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从种地吧走出的巨星 » 第22章 《稻香》创作背景大揭秘!

第22章 《稻香》创作背景大揭秘!

    “《稻香》我听了很多遍,真心觉得是一首特别棒的歌,尤其是那些歌词,朗朗上口还富有深度......说实话,我不太敢相信这首歌竟然是你这个年龄的人能写出来的。”

    章芷君说完,又觉得自己的话有歧义,连忙解释道:“当然,我并没有恶意,就是单纯的难以置信,希望你不要误会。”

    时一清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没事,我能理解的,因为在来到这之前,我也不敢相信我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章芷君单手撑头,扑闪着大眼睛期待时一清的下文,脸上被手挤压而堆起的肉肉,一看就很好捏的样子。

    强忍住伸手的冲动,时一清转过头,装出一副回忆的样子,说出自己最近才根据前身记忆编好的说辞。

    “我是从初二时开始接触和学习街舞的,从那时起,街舞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等到高三毕业那年,因为成绩不怎么样,加上心也确实不在学习上,我就跟我爸妈提出,想放弃学业,专心走艺人这条路。”

    “起初我爸妈当然是强烈反对,但那时的我也叛逆,爸妈越不同意,我就越是坚持,说来也不怕你笑,高考那天我爸妈是押着我到校门口,看着我走进校门的,但我愣是进去找了个厕所猫着,也不愿意参加考试。”

    “后来我就挨了一顿特狠的揍,可当时我只觉得为梦想而坚持的自己,贼酷!就算挨揍,那也是很酷的揍。”

    一直认真倾听的章芷君听到这,突然“噗嗤”笑出了声,然后连忙捂着嘴克制笑意,听到动静的时一清下意识转过头,看到少女憋笑的可爱模样,只觉心跳都漏了几拍。

    连做了几个深呼吸,时一清才勉强收敛好心神,然后自嘲道:“没事,笑吧,这事我自己想起来都乐呢。”

    “没有没有,我不笑了,你接着讲吧。”章芷君连连挥手,催时一清继续讲。

    “后面的事就很好猜了,我连高考都不愿意参加,我爸妈还能怎么办呢,揍完我就把我送到艺人训练班去了。”

    “在训练班的这两年,我参加了不少各大公司的练习生选拔,只是从没被选上过。那段时间...真挺难熬的。”

    通过前身留下的记忆,时一清很能代入他那时的感受,放弃高考,硬顶着父母的反对跑去当艺人,却屡屡受挫,只能眼睁睁看着班里的同学一个个被签进公司,偏偏这份苦闷还不好跟父母分享......

    要不是两个月前终于收到了《种地吧少年》的录取通知,时一清这会说不定已经放弃艺人梦想,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了。

    听到这,章芷君已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少年虽然比她还小半岁,但实际的生活阅历,怕是比自己要丰富得多。

    “所以来到这里之后,虽然每天干活都很累,但是这种一分耕耘就能有一分收获的踏实感,让我很安心。”

    “我也开始庆幸,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放弃,才能有今天的收获。”

    “所以我写了《稻香》这首歌,就是想鼓励那些正处于困境中的人,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原来是这样...没想到这首歌背后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听完时一清的分享,章芷君突然觉得,本就耀眼的《稻香》背后,似乎又多出了一层光环,氤氲散发着人性之美。

    时一清默默点点头,一副心情很沉重的样子,实际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像抄歌这种事,时一清做起来毫无心理负担,因为他知道这里已经是另一个世界,自己抄与不抄,都对原作者产生不了影响。

    可如果要像现在这样,在抄歌的同时,还要附上一段创作背景,去解释自己的创作灵感,这就很让人蛋疼了。

    可是没办法,时一清现在还是个刚有点名气的小糊咖,突然掏出《稻香》这样的神曲,即便没人跳出来污蔑他抄袭,网友们也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糊咖能写出来的作品。

    所以编一个能跟歌曲内容对应上的故事,就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了。

    不过也就仅此一次了,只要等时一清“音乐才子”的名气传播出去,那到时候无论他抄什么歌,都不必向人阐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了,因为那些网友自己就会脑补出来,而且说不定比时一清自己编得还要好。

    时一清偷瞥一眼不远处的摄像头,心中暗暗祈祷:一定要把这段镜头一秒不剪地播出去啊!

    沉默半晌,章芷君突然低下头,叹了口气。

    因为她发现,自己偷师的想法,好像没法实现了。

    听时一清的描述,他学音乐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创作经验都远逊于自己。

    能够写出《稻香》这样的作品,大概率还是因为这两年的亲身经历,从训练班和农田里获得了创作灵感,这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情况,根本无法复制。

    但偏偏就是这样写出的歌曲,更容易出彩,因为这里头蕴藏着创作者的真情实感和人生感悟。

    像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熟知各种创作套路,歌词韵脚张口就来,给他们一个主题,分分钟就能写出一首歌,看似才华横溢信手拈来,但是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质量,就跟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下限有保证,但个个都平庸。

    放大到整个华语乐坛来看也是如此,九成的人负责产出流水线作品,他们决定着乐坛整体实力的下限,剩下一成乃至更少的人,负责产出精品乃至神作,负责维护或拔高乐坛的上限。

    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章芷君觉得,此刻的自己大概是前者。

    但不管怎样,来都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

    章芷君决定把自己闭关一个月写出的那首歌拿出来,让时一清看看,说不定就能得到什么不错的建议呢。

    “小时,我最近也写了一首歌,能麻烦你帮我看看吗?”

    向无论是年龄还是资历都比自己小的时一清说出这种话,章芷君突然有些羞涩。

    时一清此时则是又喜又惊。

    喜的是又能和章芷君多相处一会,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惊的是,以他那三脚猫功夫,哪有本事评判章芷君的作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