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大应修陵人 » 07 说书人讲八大江湖

07 说书人讲八大江湖

    王阁碧眼前一黑,下一刻,就见得眼前貌美花魁手里多了一物,正咚咚跳着。

    那是什么东西?

    下一刻,胸口一疼!

    王阁碧低头看了一眼,又看看花魁,眼前一黑。

    那是我的心啊!

    记忆到此戛然而止。

    至于这柳姓花魁是如何将人运出,如何交付殡仪司,一概不知。

    徐明挖坑埋人,虽能见着死者身前记忆画面,但只要死者一死,一切都成幻影。

    再往后的事情,那就要自己猜测了。

    “采花贼,死得好!”

    徐明自然不对这王阁碧有任何同情,狠狠地啐了一口。

    这人坏人清白,现在这时代,女子可不想后世那般思想开放。

    就是贴身的衣物落在外头,都会背上不贞洁的牌子。

    更何况王阁碧这种,靠着祸害清白女子为生的采花贼。

    这柳姓花魁,杀得好啊!

    这是为民除害!

    王阁碧虚影化作的光粒逐渐融入徐明身体,一种变强的滋味涌了上来。

    【移形换影】

    一门兼顾身法和易容的秘术,也是王阁碧赖以生存的绝技。

    靠着这一门秘术,王阁碧往来于女子闺房,游走在高门大院之中,未曾有半点失手。

    就是柳姓花魁,初一见面,也未能分辨出王阁碧的易容之术。

    足以说明这门秘书的厉害。

    只可惜,王阁碧借此秘术为非作歹,坏人清白,倒是败坏了这门秘术。

    想必当初教他武功的那人,也绝想不到,这门秘术居然会被用来干这等龌龊行当。

    随着光粒的融入,徐明逐渐感受到身轻体健,同时一大股易容化妆的知识,也随之涌入脑海。

    发型,妆花,颜料,假皮的获取,制作,整体形象的改变……

    种种奥妙知识沉入心神,徐明看完,也不得不感叹。

    就这门手艺,放在后世,绝对是四大邪术级别。

    这一切不过是瞬息之间,在外人看来,徐明只不过是恍惚了一下。

    把人埋了,徐明背着铁铲,走回京城。

    这忙活了一上午,腹中又是空空。

    回了京城,正赶上一条街的集市。

    贩夫走卒叫卖吆喝,稚童顽孩吵闹嬉戏,街道上过往行人络绎不绝,当真是热闹极了。

    徐明背着个铁铲,上面还沾着新鲜泥土,过往的人见了,纷纷避让开来。

    谁不知道,这京城中,扛铲子的人,都是修陵人。

    这阴门行当,鬼知道沾着什么晦气。

    还是离远一点好。

    徐明乐得清闲,自己走到哪,哪都是一片空地。

    买了两炊饼,徐明边走边吃,不多时,便见着有人卖羊。

    那羊长得,膘肥体壮,毛发光泽,一看就是喂养的好。

    再看摊主,是个黄皮的汉子,一看就是在田地里打滚的老实汉。

    这两头羊,怎么着也得三四两银子吧!

    黄皮汉子明显刚来,有些拘谨的坐下,便有人上来问价。

    是个大腹便便的掌柜,一看就知道是客栈掌柜。

    为何?

    后面还跟着个厨子呢!

    徐明看了几眼,也不再多看,自己虽然也眼馋,但奈何,吃不起呀!

    修陵人每月的例钱就那么点,满足一下温饱还行,想开荤,那是一年到头都想不着的好事。

    回了铺子,关了门,徐明把铁铲放在一边。

    这修陵人大多是白天来活,徐明也不确定自己等会还有没有活计。

    这时间段,砍头跟噶韭菜一样,天天砍天天杀,菜市口都被血洗了一样,也不知道哪些缝尸人,心理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自己这里,隔着河还能看看环肥燕瘦的美人,那边,开眼就是砍头,晚上就是缝尸,时间长了,保不齐里面多少疯病。

    还有那刽子手,据说也是个苦活,每年都会死上不少。

    真是既落江湖内,万般不由人啊!

    徐明等到了将近黄昏时分,门外一直不见有敲门声音,这才放下心来。

    今日应该是没有人要埋了。

    虽说挖坑埋人就能变强,但徐明好歹还是个正常人,他可没盼着不间断的送人过来。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挖坑埋人,也不适宜太过频繁。

    谁知道一个不小心,又会埋出什么幺蛾子。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一不小心,那是会死的!

    出了铺子,徐明走上街。

    这大应朝虽说风雨飘摇,但一时半会间,还不至于连京城也是饿殍遍地。

    因此这黄昏时分,街道上更是热闹,不少习惯于夜生活的夜猫子都溜了出来。

    这京城夜生活,一直持续到戌时。

    换算成后世的时间表,就是21点左右。

    更晚,那就要净街了。

    大部分人都是奔着烟花巷去得,这是主流,还有部分,则是奔着茶楼。

    喝杯清茶,听段说书,倒也快意。

    徐明正人君子,自然不能去青楼酒肆,剩下的,也就是茶楼了。

    这茶楼,也分了三六九等,最上等的,接待的都是王公贵族,里面美人,不输坊司;而中等的,则是地方富贵人家往来;至于普通的,卖的是点心粗茶,请的是呕哑嘲哳,来往的人,大多都是目不识丁,也就图个热闹。

    更何况,这地方说书的先生,讲的可不是什么才子佳人,那故事在这里行不通。

    指望一大帮大老爷们,粗鄙汉子听得懂诗词歌赋?

    那真是难为他们了!

    在这里,多的是快意恩仇的故事,讲的是贴地气的民间奇闻。

    像这等茶楼,小本买卖,自然请不起什么高明的说书先生。

    大多水平一般,能力有限,或者是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来这赚点经验,长长见识,又或者是褶子糊脸的老先生,甩着棺材板,来这养老了。

    今日里这先生,就是个养老的主。

    说一段书,口齿倒是还清晰,只是声音微弱,中气不足,说起来也没得个激情劲儿,反倒是看客们的声音,还盖过了说书先生的声音。

    徐明听了会,摇了摇头。

    这先生,完全就是背景板嘛!

    但这说书先生说的东西,徐明还是挺感兴趣。

    今日里,说书先生讲的是《三教九流,八大江湖》。

    徐明来这里时间不长,但通过前身的记忆,以及这几日的见闻,倒也知道了些风土人情。

    这《三教九流,八大江湖》,可是说书人最常讲的段子。

    这本子细说起来,分为上下两本,上本《三教九流》,下本《八大江湖》,都是讲的江湖上的奇闻异事。

    至于出处,无人知道,这本子每个说书人都会讲,但讲得还不一样!

    而今日里,这养老的说书先生,讲的是下本儿。

    也就是《八大江湖》!

    简单说来,也就是江湖上“惊疲飘册风火爵要”八门行当的各种奇人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