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仙生十年 » 第14章 观察者

第14章 观察者

    费神看到地上正在成型的图案,心想,眼前这位该不会是个孩子吧?

    闪身进入银蛋里,发现可以从里面看到外面,而且是360度全景天窗,然而从外面用肉眼却看不到里面。借费神的手,第二人格控制了小人,然后翻阅了小人的记忆。

    记忆显示,它们一个是自我繁殖的族群,在宇宙里打零工而活,因为这样的族群在宇宙中数不胜数,只要是不能修炼的族群,基本上处在社会底层,所以费神大概了解后就不再感兴趣了。今天碰到的这种生物属于是自我繁殖的,从它的记忆力得知,它是它老妈的第一个孩子,这次出任务因为孩子在老家没找到同胞帮忙照顾,纯属是迫不得已才带上了孩子。

    看孩子知道的不多,费神借第二人格的神识“看到”了附近的印加文明,在一处崭新的石头塔台上找到了它的妈。石塔上面是一间石头屋,屋子里有一个半人高的石柱,石柱上站着一个穿着透明的小矮人,穿着土著的衣服,戴着当地的面具。它的体型比它的小孩更大一点,皮肤更灰一点,它的一只小圆手上粘着一块透明的菱形石,透明石头的表面不时有流光闪过。屋子里还有两个穿得像王还是祭祀的土著,对着石柱上的小人恭敬地请教,看上去交流像是通过菱形石完成的。印加人说话,菱形石翻译给它听,它再把它想表达的意思通过菱形石传达过去。

    主要是费神一直好奇外星人来地球的目的,他瞬移到了石头屋中,定住屋里的三位。他先翻看了两位土著的记忆,然后是外星人的记忆。

    根据土著的记忆,外星人就是来问问题的,反过来土著向外星人提问,答案往往是答非所问。比如问它天气干旱应该怎么应对?它会答复,而且回答很多,但是听完他们都理解不了。如果不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传说,说这些小矮人会带来文明和繁荣,他俩不会耐着性子陪在这里这么久,他俩已经开始后悔大兴土木建这个石塔了,他们愿意劳民伤财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什么。

    外星人的记忆就丰富多了,费神看到它去过很多星球,只是它自己的肉身不能横渡太空,只能坐飞行器去到目的地完成任务,大好的青春都耗在了路上。

    第二人格告诉了费神一些祂的猜测。用费神听得懂的话来说,这么大的宇宙肯定会有一些个人观察者或研究组织会雇佣一些专门跑腿的族群去收集一些特定或随机的星球上譬如生命起源、文明演变这样的真实数据,来充实它们的模型或者数据库。像今天这样直接出现在土著面前的交流问话,可能只是这些廉价劳动力为了证明它们来过这里,手上的菱形石既翻译器也是录像机,把文字画面记录下来后回去交差就很方便。

    费神了解后大感失望,外星人原本在他这里自带超级光环。当他第一次看到外星人那副样子,他以为人类进化到最后就是长成这样呢。他觉得与其长成扎样,人类还不如不进化,那样的小灰人当真丑的没法看了,还好不是。

    想到那个留在飞行器的小孩,它应该就是闲着无聊在涂鸦吧。估计它妈回去之后,即使看到了地上的图案也不在意,想着哪天一场风或雨,那些图案就没了。以为自己猜到了真相,费神的心思开始发散,他发现古代的天真蓝。

    费神问第二人格,现在国内是哪个年代。第二人格说是公元前220年,费神心想,来都来了,他想看看秦始皇长啥样,阿房宫长啥样。以前上学的时候背到《阿房宫赋》,杜牧说阿房宫居然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还说“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说实话,他不太信。

    如果问费神《阿房宫赋》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他会说是第一句话,而不是语文老师划重点的最后一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意思就是说,杜牧希望后人,也就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能从秦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不要骄奢淫逸,不要劳民伤财,不要重蹈覆辙。费神觉得这话就像放屁,因为任何想改变别人的人,一定会被人当神经病对待。与其劝君王如何如何,不如自己做官做到宰相,再按照自己的想法施政,即使到时候君王不从,那就架空他,或者取而代之。

    那第一句话是什么:六王毕,四海一。从公元前230年打韩国开始算起,到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轰轰烈烈10年的时间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后人眼里不过六个字。

    自从读到这句话,费神就开始坚定地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