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白鹿原,从刀劈白狼开始 » 051章 七筒

051章 七筒

    数十万年前,在长江、黄河都还小的时候,他们还没有能够东流入海。

    发源于大山,最后终止于大湖。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流出,走到了银川湖,再走到河套湖,最后又南下流入三门古湖,就彻底的停了下来。

    数万年后,巍巍三门山突然崩裂,望三门,三门开,三门之水天上来,黄河挟三门古湖之水冲出阻拦,一泻汪洋,连通华北古湖,随着陆桥断裂,最终注入黄海。

    《山海经》云,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首领,失败后怒而撞击不周山,天柱折,天西斜,大地东南倾,黄河挟河湖之水裹泥带沙化为洪水冲出三门山,一时天河倒泄,大约便是那时情景写照。

    后人以“水”加“共”,造出“洪”字,寓意大约就在于此。

    这一冲,就冲出了一条连接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键通道,也冲出了一个陕塬,陕塬之西由此而得名。

    九曲黄河南流至此,九十度左满舵,猛的拐弯向东奔流,再不复返。

    陕塬背靠三晋。

    左手指中原,右手指秦川,鸡鸣三省,河山咽喉,自古兵家必争,秦时筑函谷,唐时建潼关,均为河山要塞。

    西北东出,此地为必经之路。

    如今,时杰也走在这条路上。

    不过,他此时正一副关中冷娃打扮,老老实实的充当一民夫。身边是黄河,两侧是山峦,中间一条古道,逶迤连绵的是人流和车辆,一眼望不到头。

    比之前预计的时间晚了一年。

    在张系人马的策动和助威下,全省反袁势力纷纷响应,“反袁逐陆”运动大获成功,陆某人终于步了张总督后尘,舍命不舍财,携家眷带财物仓惶东出。

    陆某人为人贪婪,敛财有术。

    在镇压本土势力的同时,他还在行署和各机关重要岗位大量安插亲信同乡,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黄赌毒一个不拉,敲诈勒索公然而为,刮地皮敛财物,才一两年间,就敛得敌国之巨财。

    随行这一百二十多辆大车就是明证,据传财产多达三千万两白银。

    这就是时杰此行的目标。

    他当年答应过张总督,要送他一份大礼的,当时瞄准的就是这份富贵。

    那年,张总督率军镇压白狼军,袁大光头以“追剿白狼军”为名,派陆某人趁机入主关中,鹊巢鸠占,形成既成占领事实,随后明升暗降,改任张总督为杨威将军,这才有了后来张入京之事。

    如今,时杰要给他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白狼复出夺财。

    关中的钱财,要用在关中人身上。

    当然,这陆某人的钱也不好抢。

    他确实不是一般人。

    此人系北洋老人,小站练兵的时就是中级军官了,资历和段、冯差不多。

    作为袁大头在关中的代理人,陆某人的任务是铲除革命党人在西北的所有势力,从而实现这片西北要地北洋化。

    上任后,他把闹过白狼军的各县县长统一裁撤,全部换上北洋系人马,之后又大肆裁撤别派军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和功名利禄。当时还是旅长的陈某人眼力劲好,拿出二万两烟土和一批古玩珍宝拜了姓陆的码头。

    结果,陈某人不仅保住了位置和人马,还当上了镇守使。

    陆的倒行逆施把所有关陕势力得罪了个遍,大家怒火喷薄,就差个由头。

    在平京之时,时杰牵线,张总督与松坡将军交了朋友,并助其脱困。

    那帮助极为彻底,反正小凤仙不用再唱“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了,更不用再“愿做长风绕战旗了”。

    时杰也借机混了个“七筒”的名号。

    那时,还是将军护卫的老张答应,日后发财带上他。时杰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如多聚兄弟。

    老张说:“人多麻烦,最多九个。”

    时杰献计:“不妨用麻将立字号。”

    老张以为然:“真有那么一天,我就是九筒,九九归一,九应该就是老大,要不给你留个八?离我也近些。”

    时杰说:“八和一最好都留着,一筒留给试用期的新兵蛋子,八筒留给所有喽啰用,我用七吧,我喜欢七筒。”

    老张说:“那我就只能有六个兄弟了。”

    时杰说:“一个人管六个,其实正好,不过还是七个吧,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兄弟们聚在一起是为了发财,发财自然越多越好,七象征着极盛,是个好兆头。”

    老张问:“剩下一个哪里安置?”

    时杰道:“我这人低调,不喜欢抛头露面,加上你在天南,我在岭北,不能常伴左右,用两个七吧,明七筒暗七筒,我做那个暗七筒,算是个后手。”

    老张想了想,说道:“你们读书人心眼子是多。这办法不错,就这么着吧。另外那个七筒,我也找个书生。”

    时杰问:“为啥?”

    老张道:“书生看着弱,别人会忽视,他们想不到七筒有俩,暗的那个还是匹真的狼,那可就有意思得多了。”

    于是,时杰就又多了个马甲。

    随后,护国三杰打响了反袁战争,张总督借机运筹,关陕势力纷纷响应。

    军队都不用组建。

    把陆某人之前裁撤的军队重新聚拢,就地打起了护国军旗,转战渭北。

    陆某人任命输诚的陈某为渭北剿匪司令,前往镇压,不想他被张总督的人策反,战场倒戈,以陆某儿子为要挟,逼他走人。

    陆心疼宝贝儿子,被迫妥协。

    两人达成协议:陆保荐陈为督军,陈释放人质,并保护陆某一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时候,军阀更像是一门生意,讲究和气生财,一般不会把事情做绝。

    大多类似师爷的那种逻辑。

    先让豪绅出钱,带动百姓捐钱。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至于哪些人的奉还,哪些人的不用还,嘛些人会参与分账,取决于实力。

    所以,不但陈派了护兵,张总督也不好出手。他不能如那三国吕蒙那样公然坏了规矩,接下了对付墙头草陈某的活儿。

    但白狼军就不一样了。

    他们本来就是匪军嘛。

    鬼狐化名白狼,出面联络关洛土匪,以白狼军为名接下了这桩生意。

    时杰其实不指望那帮人。

    他打的是浑水摸鱼的主意。

    他有空间,趁乱摸走财物,留一些残羹冷炙的边角料给土匪分润就成了。

    总得有人出面承担责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