解”,时杰习惯性的再次埋了扣子,害得大家骂骂咧咧,纷纷说他不爽利,“尿不干净似的”,就这,还都说“那兔子送得值”。

    可这才哪到哪啊?

    射雕、神雕、倚天、笑傲、东方不败、风云再起……都连一块儿呢。

    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且得钓他们一阵子,不让他们化身打工人,给自己努力扛活,咋对得起穿越者的名号嘛。

    没错,时杰已经看上了这群读书的孩子,他们可是滋水县的全部未来。

    无论哪个,爹妈都是财东级别。

    时杰这趟书院来得很及时。

    第二天一早,城里就有汽车过来。

    看门的张秀才进去报告的时候,朱先生还在晨诵,自然不会破例。

    圣人也不是谁都能请的。面对省府衙门的差人,必要的矜持也必须要有。

    直到晨诵结束,朱先生才见客。

    看完总督书信,朱先生以“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为由婉拒,成功气走了两个差官,随后,朱先生迅速换了身干净衣服,以“出去躲几天”为由,只夹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

    他前脚刚走,时杰和鹿兆鹏就冒了出来。他们盯了已经有一会儿了。

    “先生真的躲了?”兆鹏问。

    “你说呢?他那不过是为了让师母放心,是托词,定是去了省城。”

    “咱咋办?”

    “拴劳,怕不怕死?”

    拴劳是鹿兆鹏小名,跟白嘉轩的只差一个字,白族长小名叫栓狗。

    “怕!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民请命,在所不惜,值得。喊我兆鹏。”

    “那咱们跟上,以壮先生行色。拴劳,你还喊我黑娃哩。”

    “现在走?”

    “不急,先生说过,张总督还会派人来缠,到时咱搭便车就成,先生已存死志,去早了没用,会被他撵回来。”

    “那现在做啥?”

    “找张秀才,问问清楚。”

    张秀才经不住两人缠磨,道出了细情:原来,反正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西边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关中,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省城也不过二百里路,要决一死战。

    “二十万?”兆鹏惊呆了。“那总督岂不是要老师去送死?自己有兵不出,却让先生孤身入营,劝方升退兵……怪不得你问我怕不怕死,说先生已存死志。”

    “那你还敢不敢?”

    “必须敢。”

    “拴劳,这个‘必须’用得好!”

    “跟你说了,不许叫我拴劳。”

    “你大叫得我叫不得?”

    “黑娃你狗日的想死吗?”

    “急啥,说不定咱俩就一起了呢……”

    午时,两位差官果然驾车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一个大官。

    门房张秀才以礼相待,如实相告:

    “走了。先生走了。躲走了。”

    张秘书气急败坏,上车就走,可刚转上大路,就见俩小孩拦住去路。

    “我们知道老师在哪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