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东京美丽人生 » 第一百三十章 神奇招数

第一百三十章 神奇招数

    东京千驮木,高杉宅。

    高杉彻和岩田理惠续了叙旧,又闲聊了一会儿。

    见她已经从被排挤孤立的压力中走出,精神状态良好,甚至想要迫不及待的投入新工作。

    便给她安排了任务,去对接高杉彻艺人经纪业务以外的所有事情。

    岩田理惠拿笔认真记下工作目标,在高杉宅又待了一会儿,就急匆匆乘车离开了。

    把客人送出门,高杉彻迅速瘫倒在了沙发上,他最近非常累。

    这种累不是精神意义上,而是真的身体很累。

    因为春季甲子园大会要开始了。

    其实,相比夏甲,高中棒球名门并不重视春甲。

    一是春甲属于邀请制,形式上是否被邀请参赛,完全取决于大会的意志。

    名门不会被爆冷,参赛名额比较保险。

    几乎年年都能打的比赛,以名门的实力水准,谁家里不收藏着几个春甲奖牌。

    二是春甲的举办时间。

    首先和夏甲相差不远,仅有三个月。

    甲子园的魔鬼赛程,对正在发育的高中生,是一种巨大的负担。

    那些结束高中棒球生涯,升入大学或参加选秀的棒球选手,基本都要休养一年时间,才能继续参加比赛。

    因此,若是在春甲拼尽全力,令核心主力疲惫或受伤,夏甲难免会力不从心。

    捡芝麻丢西瓜的道理,全世界都懂。

    其次,春甲刚好是在上届高三主力毕业,高二刚刚升级为高三主力的时候举办。

    以教练们的角度来看,春甲更像是他们用来练兵的比赛。

    所以,春甲又被称为练兵大会,夏甲的演习场。

    最重要的是,不仅名门不在乎,普通观众也不太关注。

    证据就是观众席,即使是黄金时期和关键战,春甲观众席稀稀拉拉都很常见,而夏甲几乎是场场爆满。

    曰本人有甲子园情结,单指的是夏甲,可不包括春甲。

    甚至由于参赛制度,在一些苛刻的观众和媒体来看。

    春甲冠军只能称为甲子园优胜,唯有夏甲冠军,才能叫“全国制霸”。

    但东附不是名门,他们相当珍惜这次机会,谁让他们还没有拿过一个春甲优胜。

    藤岛义雄将回归棒球部参加合练的高杉彻,狠狠训练了一顿,以免他成名后就松懈了。

    而且,在藤岛教练心中,春甲无弱旅。

    如果不小心翻车,春夏连霸的计划,还要重来一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东附现在的气势正盛,重来?下次可就不一定了。

    -----------------

    1980年,昭和五十五年,三月十五日,第五十二回春季甲子园分出抽签结果。

    正式比赛于七日后开始,为期十三天。

    与夏甲不同,春甲的赛程更紧,主办方则是《每日新闻》。

    说实话,春甲越来越拉,和这家媒体脱不开关系。

    《每日新闻》是曰本全国性报纸之一,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872年创刊的《东京日日新闻》和1888年创办的《大阪每日新闻》。

    后者兼并前者,几经合并,形成了《每日新闻》。

    但现在的《每日新闻》,也不完全算之前的那个。

    1972年,《每日新闻》创刊一百周年时,发生了著名的“外务省机密泄露事件”,又称“西山事件”。

    该报社的政治部记者西山太吉,在采访中获得米国与曰本有关冲绳密约的政府机密信息,并将其透露给了在野党议员。

    所谓冲绳密约,是关于美军基地的拆除约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攻占琉球群岛,维持占领状态至1972年,会把行政管辖权交给曰本。

    这个过程中,曰本方面一直在与米国协商,最终达成协议。

    外务省对外宣传,这是一场外交大胜利。

    米国方面将在曰本接管行政权后,撤去大部分军用设施,把土地返还给当地居民,并承担土地复原费。

    美日公开的协定中,是这么写的,可实际并非如此。

    西山太吉是负责采访外务省的常驻记者,和许多政府官员交往密切。

    他在采访中通过一位外务省女性事务官,得到了一份密约文件。

    密约规定,美军基地的大部分军事设施予以保留,而且由曰本方面代替米国支付土地复原费。

    这已经是泄露国家机密的事故,就是不知道这个采访,它正不正经。

    总之,西山太吉虽没有对外公布具体文件,却告诉了在野党议员,并根据其内容写成了报道。

    密约被曝光后,曰本民众群情激愤。

    内阁一直否认密约的存在,可大家都不信啊!

    他们虽没有看过半部英剧治天下,却也知道政客嘴里的话,反着听就对了。

    毕竟曰本也算是大阴帝国的学生,制度都学的人家,政治能不学。

    面对民情汹汹,内阁该怎么办,自然是快使用乾坤大挪移,不对,是神罗天征。

    是时候让曰本感受痛苦了。

    内阁一边否认密约,一边将西山太吉和那名女性事务官逮捕,罪名是“记者教唆国家公务员泄露国家机密”。

    这不是密约不存在吗?咋还犯罪了呢?

    社会舆论对政府谴责纷纷,认为内阁是有意报复新闻记者,损害民众的知情权。

    而西山太吉是一位真正的武士,精神可嘉。

    你以为政府用错了招式,不,这只是大招的前置,先将所有查克拉集中在全身,才能反弹伤害。

    正当民众为西山太吉打包不平,舆论将其渲染成英雄,一面倒支持他时,西山得到了释放。

    但外务省女性事务官供认,西山太吉是通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威胁利诱她获得情报。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

    西山太吉的形象一下子,从维护民众知情权的英雄,跌落至男女关系丑闻的主角。

    你现在敢泄露密约,以后就敢泄露国家机密。

    再说,那可是米国哎,堂堂世界大国,太平洋警察。

    军事基地拆不拆,就像老家的宅基地,拆不拆,儿子说的算吗?

    而且,冲绳的事,关我们曰本本土人屁事,拆迁款又不发给我们。

    你说土地复原费是由曰本政府出,那都是我们交的税。

    交都交了,怎么花,那不都是政府的事。

    反正内阁乱花钱,不干人事的事多了,不差这一个,大家赶紧吃瓜。

    英雄陨落、男女关系,才是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政治密约是个什么玩意儿。

    于是,西山太吉遭到了起诉,二审被判有罪,有期徒刑四个月。

    同时也失去了记者职业,从此淡出新闻界。

    而他曾供职的《每日新闻》,在政府和其他竞争对手的联手打压下,被民众拒买。

    发行量越来越低,不得不退出全国性报纸的竞争。

    最终于1977年破产,进行改组。

    说是改组,不如说是一次换皮,甚至是连名字都不改的换皮。

    人还是那些人,搬了个家而已。

    曰本上层忽悠底层民众,已经到了不想掩饰,敷衍至极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