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60章 世事弄人

第260章 世事弄人

    深秋的清晨弥漫淡淡雾气,带着些许潮湿与清冷。

    王旭无意识地揉揉眼睛,从沉眠中清醒,抓着头发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

    宿醉的感觉不怎么好受,他静静地躺了会儿,回忆昨天发生的事,却想不起来昨晚是怎么回到房间,像是张靖背回来,又像是独自走回来。

    这个洞房花烛夜还真是过得冤,稀里糊涂就醉过去……

    心里暗暗感叹,他翻身坐到床沿。

    “小玉!给我准备热水梳洗!”

    小玉甜美的声音传来:“主人稍等,奴婢马上拿水来。”

    头重脚轻的王旭坐在床边怔怔出神,没过多会儿,容光焕发的徐淑就走进来。

    “你醒啦!”

    “嗯?噢,刚醒!”

    王旭笑着看向徐淑:“你这大清早去哪儿了?”

    “我去贵宾院看望蔡文姬。”

    徐淑走到衣柜边,为他挑选今天的衣物。

    “蔡文姬?”王旭惊得愣住。“哪个蔡文姬?”

    “名震千古的蔡琰呗,蔡邕的女儿啊!”徐淑翻找着衣服,头也不回地说。

    “她在贵宾院?”王旭不敢相信。

    “是啊!”徐淑拿出一套衣服,顺手关上柜门。“好啦,我帮你把衣服穿上,今天还有好多事要做,远来的宾客不去安排怎么行?”

    王旭站起身来张开双手,任由徐淑裹弄那穿戴麻烦的官服。

    “文雅,蔡文姬是怎么回事?她什么时候来的?”

    “不是你把人家安排到书房等着吗?”

    徐淑一边帮他穿着官服,一边回说:“人家父女两个在书房等到很晚,还是张瑶给他们爷俩端的饭菜,不然连个招呼的人都没有,多失礼!”

    对了,昨天羊续刚到的时候,好像是说过有神秘客人过来,没想到是蔡邕父女……

    想到这里,王旭有些惭愧。

    “昨天事情太多,真是疏忽,我得赶过去赔个罪才行……对了,还有谁知道这事儿?”

    徐淑为他系好腰带,拍了拍手:“目前就我和典韦知道,我已经嘱咐典韦不要透露两人身份。”

    “那就好。”王旭放下心来。

    “主人,热水来了!”小玉端着铜盆走进屋子,看到徐淑也在,微笑着问:“主母什么时候回来的?要用膳吗?”

    “暂时不想吃!”徐淑笑着摇头。

    “噢!那没什么事,奴婢就先出去帮忙,今天还要收拾好多东西呢!”小玉说。

    “行,你去忙,不用管我们!”王旭顺口回应,捧起铜盆里的热水扑到脸上,感觉舒服不少,宿醉的昏沉感减轻许多……

    匆匆洗漱后,徐淑去招呼宾客,王旭则去往贵宾院,没想刚踏进拱门,耳中就传来悠长的琴音,意境时喜、时悲,隐隐冲突,让人感觉到弹奏的人心里很矛盾。

    府里的丫鬟不可能有这种音律造诣,弹奏的人不是蔡邕便是蔡文姬……

    心里这么想着,王旭停下脚步,静静欣赏。

    路过的丫鬟看到他,想上前行礼,也被他摆手制止,微笑示意不用管,悄悄离开就好。

    好半晌,琴音渐渐低沉,还伴随着一声轻轻的叹息。

    女声?那就是蔡文姬在弹琴……

    想起当年那个温婉中带着活泼,静谧中带着雅致的小蔡琰,王旭露出丝丝微笑,迈步走向传出琴音的屋子。

    “琰妹妹,想不到你大清早就有如此雅兴!”

    “铛铛!”琴音陡然大乱,冒出两声杂音,戛然而止。

    隔壁的另一间屋子陡然打开房门,满脸喜色的蔡邕出现在门边。

    短短几年不见,他显得更为苍老,两鬓都已斑白,额头泛起深深的皱纹,实际年龄不过五十多岁,看上去却像是年近七十的老者。

    “王将军!!”

    “蔡公!”王旭含笑作揖。

    蔡琰从传出琴音的屋子走出……

    她的气质仍旧是那么淑雅端庄,娇颜比起当年还要秀丽三分,身姿也更显佳人韵味……

    凝视着前方的人,她的美眸泛起薄薄水雾,低垂螓首柔柔地行个万福。

    “蔡琰拜见王将军!”

    王旭责怪地看着她。

    “琰儿这话何意,莫非是忘却当年情谊?”

    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责问,蔡琰手足无措,略显慌乱。

    “琰儿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只是……”

    王旭微微轻笑,语气很温和:“不要叫得这么生分,莫非你如今看不起我?”

    “琰儿不敢!”蔡琰急声回应。

    王旭没有继续逗她,回身看向面带微笑的蔡邕。

    “蔡公,在下清晨叨扰是想向阁下道歉,昨天羊太守没有明说你们的身份,我本打算完成婚礼就赶来接待,没想慌慌忙忙间给忘了,绝不是有意,还望蔡公见谅。”

    蔡邕大笑着摇头:“王将军不必客气,婚嫁礼仪甚多,人之常情,哪有什么必要道歉?”

    “多谢蔡公谅解!”王旭轻轻拱手。

    蔡邕笑了笑,指着屋子说:“不如进屋再谈?”

    “也好!”

    王旭跟着蔡邕走到屋内落座,蔡琰也坐到蔡邕身旁。

    “蔡公早前隐居江东,怎么会来荆州?”王旭问说。

    蔡邕轻轻叹口气,老脸上的皱纹叠得更紧。

    “此事说来话长,我与羊续是知交好友,多年来全靠他扶持才能过活,我除去在江东避祸,也时常去羊家小住,半月前正好在南阳与他作伴,听说你大婚,便悄悄跟来道喜。”

    蔡邕的话音稍顿,神色略有些尴尬:“将军也知道我的处境,实在无能送出贺礼,本想送首祝词,可念及将军的才华,心里深感惭愧,倒是空手而来,只写下一副字帖,聊表心意。”

    你可不知道你的字帖值多少钱,放到后世任何朝代都是天价……

    心里默念一句,王旭笑着摇头:“这是什么话,蔡公能亲自过来,已是最好的祝福,金银珠宝不过身外物,哪里比得上蔡公跋涉千里带来的心意……实不相瞒,我早就想派人寻你们,若不是家父催促婚事,恐怕已经出发。”

    “这……”蔡邕惊讶万分:“将军找我所为何事?”

    “蔡公,当年的情谊,我从未相忘,如今你年事渐高,逃亡在外不是长久之计,我侥幸逃过一劫,成为镇南将军,总督荆南军政,已是站稳脚跟,你们不如都搬过来,我必然尽力保你们一家安稳,彼此也有个照应,远比你独自隐居江东更好。”

    蔡邕愣住,满脸惊愕。

    半晌,他的情绪渐渐失控,老眼泛起泪光。

    “十一年!整整十一年啊!我与家人颠沛流离,流荡四方,见惯人情冷暖!朝中大臣、昔日旧友虽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逃得性命,却少有人敢支助我,更遑论收留,唯有羊续助我熬过磨难。”

    蔡邕越说越激动,老泪纵横,声音蕴含说不尽的沧桑。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与将军相识不久,将军竟然肯做到这等地步,情谊远超数十年故交,世事弄人,世事弄人啊!!”

    蔡邕陡然大笑出声,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他深吸口气,面露决然。

    “鄙人这次来参加婚宴,除去祝福将军,实则也有结好将军、加深关系的想法,意图交好更多忠臣良将,使自己有天沉冤得雪,私心可谓深重,还望将军莫要怪罪。

    将军此番深情厚谊,鄙人感激涕零,却也羞愧难当,怎敢再厚颜无耻,给这纯洁的恩义添上杂质……鄙人绝不拖累将军,有这份情谊在心,死何足惜?”

    蔡邕猛得站起身,含泪唤说:“琰儿!为父着实无颜再面对王将军,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