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精神分裂者的梦境 » 第七十四章 叱利骨的反击

第七十四章 叱利骨的反击

    秦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四月十九,自上党北上的一万北魏援军抵达雁门关,辽军攻城势头受挫。

    四月二十二,北魏西并州二万援兵抵达雁门关南三十里处扎营。

    当夜,退守雁门的北魏北部军主帅叱利骨率五千军夜袭辽军大营。

    辽军知道三日前对手来了援军,因此早就加强了夜间戒备,未等北魏军突入前营即被暗哨发现。

    叱利骨也不惊慌,依旧发动了突袭。

    双方交战八个月,辽军始终占据上风,因此营寨并不如何坚固,被叱利骨很容易的突入了前寨。

    居于中军的辽军主帅耶律斜轸被惊醒后尚未穿戴好盔甲,就已经得到禀报,营帐位置更加靠南的副帅萧挞凛已经组织起了有效抵抗。

    胡须斑白的耶律斜轸点了点头没说话,最后伸手紧了紧腰间兽口腰带,踏步出帐之前心中暗自奇怪的是叱利骨为何今日夜袭?

    倒不是说守城一方发动夜袭有什么不对,这本就是防守一方常用的手段。

    只是三日前守军援兵刚到,自己又怎么可能会不防着这一手呢?

    想那叱利骨也是名将,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否则也做不到只凭借不到自己一半的兵力就和自己周旋八个多月了!

    想着心事耶律斜轸走出帐外,早有亲随牵过马来。此时中军大寨内的五千宫帐军早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击。

    “我大军数倍于敌,叱利骨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机会。他到底想干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位年过六十的契丹老将。

    还没等耶律斜轸在马背上坐稳,又有传令兵来报,袭营的北魏军在前寨冲杀一阵后退走了。

    这位老将闻言眉毛登时一皱,很快又舒展开来,脸上的神色却丝毫不见轻松。

    “传令萧副帅,不得越过前寨追击!”

    耶律斜轸觉得自己似乎猜到了对手的意图,却并不十分确定。

    ......

    “大帅,为何不准追击?”

    辽军副帅萧挞凛见到率军赶来的耶律斜轸后,第一句话就是带着些质问的语气。

    耶律斜轸也不在意,伸出手中马鞭在对方肩膀上敲了敲,皱眉说道:“去把衣甲穿好!”

    原来身为副帅的萧挞凛半夜惊醒后急于组织反击,匆忙间就只简单着了胸甲,肩甲护裙什么的一概都没顾得上穿戴。

    “叱利骨都跑了,我还穿什么......”心中憋闷的萧挞凛张嘴就要反驳,却被老帅一眼瞪了回去。

    身为军中宿将,又是太后嫡亲族兄,身份地位极为特殊的萧挞凛此时也就只有这位老帅能百分百镇得住了。

    “报!敌军退至雁门关外止步,并未入关!”

    “再探!”耶律斜轸沉稳的下令。

    正在亲卫协助下着甲的萧挞凛闻言也反应了过来,顿时收起了脸上的些许不忿之色。着好甲后默默的策马来到主帅身边,沉默着再没说什么。

    “报!敌军已退入雁门关内!”果然没等多久,斥候就再次来报。

    耶律斜轸闻言转头看向身边的萧挞凛,沉着声音说道:“你若还是改不了这脾气,就退到我后面去扎营!”

    也已年近五十的萧挞凛脸上罕见的一红,立即低头认错,丝毫不敢有半点不忿。

    耶律斜轸看着萧挞凛离去的背影,暗自叹了口气,心想:“秦人有句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啊!”

    作为三朝元老,先皇钦定的两位顾命大臣之一,耶律斜轸太清楚萧挞凛如今的心态了。

    作为契丹后族最出类拔萃的将才,萧挞凛的地位实在是太特殊了!

    一方面,萧挞凛是后族萧氏在军中的代表,太后在武力上最重要的依仗,其作用和意义超过了任何人。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使得萧挞凛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配得上如今的高位和太后的倚重。

    尤其是在南下屡屡受阻的情况下,压力使得这位十分有才干的大将逐渐失去了本有的耐心。

    而在战场上失去应有耐心是十分危险的,那意味着更容易掉进对手刻意设下的圈套。

    就像今晚,北魏军夜袭的蹊跷如此明显,这位打了几十年仗的宿将居然显得那般毛躁!

    “如今大辽看似强盛无比,却始终无法向南拓土,内部的隐忧才是主要原因啊!

    而如今看似稳固的平衡,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无懈可击。

    世人都笑我英雄难过美人关?

    笑话!

    我老头子会缺女人吗?”

    耶律斜轸不自觉的摇了摇头,一拉缰绳调转马头也回营了。

    负责收尾的是萧挞凛,本来这事儿轮不到他来做,只是刚刚被老帅不轻不重的训斥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干脆就主动给自己找了点事情做。

    总之作为军中宿将,北上前又做了多年的南部军统帅,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倒是稀松平常。

    其实萧挞凛心里也在反思,早已不是毛头小子的他能想得到的并不会比老帅耶律斜轸要少。

    契丹虽起于八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部族早已诸多变迁。至太祖耶律阿保机立国时,最大的部族已经变成了迭剌部。太祖和太宗两位雄主又通过合并、赐姓等手段,使契丹的部族之分相比其他胡族已经淡化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以姓氏为纽带的各个氏族,其中皇族耶律氏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因此无论是朝中重臣还是军中重将大多都姓耶律。

    萧家虽然是仅次于耶律氏的契丹第二大姓,又是太祖钦定、国中公认的世代后族,势力却始终局限于朝堂,在军中并无太大影响力。

    直到景宗崩、外甥隆续继位、族妹萧绰临朝摄政,萧氏一族才得以掌控部分兵权,却也遭至国中一干守旧宗室的强烈不满。

    萧挞凛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少有贤名,也自认颇有才干,但在军中上位也仍是形势所使。

    外甥灵前继位时只有十二岁,孤儿寡母的说一声主少国疑丝毫不为过。

    面对诸多宗室亲王的蠢蠢欲动,族妹虽然成功拉拢了两位顾命大臣,却也无可奈何的作出了不少妥协,使得国中的暗流始终未能彻底平息。

    自己虽然是凭真本事一刀一枪在军中打拼起来的,很多姓耶律的还是认为自己上位是因为外戚的身份。

    那耶律休哥不就是因此才始终对自己不服吗?否则合二人之力又怎会始终打不过黄河!

    去年后秦与北魏全面开战,南魏乘机攻打虎牢关,其实大辽是有两个用兵方向的。

    当时朝中为向西还是向南争论的很激烈,最后还是西进的意见占了上风。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南部军的主帅是自己这个姓萧的?

    好在北部军主帅耶律斜轸也是支持太后的,族妹这才能调自己统帅五万援军北上。

    太后的意思萧挞凛很清楚,就是想让自己这个萧家人在攻灭北魏的大战中立下功勋。

    耶律老帅已经老了,自己如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这北部军日后很可能被自己这个副帅掌控。到时统一了北方的大辽合兵一泻而下,太后的地位不但稳如泰山,萧家亦可真正成为和耶律氏平起平坐的世代后族!

    与突厥人的战事初期还算顺利,北魏叱利骨虽也是世之名将,却终因实力悬殊丢了所有雁门关以北之地。只要再攻破了雁门雄关,北魏基本上就可以宣布亡国了。

    眼看着雁门关摇摇欲坠就要被破,没想到三日前居然来了援军。

    作为战场宿将,萧挞凛不用确切情报就能将情势猜个大概。这必然是秦魏战局有了重大变化,且取得优势的必然是北魏,突厥人这才有余力抽调兵力北上。

    而从这几日攻城的情状来看,北魏援军兵力着实有限,破关仍有很大希望。若是等到秦魏两方彻底分出了胜负,破关灭魏就再无可能了。

    自己离开南部军主帅之位北上,如果只是随老帅占了雁门以北而未能一战灭魏,萧氏得失可就难说的紧了。

    萧挞凛心中明了,这才是自己越来越心急,以至于常常失了方寸的原因。

    辽军这边两位主帅各想心事,叱利骨的心情却是大好。

    “都抓到了吗?”

    入关的叱利骨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手下。

    手下一员副将行了个突厥礼答道:“都抓到了,没有漏网的!”

    “好!”

    叱利骨眯了眯眼睛,在马上直了直身体看向了南边。南关门昏暗的火光下,一队队士卒正在安静的进关。

    四月二十三。

    因为昨晚被袭营的突厥人折腾了半夜,辽军今日直到太阳升得老高才开始攻城。

    昨夜回帐后始终觉得不妥的耶律斜轸其实心里也很着急,萧挞凛能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想到。

    “再攻不下雁门关,此次西征又要虎头蛇尾了!”老帅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经下定了奋力一搏的决心。

    ......

    惨烈的攻城战打到黄昏,防守的北魏军已经明显势弱,作为攻坚尖刀的宫帐军已经数次登上了关墙。

    眼看形势前所未有的好,萧挞凛的急性子再次安耐不住,已经数次请战要亲率亲卫登城了。

    老帅虽然明白萧挞凛的价值绝不仅仅只在战场上,面对摇摇欲坠的雁门关终究没能抵挡得了心中的欲念。

    破关!灭魏!统一北方!

    大辽的国运就再也无人能够阻挡了!

    终于,在天黑前半个时辰,眼见宫帐军再次攻上了雁门关墙,老帅耶律斜轸终于冲眼珠子都快瞪红了的副手点了点头。

    “再加一把火!这也许就是奠定大辽万世功业的最后一击!”面对大好形势,老帅心中如此想道。

    终于讨得使命的萧挞凛大喜,立即带着早已做好一切准备的亲卫营冲到了关墙之下。

    ......

    “大帅!关墙要守不住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副将被人抬到了叱利骨身边,挣扎着起身喊道。

    一直面容冷峻的叱利骨闻言突然面色变得狰狞,飞起一脚将这人从担架上踢得飞了起来。

    “五千人守不住雁门雄关?你还有脸活着来叫唤?

    滚!滚回关墙去!

    守不住关墙,你就死那吧!”

    重重摔落在地的副将挣扎了两下没能站起,那两个抬担架的亲兵赶紧过去搀扶,却被他奋起余力甩开了。

    那名副将抬头看了一眼大帅,咬了咬牙再不多言,挣扎着爬起后跌跌撞撞的向来时的方向冲去,只留下地上混合着泥土的一滩血迹。

    那是刚刚崩裂伤口流出来的。

    叱利骨只是看了一眼部下的背影,视线很快又转回了前方。

    “时机未到!战机未现!”叱利骨心里坚定的喃喃自语。

    赤红的夕阳消失在西方的地平线上,雁门关内外几乎同时燃起了火堆,激烈的攻防战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萧挞凛的亲卫第三次退了下来,他的眼睛却始终盯着关墙的一段,心里一刻不停的仔细计算着什么。

    “那里是自己早就看好的目标,守军已经被分散大半了!”

    与此同时,早就注意到萧挞凛的叱利骨,目光也一直盯着那堆滚木礌石够不着的盾墙,心里同样在不停地盘算。

    “攻上去了!又登上去了!”

    一直紧跟在萧挞凛身边的副将、亲卫营统领萧可迭兴奋的大喊大叫。

    不到一个时辰,自己的手下已经四次登上雁门关墙了,萧可迭觉得破城之时已经不远了。

    就在他还在兴奋的大叫时,突然听见身后“仓啷”一声响,从小长在军中的他条件反射般的就知道那是战刀出鞘的声音。

    还没等他来得及回头,就听见身后一声吼。

    “勇士们!随我先登!”

    萧可迭先是下意识的热血上涌,口中刚发出一声欢呼就又反应了过来,慌忙伸手去拽冲过自己身边的大帅。

    “萧帅!你不能......”

    没等他把一句话说完,就感觉自己被踹了一脚。

    “随我先登!”

    萧挞凛一脚踹翻自己的亲卫统领,头也不回的持刀举盾向攻城梯冲去。

    萧可迭在地上只打了半个滚,就如同一只矫健的猎豹一般一跃而起,咬着牙向着自家主帅的狂追而去。

    一边追还一边喊:“护住萧帅!护住!”

    雁门关城上的叱利骨眼皮终于跳了跳,抬起右手对身后的一个亲兵用力挥了挥。

    那名亲卫见状掉头就跑,飞奔到关墙的内侧大喊:“上!上!”

    早就等在登城阶梯中间的一群人立刻动了,四人一组抬着三架小型床弩奋力向城头冲去。

    这种小型床弩的大小只有固定在城墙上的床弩不到一半,底部有木头做的架子供人抬起,具备更强的机动性。

    眼见契丹人不断登上关墙的叱利骨眼睛眯了眯,伸手从身边亲卫手中拿过了一张大弓。

    “咻”的一道尖锐之声响起,正准备从登乘梯顶部跃上关墙的一个契丹百将连头都没来得及转动一下,就在惊恐中被一支利箭穿透了头颅。厚厚的铁盔就像纸糊的一样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整个穿过的箭矢钉在城墙上后,尾羽还在兀自颤动。

    那个瞬间气绝的契丹百将就那样定在了攻城梯顶端,双手还牢牢的抓着城垛,完全堵住了后面的同伴。

    叱利骨的箭矢是特质的,是草原上常用的那种“鸣镝”。发出的啸叫声同时也是信号,他身边一队二十人的亲卫立刻就向那处关墙奔去。

    攻城梯上的异状被关下萧挞凛的亲兵营发现了,立刻就有二十几个弓箭手调转了方向,朝叱利骨所在的关楼集射。

    叱利骨身后的亲卫立刻持盾上前,护在了主帅身前。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张弓搭箭开始和关下的敌人对射。

    叱利骨对这些根本视若无睹,眼睛一直盯着萧挞凛正在攀爬的那架攻城梯。

    排在第二个的契丹悍卒好不容易将堵路的同伴尸体拽落,刚向上爬了两步就再次被侧面一只箭矢洞穿了头颅。虽然他早有准备,却还是没来得及用随身小盾护住性命。

    射出第二支箭的叱利骨又拿了一支箭搭在了弓上,只是并没有将弓拿起,而是看似随意的垂在身前。

    已经登上关墙的五个契丹悍卒断了后援,只能死死的守在攻城梯顶端附近。

    叱利骨的那队亲卫身手都是顶尖,很快就赶到了目的地将这已经伤痕累累的五人斩杀一尽。

    恰在此时,三架小型床弩也终于赶到了目的地----关楼之上。

    雁门关的关楼是那种传统设计,就是略微突出于关墙整体面。床弩架在侧面可以正面侧射到攻城梯上的敌人。

    关墙下有人发现了架起的床弩,立刻抬头大喊着提醒。

    紧紧跟在萧挞凛身后的萧可迭闻声扭头一看,顿时魂飞魄散,他太清楚突厥人的目标是谁了。

    此时的他和自家主帅两人处于攻城梯中部偏上的位置,正是上不得上下不得下的处境。

    萧可迭来不及细想,下意识的伸出一只手抓住了自己主帅的脚腕用力向下一扯。

    萧挞凛也发现了情况不对,顺着脚下的力道一松手,身体就飞速往下滑去。

    “咻”的一声刺耳啸叫,萧可迭腰腹发力,在攻城梯上尽力扭动身体,将主帅死死的护在了怀里,同时身体绷紧,将浑身的真气全部运转到了暴露出来的背部。

    叱利骨射出的第三支箭没有再次瞄准头部,而是狠狠的射中了萧可迭的背心。

    也就比他出手晚了些许,“嘣”“嘣”“嘣”三声响,三支粗大的铁矢也被射了出去。

    萧可迭正要发力将怀中的主帅推出,突然感觉背心一凉,浑身的力气瞬间散尽。背甲和护体真气居然丝毫作用也没起到。

    还没等他再次凝聚起力气,只觉背上巨力袭来,整个人瞬间就从攻城梯上飞了出去。

    城下尚未轮得到登城的萧挞凛亲兵营士卒看到了让他们目眦欲裂的一幕。

    自己的上官怀抱着主帅腾在空中,三支粗大的弩矢透体而过,带出了一团团喷散的血雾。

    霎时间,雁门关墙上下仿佛都安静了一瞬,就像时间凝固了一般。

    关楼上的叱利骨射出最后一箭后根本不看战果,转身就向关内大步走去。身后的亲卫纷纷跟上,任由主帅丢下的铁弓在青砖地面上弹跳不止。

    耶律斜轸胯下的战马突然间躁动了一下,让这位老帅心中一阵狂跳。

    坐下的老伙计跟了自己多年,不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躁动,反而是这种仿佛天生般的直觉多次帮自己提前避开了危险。

    耶律斜轸一边伸手轻抚战马脖颈,一边下意识的抬首望向远处的战场。

    下一刻,老帅发现刚刚还士气如虹的己方攻城大军突然大乱,然后他就发现了骑兵的身影。

    己方攻城的都是步兵,那是哪方的骑兵还用问吗?

    “两翼铁骑出击!”耶律斜轸条件反射般的下达了通常状况下最准确的命令。

    可是此时是通常状况吗?

    数万大军的副帅身死,攻防双方的士气瞬间逆转。而就在这个及其关键的时刻,一直紧逼的关门突然大开,无数铁骑恰到好处的杀了出来。

    与此同时,原本已显力竭的关头守军突然间也多了无数援军。

    突然出现的敌人好像永无止境一般,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有多少!

    这种情况下,原本最多狠狠受挫的攻城一方直接就崩溃了。

    溃散的辽军步卒阻挡了前来接应的己方铁骑,紧随而来的北魏铁骑就发出了重重的一击。

    一时猜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的耶律斜轸虽然目瞪口呆,但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当世名将,立刻就下意识的下达了最准确的命令。

    三万人组成的中军排着整齐的阵列缓缓向前,尚未与敌纠缠在一起的骑兵也依令后撤。

    不过憋屈了大半年的叱利骨如何能放过此时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驱赶着溃逃的敌人一刻不停的就向辽军大阵直冲而去。

    雁门关外地形并不开阔,按理说双方应该很快陷入胶着。

    但副帅战死给辽军带来的心理冲击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那些溃散的步卒。

    尽管己方主帅还在,但萧挞凛身份之特殊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失败的念头就像毒蛇一般狠狠的噬咬着所有得知了萧挞凛死讯的辽军士卒的心。

    无论是秦卒还是契丹兵。

    耶律斜轸很快就发现了反常,己方溃兵根本不听中军号令向两边跑。

    一股不详的预感霎时间涌上了老帅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