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高武三国:自易命序列开始长生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匈奴长生天,北上援卢植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匈奴长生天,北上援卢植

    怒雷撕天裂地,虽未全面爆发,但刀光中蕴含的力量已然贯彻云层,昭昭四方。

    “这一击···”董卓远远相望,露出异色,若是方才试探时用出这等刀招,恐怕自己也不得不暴露出天魔功吧。

    没有再对北地郡有想法,他大手一挥,军队顿时往陇西郡方向急行。

    在未得到神魔兵器前,与那位都尉动手便不是好选择。

    而在河关县方向,皇甫嵩已然收到了信报,敏锐把握住战机,率领大军杀出河关,奇袭枹罕城,攻坚战已爆发了半个时辰之久。

    “匈奴长生天,西域大罗刹,羌人魔镜,现在看来,羌乱反而是最容易平息的部分了。

    临行之前,我已上书朝廷,请求增援,那些宦官若是再不知好歹的从中作梗,拼着被降职我也要找他们算账。”

    皇甫嵩从容指挥,心中也思量起凉州目前的局势来,可以说与前段时间的洛阳很相似,各路牛鬼蛇神云集作乱,你方唱罢我登场,简直搅成了一锅粥。

    也就在一日后,他的上书与诸多奏折一同送上了朝廷,可还未送到宏帝面前,就被张让、王甫等人“截下”,称这等小乱岂可惊扰圣听,打扰宏帝游玩园林的兴致。

    这一幕却让司徒袁隗与杨彪察觉到了不对劲,这等举动已然有些僭越嫌疑了,哪怕是再宠信宦官也不该如此,除非是他们背后有人授意如此。

    “尔等祸国殃民,屡屡乱政,不惧天谴乎!”

    自九江平叛得胜归来的卢植怒斥王甫等十常侍,双方剑拔弩张,自从党祸余波后稍稍平息的斗争似乎又有再起的迹象。

    最终,还是杨氏作保,卢植自己请命前来凉州稳定局势,才让局势稍微好看些。

    但王甫自然也不会干看着,当即安插了一枚钉子,自己党羽段颎也率兵与卢植合流,以西域都护后代、颍川太守与太中大夫的身份前往平叛,毕竟他在159年就当过护羌校尉,对凉州局势可谓了如指掌。

    如今与其说对护羌校尉有想法,倒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后代铺路,为此更是与宦官来往密切,抛却了前半生的壮志与功劳,一心扎入泥潭中。

    而董卓的行军,卢植的到来,对于凉州的纷乱而言,就像投入湖水中的两颗石子,当泛起的涟漪平静以后,一切便又再恢复如常,但正如水底涌动的暗流一样,那改变纵使无人发现,亦依然存在,并且仍旧汹涌。

    时间一晃过去数日,炎热夏季悄然而至。

    六月二十一,夏至。

    宜祭祀,忌赴任,天牢值。

    富平城内,都尉府中人影绰绰,一封封战报接二连三的传来,短短十几日间,皇甫嵩已经打下了枹罕城,越过广河,向着狄道而去。

    董卓虽野心勃勃,但本事却是实打实的出众,带领六千兵马长驱直入,一路上破水靖、攻筑城、入榆中,直指定西城而去,双方似要在冀县会师一般,势头极猛。

    原本在张掖郡告破消息刺激下兴奋起来的几大氏族被打的灰头土脸,甚至有些不敢出战了,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三族联军固守剩下的城池,其中部分费听氏族人有投降倾向,显得有些摇摆不定。

    而与之截然相反的,便是张掖郡局势了,短短时间里,我得、昭武、氐池、屋兰、删丹五大城沦陷,被匈奴与大罗刹宗占领,仅剩下日勒、骊靬、番和三城与治所角乐城残存。

    能残存下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卢植率领的大军到了,大罗刹打破边疆后也没有再出手,让局势难得出现了喘息之机。

    留守富平城的项稷也不安稳,遭遇了数次周边不安分的羌族试探。

    伴随着局势的动荡,这些墙头草也逐渐躁动起来,都想分一杯羹,大不了到时候直接投降,反正汉朝对凉州的态度一直很暧昧,羌人基本都是击杀造反派,对投降派怀柔,虽然能稳定局势,但也容易出现眼下这种祸患。

    轰隆!

    富平城上,烟云滚滚,金色雷光若隐若现,承载着夏日炎炎的盛烈。

    “夏雷,来了。”

    都尉府顶上,项稷运起紫雷神功,蓦地抬手往高天一引,顿时便有电光贯入云霄,与那沸腾的夏雷勾连。

    此雷一响,在春雷唤醒下的天地万物便会勃发雀跃,生命活性达到一个顶峰,就如同盛烈的太阳一般,璀璨而猛烈,有一种不顾一切燃烧自己,绽放光明的意味。

    夏至节气,属于四季之雷的第二雷已然降临。

    没有什么波折,金色雷光就顺着紫雷神功的牵引涌入了项稷身躯,这股雷霆之力活跃而猛烈,竟沿着足厥阴经疾驰奔腾,将沿途一个个穴窍打通,引导真气贯连,当将之彻底炼化时,这一条经脉已然打通;只需再将足少阳经的两条经脉穴窍打通,他便能开始熬炼肝脏,踏入第三步。

    夏雷入体,风雷都尉仪式已完成了一半;项稷却并未就此停手,而是触及向了自己左腿内的明黄色天晶,开始修行浑天宝鉴第三层·土昆仑。

    天地开辟之时,清气上浮,是为白云烟,浊气下降,便是土昆仑,对应的自然之力是广阔大地,乃至万岳山川,最粗浅的运用便是裂土碎石,开山劈地,驱使沙泥岩尘,倘若习练的高深些,则可进一步操纵由‘大地"孕育出的矿物精铁等,算是一种衍生的运用手段。

    所谓聚沙成土、积土成山,这一层的口诀心法是以昆仑神山为引,取其绵延千里、壮阔无边的意境,和蓄养万物、承载包容的内涵。

    在项稷看来,则是将人当作了耸立大地之上的昆仑,是承地向天,由清反浊,以浊连清的媒介,故而能够大地浊气反哺自身,血肉骨骼、经脉内脏日渐积累,每过一日就强大一分。

    只要身体能承受的住,土昆仑便能一直修炼下去,直到将人身真的练就撑天昆仑、巍峨巨岳,是一条炼体之路。

    而当项稷再一次睁开眼时,已然修成第三层,周身顿时明黄光点闪耀,凝聚成山岳虚影耸立身后,举手投足间都与大地脉动相符同步,宛如勾连了地脉的呼吸,一念之间周身百丈土层更是层层起伏堆叠起来,组成了一方褐色莲台,三十六瓣莲叶不多也不少,将他拱卫在中央。

    土昆仑一成,原本因‘不动如山"命格与雄浑地气生出的感应顿时强化了十倍,甚至能够感应到地脉的波动,地底深处那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