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龙帝赋 » 第一章 隐仙观

第一章 隐仙观

    东方龙国。

    五月四日,清明。

    秦岭正值烟雨朦朦、春绿芽黄之季。嘉陵江水一改冬季蕴静,奔腾汹涌,汇入明溪暗泉,近三千里奔流直入长江,引得游人墨客纷纷接踵而来,流连忘返。秦岭之峰,当以太白山最是火热,云海碧光,莲花飞瀑,三国古道,皆受大众追捧。

    有动必有静,有人喜欢喧嚣热闹的红尘世界,自也有喜欢寂静悠然的山水乾坤。嘉陵江源往北数里,乃代王山,再往北去百里,便是茫茫群峰野岭,千峰排戟,万仞开平,人迹罕至。当代科技发达,亦有不曾探查开发之地。大山深处无路,远古森林覆盖,便有真正的修士隐居期间。代王山与紫柏坡间向西北深处,有潭名曰碧水,其水幽邃墨暗,深不可测。据传此潭为仙人所辟,结千山之势,古江之精,灵气盈昂。碧水潭东侧有一峰,名曰断仙台。峰高较之太白、代王等山自是不及,却也山势陡峭,断崖突石,险不可攀。有诗为证:

    岭路青松杪,盘回出乱云。

    道门云间现,隔山闻紫烟。

    履润苔花积,药香碧水潭。

    无名仙洞在,遥见峰断仙。

    断仙台自潭边拔地而起,直耸云霄。有石阶蜿蜒顺势而上,却不知何人所凿。顺石阶至峰顶,豁然开朗。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古松奇石掩映成趣,奇花瑞草四时不谢。峰顶长宽百丈之余,可俯碧水,可观云海,可仰星辰。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小径如带,飘于深处。青砖金瓦隐现,乃是一座仙山道观,道观大门右首有赑屃石碑,碑文大篆雕刻有“隐仙观”三字。

    时近晌午,细雨未停,整个断仙台被烟雨笼罩,更显得仙气盈盈。

    吱呀一声,半扇观门打开,跨步走出一个七八岁的小道童,他青衫黑履,粉面绛唇,头发扎成法鬏,横叉玉簪。他用衣袖揩去脸上雨珠,抬头看了看天空,扑棱一下支开油伞,沿着石径疾步向观后而去。

    隐仙观后方丛林掩映之间,近断崖处有一石台,石台之上一少年正在风雨之中舞剑。却见他光着脚丫,着青灰短裤,赤裸着上身。身上汗水与雨水交集,在一动一驰之间溅落在石台之上。最显眼的,便是在犹如铁板坚石、隐藏着爆炸力量的肌肉皮肤上,赫然有着数十道伤疤。这些伤疤有大有小,又长又短,似乎是枪孔之伤,又似刀剑之痕,犹如恶龙凶蛇,浮游于身,甚为可怖。

    少年板寸短发,五官棱角分明,好比雕刻一般,精美绝伦。精美之中带着阳刚,阳刚之中又带着冷冽,深邃的眼眸,清澈之间带着煞气,无疑是在战场滚爬拼杀过的军中老手。

    却见他将手中长剑越舞越快,寒光闪烁,剑气纵横,在风雨中形成道道暗影,似大江奔腾,又如旋涡卷动,竟发出惊涛骇浪的咆哮之声。

    “集风雨之气,凝天地之势,成山岳之重,守拙归墟,妄卜奎流,去!”

    少年轻喝一声,曲臂旋腕,一剑向断崖外斩出,激起雨水化为巨浪,嘶吼着向前方轰隆隆而去。

    “剑势如游龙,惊鸿破苍穹!”

    那小道童正在伞下看得此剑,不由瞠目结舌。

    “小师叔,你练成第五剑了!”

    少年收剑归势,看到小道童,微微笑了起来。

    “小丸子,雨还未停,你怎么来了?”

    道童给他翻了个白眼,小嘴撅起,鼓腮帮哼了一声,道:“师父叫你!”

    “我再说一遍,我不叫小丸子,我叫肖元子!”

    “师父找我啥事?”

    少年将手中长剑抛于道童,又伸手捏了捏他圆嘟嘟的脸蛋儿。

    “不知道,师祖接了个电话,聊了很久,然后就唤我喊你了。”

    小道童愤愤打掉少年的手,不住揉着红的脸颊。

    此刻油伞已被少年夺了去,快步奔向道观。

    “告诉师父一声,我换了衣服就过去。”

    “谢谢你的伞,晚上请你吃烤鱼!”

    小道童本欲将手中长剑扔下山崖,听得烤鱼二字,不由眼神明亮,眉毛弯弯的笑了起来。更是握紧了长剑,连头顶的雨也觉得小了很多。

    隐仙观有三重院落,进观门第一重院是道友宾客入住休息的地方,左右两排屋舍,共计二十六间。中间第二重院正中乃是三清天尊大殿,左手为门下弟子居住屋舍,右手是会客、膳堂、库房等十数间。绕过三清殿,穿过池塘月门,便是最后一重。此院落只有房舍九间,院中间是一座巨大的青铜香炉,雕龙刻兽,精美浑厚。对门又一殿,却不供三清,不礼五帝,三尺雕像红布遮盖,不知是哪路神仙。挂有楹联:混沌元一风祖火祖龙当祖,黄象纷驰天皇地皇人为皇。正中横匾:祖龙宫。

    殿内香炉紫烟袅袅,蒲团一侧摆放黄花梨太师椅两把,方桌一个。上首椅上坐着一位华发老者,穿着灰白色太极练功服,脚踏敞口黑色布鞋。身材消瘦却神采奕奕,面目慈祥却威严孤傲,眼眸精光闪烁,如同万千星辰旋于其中。

    “师父!”

    少年换了一身轻便的藏青短衫,步入大殿之中,对着老道弯腰施礼。

    “坐吧”

    老道指了指一旁的太师椅,微微一笑。

    少年再次施礼,他从一侧提起茶壶,给老道盖碗之中续了茶水,这才落座。

    “师父召弟子前来,可是有事吩咐?”

    老道端起盖碗,呷了一口,面色却是渐渐凝重起来。

    “天儿,刚才你大伯来电话了,让你回京都一趟,有重要的任务派给你。”

    “是吗?”

    秦天先是一愣,转而神色期待而又兴奋起来。

    “师父,是不是我爸妈有消息了?”

    秦天的父亲秦景坤、母亲洛童,都是龙国首屈一指的科考专家,在一次对秦陵探查的任务中意外失踪,到现在已有三年之久。作为现特战大队队长的龙牙,他多次前往秦陵探查究竟,却一无所获,父母双亲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已无半点消息。

    大伯亦是一直在动用各种关系寻找父母下落,数年来还是无迹可寻,今日召他,怎能不为之一振。

    老道道号无量子,建国前就在这隐仙观修真炼丹,门下曾有多位弟子,不过都难逃岁月时光,先后故去。秦天便是老道最小的弟子,从小悉心教导,胜若父子。

    “坤舆驾乾象,银演孤沧瀛。”

    无量子缓缓摇头,口出箴语。

    “你父母失踪之谜,终会解开。如今未现尸骨,定是未殆,你若执迷当下,裹足不前,怕是再难相见了。”

    “前些时候我卜了一卦,近日再观星象,五月二十,应是七星连珠之日,宇宙动荡,乾坤交替,五行失性,有你的劫难,也有你的福缘。天机不可泄露,你当好自为之。”

    闻得师父所言,秦天逐渐冷静下来,想到七星连珠,眉毛不由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