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东京美丽人生 » 第六十八章 社会现象

第六十八章 社会现象

    藤岛义雄的大炮仗,可把在场的媒体震得不轻,反应过来后,那是兴奋坏了。

    就连接下来的采访都不痛不痒起来,他们着急回去赶新闻。

    这不趁机大肆炒作一番,都对不起胸前挂的记者证。

    包括甲子园大会的主办方《朝日新闻》,都没有出手阻拦的意思。

    除了暗骂藤岛义雄是个大嘴巴,搅屎棍,他们也准备贯彻言论自由的纲领。

    《朝日新闻》曾在创刊时,制定过一套综合性的纲领,用于指导报社的员工。

    以此为基础,它在七十年代以前,发行量一直保持全曰本第一。

    可在七十年代中期,违背了这一准则,造成发行竞争中的决策性失误,被《读卖新闻》超越,这算是商业竞争的经典场面了。

    虚假的商战:双方勾心斗角,运筹帷幄,真正的商战:等待对手失误。

    这一次,他们决定吸取教训,公平、迅捷地真实报道。

    因此,继高杉彻成名之后,藤岛义雄只用一天时间,就彻底火遍了全国。

    没办法,这个话题太大了,完全把握不住,大夏天的,谁不想吃点瓜解暑。

    大报小报、广播电视,凡是能发声的人士,都嗷嗷的吵成一团。

    你反对,我批判,观众看得热闹,传媒看得舒心。

    这种热度,连NHK都在后悔,没有把高杉彻的那首《CANDY》给录制出来。

    多好的机会,前后辈制度,最为泛滥的便是校园和职场,与之相生相伴的便是,校园欺凌和职场欺压。

    如果没有后者,根本没有人在乎什么前后辈制度。

    至于放送协会审查部的封禁警告,大不了放完再禁就好了。

    而正在一起密谋的研音和曰本华纳,彻底麻瓜傻眼了。

    从NHK强烈反对将《CANDY》印在唱片B面后,野崎俊夫并没有停止行动,迅速找上曰本华纳。

    一个是为满足自家少爷的念想,另一个则是想和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捆绑。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一面将《CANDY》录制出来,一边随时准备煽风点火。

    只是没想到,他们还没开始行动,就有人送来了一阵东风。

    此事令他们觉得高杉彻这人有点玄,颇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意思。

    而且这东风不仅刮得相当猛,都快成海上风暴了。

    研音和曰本华纳,很快就反应过来。

    有热度就要蹭,非要自己花钱炒作,这不是有钱烧的,不是贱是什么。

    八月十日,有关前后辈文化的话题度正高。

    当《再流下一滴泪水》销量出现明显下滑,时隔十天,高杉彻正式发行新唱片《CANDY》。

    歌手和各大唱片公司,一边怒骂无耻,没有这么玩的,一边悄悄改变发歌计划。

    在一档音乐电台节目上,主持人采访了去年刚刚出道,首张和第二张专辑大卖的乐队南天群星,是否有发行专辑和单曲的计划。

    乐队的灵魂人物,主唱桑田佳佑,先是表示歌曲已经选好了,随后又改口称想要休息一段时间。

    似乎是觉得没有什么说服力,他突然开怀大笑。

    最终给出了一个解释,说乐坛前辈山下达郎有发行单曲的计划,他们想要避一避。

    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即使知名歌手在发歌之前,都会尽量避开其他同等级的歌手。

    然而,就是有好事的媒体,拿到了山下达郎的采访。

    这位专心在家创作的歌手兼音乐制作人,实在是有些过于谦虚坦诚。

    他笑着表示自己本来有发歌计划,但被唱片公司推迟了。

    原因是需要避开《TheBestTen》排行榜上的某位新人歌手。

    在1979年,Oricon公信榜还没有成为那个影响力巨大,能在音乐界起指标作用的先驱者。

    此时,对于歌手和听众来说,可以称得上指标的是《TheBestTen》排行榜。

    Oricon则是为《TheBestTen》提供数据的公司之一。

    这个排行榜的本周销量榜单,占据1位的正是《再流下一滴眼泪》。

    而且整张榜单只有高杉彻一位新人歌手。

    这下子,谁都能清楚,山下达郎所说的人是谁,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出现在八卦媒体口中。

    面对新单曲《CANDY》的发行,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疑问,谁能阻挡高杉彻前进的脚步。

    答案是没有人。

    凭借前后辈文化造成的巨大影响力,加上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轰炸式报道,《CANDY》再次引爆了一个社会现象。

    这首歌迅速传遍了整个曰本,甚至流传到了华国和韩国。

    华国人认为这是一首在批判封建糟粕的歌,资本主义果然黑暗无光。

    而对前后辈文化同样敏感,因校园霸凌,青少年自杀率极高的韩国人,更能感同身受。

    他们喊出一个口号,并向青瓦台提出请愿。

    曰本人都在反思自己,难道大韩民国不该反思自己吗?我们不能落后,我们要做亚洲第一。

    就在此时,言而有信的放松协会审查部,给出了一个神助攻。

    他们禁播了《CANDY》,原因是歌词里的“我会与世界为敌”,具有鼓动青少年的暗示。

    这个理由牵强到断章取义的程度,高杉彻甚至觉得那群人根本没有听过歌。

    不过,他和研音没有发声怒斥放送协会,因为对方已经被民众的口水给淹没了。

    就连在野党和民权组织,都趁机向放送协会展开激烈的批判。

    引发社会现象的高杉彻,声望暴增,不仅在曰本火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名气更是传到了国外。

    高杉彻这个名字,继娱乐和体育新闻后,再次登上政治和社会新闻,当然不是以那种反面素材上去的。

    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未来的路宽广了不少。

    他原本认为,如果做不成歌手,可以去当一位棒球运动员,两者都不行,他也能回家继承家业。

    现在,他又多了一个选择,去参选议员大概能行得通。

    其他方面不好说,单论知名度,高杉彻绝对是毫无疑问的当选者。

    不过,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

    东大附属高中在甲子园大会的第二回合战,要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