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龙帝赋 » 第四十九章 贺礼

第四十九章 贺礼

    “景坤兄,麟儿金轮,恭喜恭喜!”

    公孙尧身长近八尺,浓眉虎目,红脸髯须。穿着青色劲装,外披白色长袍,腰间佩戴宝剑。端是英雄气概,轩昂富贵。

    “哪里哪里,犬子小小弥月,有劳太守大人亲临寒舍,当真是蓬荜生辉啊!”

    秦朗抱拳施礼,以示谢意。

    “瓒儿,还不过来拜见秦叔父!”

    言罢,一个身穿紫袍的五六岁小孩从车马走出,来到秦朗近前,躬身施礼。

    “侄儿公孙瓒,拜见秦叔父!”

    “这是小二公孙瓒,字伯珪,今年正满五岁。”

    公孙尧满意的揉了揉孩子的脑顶,向秦朗介绍起自己的孩子。

    “公子蜂腰猿臂,气宇轩昂,眉目之间英姿勃发,将来定是我大汉栋梁之材!”

    秦朗仔细打量了一下公孙瓒,忍不住赞叹一声。

    “哈哈哈,借景坤兄吉言,我倒是真希望这小子能有点出席。”

    公孙尧听到夸奖自己的儿子,自是高兴,脸上傲骄的神情溢于言表。

    “太守大人,快些里边落座,茶酒俱温,正当驱寒!”

    秦朗二人寒暄片刻,忙是请公孙尧入内歇息。

    “好好好,今天乃是吉日,定当与景坤兄多饮几杯!”

    “对了,尧略备薄礼,切莫嫌弃!”

    公孙尧让手下管家奉上礼单,这才在秦府家人的引领之下步入厅堂落座。

    有伏龙镇长老管事席下作陪,斟茶烫酒聊天说笑。

    “这太守大人还真是…”

    看到公孙尧附上的礼单,就连秦朗也是吓了一跳。

    礼单不可不说贵重,在这苦寒的燕幽之地,实属难得。

    其中千年仙参三株,百年老参三十株。黄金千两,珍珠五斛。绫罗绸缎一百匹,稀有珍贵药材有数十种,共计有上百斤。

    最为贵重的,乃是两匹宝马——夜照狮子白。

    一公一母,齿有三龄,正当青壮之际。

    像这种日行千里的宝马良驹,有价无市,即便金银再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听说秦嘉大哥得皇帝赏识,不日将赴京都任职,怕是这涿郡太守想要极力拉拢,更进一步啊。”

    想到此处,秦朗面色凝重,缓缓将礼单塞进衣袖,看着涿郡兵士将一担担礼品抬进府内。

    那两匹白马,长有丈余,高有八尺。浑身雪白如练,没有一丝杂毛。霜鬃扬风,神骏非凡。

    秦朗忍不住过去拍拍马颈,健壮遒劲,可想其飞奔之时,足不践土,一行十影。男儿当是更喜那飞驰辽原,追风逐电,超光越禽的感觉。

    “好马!”

    心中暗赞,让人腾出单间马厩,牵入好生喂养。

    刚刚引进公孙尧,便是代郡太守傅睿、太谷郡太守耿冲、渔阳郡太守邹丹也是先后而至。鲜衣怒马,鼓乐喧天,秦府门前顷刻间人喊马嘶,热闹非凡。

    这几人秦朗倒也颇为熟识,各自寒暄过后,命人引进厅堂与涿郡太守公孙尧见过,各自落座。官场同僚,说话更为熟络,尤那太谷郡耿冲年岁稍长,性格外向活泼,言辞间妙语连珠,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老爷,镇外下人传过话来,有大队人马已至,官旗好像是刘姓。”

    管家秦奇来到秦朗近前,俯身贴耳细语告知。

    “刘姓?”

    秦朗闻言不由一怔,交往好友却无此号人物,一时之间竟是想不出来者何人。不过刘姓可是国姓,他岂敢怠慢,连忙起身告罪,迎出门外。

    “景坤老弟!”

    刚到门外,却是马蹄阵阵,一人翻身下马,笑容可掬。

    “秦大哥!”

    秦朗见得来人,丰神俊逸,正是结拜大哥秦嘉秦士会。

    二人双手相交,然后一个熊抱,显然久未见面,再见之时难以自抑思念之情。

    “景坤,喜得贵子,当是可喜可贺!”

    秦嘉与他可谓知己之交,知心知意,八拜之交,更是亲如兄弟一般。

    “大哥,你能过来,吾心甚欢!嫂夫人可曾一同前来?”

    秦朗左右顾盼,却是没发现嫂夫人徐淑的身影。

    “她怎会不来!只是现在在镇外陪着刺史夫人,一会便见到了。”

    “刺史夫人?哪个刺史?”

    秦朗不明,赶紧相询。

    “当然是幽州刺史刘虞刘伯安。他们现在已到镇外,快些随我前去迎接。”

    秦嘉微微一笑,缓声说道。

    “什么?刘大人也来了!这…”

    秦朗一时间有些缓不过神来,这幽州刺史掌管十几个郡国,可谓真正的封疆大吏。如今大驾而临,当真是颇为意外。

    “切莫多想,稍后愚兄再详细告知,且随我先去迎接这刺史大人吧!”

    “好,来人,快些牵马出来!”

    待下人牵出马匹,秦朗飞身上马,马鞭急急敲了两下,与秦嘉奔向伏龙镇山口。

    山口阵风凛凛,大队兵马正伫立风中,战袍猎猎,战旗飘舞,篆书一个刘字。红色旗帜镶嵌黑色旌条,绣虎纹祥云,威仪四方。

    近百匹战马整齐列队,马上骑兵静若渊垣,手中刀枪瓦明锃亮,闪烁着寒光,杀气腾腾。

    骑兵之后是步兵重装,而后弓弩手竖手站立,并未发出攻击姿态。四辆六马红轿圆顶,铜栓檀木,雕刻祥云瑞兽,在队伍之中夺目耀眼。

    “刺史大人,秦嘉、秦朗恭请大人镇内歇息!”

    秦嘉二人翻身下马,躬身施礼后,向刘虞问安迎候。

    呼啦!

    士卒刀枪并立,左右闪开通道。

    有兵士在马车下放置了矮凳,车门打开,缓步走下两人。

    一人大概四十出头,穿着黑色官服,髯须修为剑状外撇,黄面大耳,小眼睛明亮闪烁着光芒。此人身材不高,腰间挂着皇室玉坠,更显的富贵威严。

    另一人却是有将近五十的年龄,身材修长,八尺有余,冠珠顶带,穿着灰白色长衫,简约朴素。长眉凤眼,高挺的鼻梁,长髯飘洒胸前,自有另一番仙风道骨的脱尘之姿。

    “子干先生,请!”

    “伯安君,请!”

    黑色官服者,正是幽州刺史刘虞刘伯安,穿着朴素者,乃是当朝尚书令、国之桢干卢植卢子干。

    秦朗不识,秦嘉却是识得。他常往来于朝廷各部,就是那金銮殿也是数次朝见桓帝,闲来与卢植倒也聊的投机。

    “拜见卢尚书、刺史大人!”

    秦嘉见到这二人,急忙拉着秦朗弯腰行大礼。

    卢植轻捋长髯,消瘦高硕的身形微微一躬,笑道:“朝野之外之桃源妙境,官爵所称有碍这等清静,还是称吾一声先生,更为悦之。”

    “极是,极是,子干先生名著海内,乃我大汉士之楷模,就连天子也唤为先生,吾辈岂远望乎?”

    幽州太守刘虞哈哈一笑,拉住秦嘉的腕袖,甚是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