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不是酋长是球长 » 第8章:人口太少啦!(求追读)

第8章:人口太少啦!(求追读)

    一场探索行动,颜晔得到三种可以调味的植物,回部落亲自种下之后,还特意用小石头围一个圈,告诉所有族人,谁也不可以践踏这些作物。

    作物,是用普通话同他们说的,虽然知道一些古越语和南岛语,但也必须加入汉语名词。

    就好比每个语言中,都会有一些舶来的名词一样,这样的名词多起来,有利于今后推行汉字。

    甚至在表达精准和系统方面,汉字天生具有比古越语、南岛语优越的地方,何况这个部落说的还是不成熟、无文字的语言。

    就好比八旗子弟在清中期的时候,大多已经不会说满语,转而都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这背后的原因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满语天然存在缺陷,久而久之就离开书面语,进而又在口语上迅速落败。

    颜晔就打算这么搞,今后要让这些野人写汉字,要让他们也说一口普通话。

    只可惜,眼下部落的人口太少了!要壮大部落很难,这些日子下来,甚至没有见过其他部落的野人在两岸出现过!

    颜晔坐在自己茅草屋前,仰望着河岸那边的密林。

    说实话,他很想一走了之,去找一个更大的部落入伙。

    假如幸运的话,他在大部落肯定回过得更好,靠着自己的谋略和认知,也肯定能够夺得大位。

    不幸运的话,也不过是把命还给老天爷罢了!反正现在他有些泄气。

    “有人……%&……厕所#%……三个……”巫笑着走了过来,不忘行礼。

    颜晔知道,又是有人没有按规矩去厕所拉屎。

    这群野人说蠢也蠢,说聪明也聪明。不让他们在外头随意拉屎,他们居然有人在自己住的茅草屋里头拉!

    往往得等到里头臭味掩盖不住了,才会被人知晓。

    颜晔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真恨不得杀鸡儆猴,觉得必须用血才能让这些野人记住。

    只是这次他却心软了,觉得既要严格要求族人,又要爱护族人,毕竟人才是蛮荒中最重要的资源。

    “告诉他们,在茅草屋里,可以拉在专门的陶罐里,等得空了再倒入厕所就行!”

    巫听懂一些,在看到颜晔拿着个陶罐比划之后,他才完全明白。

    “陶……不够!”

    “那就让族人这些天都烧陶,保证每一个茅草屋里头都有个便陶罐!”

    巫得令后退下了,对颜晔这样的安排很满意。

    ……

    第二天,岛上冒出了浓烟。

    族人们很听话,即便是小孩子也开始和泥。

    部落里头的陶器都算不上陶器,只能算是烧硬的泥巴,表面有一定程度的陶化。

    颜晔没有指点的心思,在这一方面,野人的手很巧。

    他继续站在炎黄洲的下游端,仰望着两岸。

    这么大的烟雾,没有引来其他部落的侦察,也没有引来其他野人的好奇。

    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安全度来看,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说明,这个地带处于边缘地带,不归属于某个部落,大概率是边界地带。

    河流是天然的分界线,狩猎部落自然倾向于将其作为界限。

    坏消息是这种地带,拿什么去壮大部落?靠族人们造娃吗?

    颜晔干坐几个小时,说不出来的感觉。

    巴万在一旁捕鱼,一根磨尖烤硬的木长矛,被他玩出了花。

    自从他们学会叉鱼的技巧后,捕鱼已经成为了一项娱乐活动。

    “哈哈哈……”巴万又叉到一条鱼,兴高采烈的炫耀着,其余正在捕鱼的野人,眼神中流露出极大的羡慕。

    颜晔叹了口气:“留个人盯着,发现其余野人的踪迹,立马来告诉我!”

    转身回驻地,烧陶的族人已经弄出不少半成品。

    野人的手确实巧,他们打磨石器的手艺几乎都很强,这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颜晔来到巫面前,点出几个青壮说:“过来!”

    巫和青壮跟在后头,他们吃了几天饱饭后,对颜晔的话,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颜晔要让他们干的事,是烧木炭!

    要想炼铁,没有木炭是万万不行。

    他找到一个空地,让他们将柴弄过来,竖直堆放成一个圆锥形。

    而后用泥巴在外围包裹起来,最后只在顶部留下一个小洞。

    这个过程,颜晔做的很慢,手脚也不利索。

    几个青壮好心帮忙,这点简单的活,很快就办的比他好。

    “艹……”颜晔心中暗骂,这么好的剥削对象,他居然只能让他们来烧木炭。

    这要是送到富土康去打螺丝,每个族人一个人为他赚三千,他都能月入十万!

    等这个简陋的木炭小窑弄好后,颜晔让他们点燃顶部的引火物。

    由于小窑下部有风口,上头火烧起来后,中间留有的空间,瞬间让空气流通起来。

    巫和青壮们都看呆了,在他们看来,这就像是烟再倒着跑。

    颜晔观察一阵,让他们把上方的孔封闭几个,只留下两个,底部也是如此。

    窑里的猛火熄灭下来,转而变成一阵阵的浓烟。

    这就是木材炭化的过程,假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干馏木炭,能得到木焦油、松节油。

    在土法小册子中,木炭是缺煤地区炼钢的必备燃料,甚至还开发出各种花式的用法,最猛的就是运用木炭干馏出来的木焦油代替柴油给拖拉机用!

    一个真正全民创新的年代!

    颜晔让这几个青壮继续垒小窑,储备的柴火很快就见底。

    不得已,巫只能动员妇孺去林子里捡柴。

    在没有铁器的情况下,能够弄来的柴火不过是些枯死的树枝,或者小树木。

    颜晔都不由感慨,科技果然是第一生产力。

    他原先还觉得印第安人没有驯化大型牲畜和发展出冶炼业,是因为印第安人文明程度低。

    现在看来,北美出现过的国家,或许文明程度都不低,问题是他们没有掌握冶炼技术,没有青铜这个资源来供他们过渡。

    所以一个地方固有客观条件,很大程度上也能影响文明,一命二运三风水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

    假如没有颜晔的话,这个蛮荒时代的小部落,极有可能会按部就班的一直狩猎采集,直到被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的大部落兼并。

    “巫,部落人口太少了!”颜晔感慨一声。

    巫听懂了,默默点头。

    “什么时候换亲?部落没有老婆的男人,应该有一个老婆!”颜晔迫切想要弄来人口。

    “年……一次,月圆……%¥#,换亲!”巫伸出十根手指。

    颜晔会意:“距离上次换亲,过去多久了?”

    巫扣上四根手指。

    很有意思的计数方式,部落其实也有结绳记事,只是只有巫一个人懂。

    “我们……%¥##……少女…去换……”

    颜晔知道换亲往往是少女换少女,另外会有一些货物往来。

    部落以前很穷,这种换亲肯定占不到便宜,但有他在,下一回肯定能多换回来不少人。

    只要每个青壮男子都换回来七八个老婆,那么部落壮大的速度,不就快了七八倍?

    照造娃这种指数级增长方式,颜晔估计至少得花二十年,才能拥有一统蛮荒的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