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白鹿原,从刀劈白狼开始 » 084章 含月假虎威,时杰遇六子

084章 含月假虎威,时杰遇六子

    时杰不知道。

    含月运作之下,他来胶澳一趟,下车伊始,没言声就为方巡抚挡了个灾。

    没办法,战绩彪炳,凶名太盛。

    那个幼云,就是历史上组织人员,策应辫子张的那位,结果被时杰提前挫败,还釜底抽薪,帮助方巡抚把九八一给弄到了甘宁,给他来了个“挟天子以令遗老”,那年联合西进,之所以会那么的顺利,九八一可谓功不可没。

    这几年那边的工业建设,全靠这些遗老们上下奔走,内外联络。钱不是最主要的,青储推广之后,那边收入增长不少,可说是相当可观,关键是路子。

    这帮人就是路子。

    国体骤变,政权鼎革。众多朝廷政要权贵心怀亡国之恨,魂牵复辟之梦,惶然逃离权力斗争的漩涡,流寓各地。皇室近臣居于北,封疆大吏和文臣则集于南,以津门、胶澳、淞沪三地为盛。

    时人记载:“清亡遗臣之隐居者,大抵视夷场为安乐窝,北之津胶,南之淞沪,殊多遗老之足迹。”

    这帮老家伙们虽然学问不低,但眼界着实受时代局限,那位醉心游历,嗜影成癖蔚若老先生就曾有个名言:“从胶澳乘车,则一日可返清宫。”

    他为什么那么说呢?

    因为胶澳距离平津政治中心不远,“上顾旅顺,下趋江浙,均一二日可达。”既宜居又机动,一旦政坛有变,进可抢占先机入京主政,退可远避江浙、东三省,甚而乘地利之便远走倭国、高丽,实在是太方便了。

    由此可见,他们心思也不纯。

    一群人之所以旅居胶澳,打的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投机主意,功名利禄与明哲保身兼具,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正因为上述原因,胶澳已经成为这些晚遗老们的咸集之地,“避世”首选。

    据统计,民初胶澳逊清遗老有一百三十余位,“大学士、军机大臣、尚、侍、督、抚皆备。”其中亲王、大臣、总督、巡抚多达几十位。大批遗老接踵而至,使胶澳成为全国性复辟基地,他们广泛的经济、人脉和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此时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所以后世有人戏称:二十世纪上半叶,胶澳是“政治家们的后花园、文学家们的梦中情人”。那位徐大诗人就曾经在这里,跟他的梦中情人鸿雁传书。

    后来,听说还有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诗传世来着。

    就在这帮人做着美梦的时候,一位关中学派名不见经传的末代学子,横空出世,悄莫言的来了个釜底抽薪,于众目睽睽中竟成功偷家,把他们的皇上给弄走了,你说,鹿兆谦得多遭人恨吧。

    从此,鹿兆谦的大名在这波人中算是彻底的立起了字号,既恨又无奈。

    时杰回去后龟缩原上不出,也有这茬原因,偷了鸡不闷声发大财还到处显摆,真当那帮老家伙们是善人呀。

    历史闻明的一九一三年淞沪火车站刺宋事件,就是这帮人指使人干的。

    那之后,朱先生就被他们给扒出来了,信件如雪片般飞往白鹿书院,他老师杨扑为此亲自赴书院一趟,随后,朱先生就带着书院众师生去了白鹿小学。

    口舌之争毫无意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生俩人老骥伏枥,决心要跟那帮人比比治学,乱世之争,首在学以致用,俯身治世的人才,到时白鹿学生出函谷,关中学子满天下,看他们还有啥话讲。

    说实话,做下如此大事,不是因为时杰本事大,论心眼他还真不行。

    他其实主打了一个有心算无心,加上超前视野带来的大局观蒙人,天从人愿,九八一久困深宫早烦了,趁九筒家老大闹腾的机会,鸡与贼内外合作,顿开金锁走蛟龙,翘家溜了。

    这帮老家伙们事后回过味来,当然不死心,就想着来一出“以其人之道”,结果还没行动,当初那个偷鸡贼来了。

    不用想,走露风声了呗。

    班门弄斧,那还搞个逑呀。

    时杰之所以在这时又出来,还是直奔这帮家伙老巢胶澳,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如今大局已定,西北已经一盘棋了,再收拾他已经没了实际意义。

    况且他其实也不怎么怕那个。

    要不含月也不会出这种主意,她是深知时杰本事的,那玉牌她就有一块。

    时杰来不是奔着这帮人来的,含月是,狐假虎威一番搞点小动作,她还是很敢的,自家少主的名头,用用咋了?

    自从收到北风堂的消息,知道那帮老家伙们不安分了,她就开始策划了。

    要不谈点设备而已,商人的事,哪里用得着她家少主过来。

    含月不是没想过暴露。

    早晚是瞒不住的。

    暴露了也不过是一顿家法伺候罢了,早晚有那么一遭,她不怕。

    时杰是不知道这些的。

    他还在看那份来自北风堂的情报。

    【陈六子,少时穷困,父母早亡,以讨饭为业,十五岁时被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留,入通和染坊做伙计,并被周掌柜认为义子,改名为陈寿亭。】

    【陈天资聪明,喜听三国,不学有术,十年间学得一身染布本事,十年后,挤掉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的大昌染坊,帮助通和成为周村最大的染坊。】

    【后,受张店大户卢老爷赏识,来胶澳创办大华染厂,开启工业印染之路,借学生运动之机免费赠布展开宣传,趁机打开胶澳市场,随后和元亨染厂孙明祖不打不相识,化敌为友。】

    【此间,结识济南府三元染厂赵家兄弟以及倭商藤井,颇得看重。】

    【现正与英德日三国洽谈购买滚筒式染布机,计划一对多竞价获利,仍在谈判中,倭商最有让利可能。】

    【卢家驹,卢家长子,陈寿亭合伙人,少时留学德意志,学染织专业,品性尚可,然做派新潮,年少好色,志大才疏,可忽略。】

    【藤井,名倭商实为政府做事,面仁义实凶狠,据查,藤井或是化名……】

    不是“或是”,而是“正是”。

    武田嘛,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