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标变狠,老朱乐麻了 » 第二十八章 保下方孝孺

第二十八章 保下方孝孺

    众位还在为方孝孺的学识所折服。

    可当听到他的名字时,有人已经开始出来弹劾了。

    “陛下,微臣记得济南知府方克勤有一孩子,名叫方孝孺,难道是他?”

    方孝孺挺直腰板,回答道:“正是其父。”

    ‘啊,方克勤为济南知府,是空印案的罪犯之子,这种人怎么能钦点为状元呢?’

    “是啊,陛下,万万不能让罪犯之子成为状元,否则一定会扰乱朝堂的啊。”

    “有道理,这种人会心有怨恨于朝廷,又怎么会为朝廷卖力呢?

    要是有敌人稍加引诱,他会立刻反叛,那就是朝廷毒瘤啊。”

    “臣附议!”

    这些官员们一个个说得十分有劲,可朱标知道方孝孺是什么人才。

    在朱允炆一朝已经是最厉害的大儒了。

    无论是声望还是门生,都遍布大明,影响力极大。

    因此,朱棣的即位诏书才一定要他来起草呢。

    只可惜他被朱棣诛了十族。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但朱标是看中其才了。

    这种人在太平时期,那是不可多得的宰相之才啊。

    一听这些官员在下面叽里呱啦说着这些,朱标心里就有些反感。

    他知道朱元璋的性格,是那种另可杀过也不放过的,方孝孺这种身份敏感的人,他或许真的不会录用。

    朱标于是在他还没有说话之前,率先劝道。

    “父皇,儿臣知道其父方克勤,在济南府任上被当地百姓称为方青天,是一个清官。

    空印案时,由于他管理手下不善,才被问罪株连。

    现在方孝孺凭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我们不能因为其父犯过罪,就剥夺其子的权力。

    朱元璋听完朱标的话,还是一言不发。

    朱标没有想到朱元璋这一次,居然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

    这让他有些意外,毕竟从穿越来到这里,变狠了之后,朱元璋基本上对于自己的所有主张都采纳了。

    可是这一次,他却没有说话了。

    突然,朱标想到了一点。

    那就是朱元璋身上的老农思想,这种父债子偿的观念在古时候本来就十分的浓烈。

    要不然古时候也不会有这么多诛连之类的罪名了。

    朱标想通这一点,他不知道朱元璋会如何处置方孝孺,要是把他赶出京城,那可就不好了。

    方孝孺这种人要是被赶出京城,那什么北元,什么其余的外族不是抢着要啊。

    朱标可不想将来自己当了皇帝,选一个自己也不知道底细的人来当宰相。

    有些人是会伪装的,比如胡惟庸。

    那样还要经常斗智斗勇,多不省心啊。

    选择这样一个有能力,有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人,那不是更好。

    于是,朱标打算把方孝孺收留下来。

    他继续说道:“方孝孺身世暂且不论,如果父皇觉得他不适合的话,可以不点他,不过儿臣,身边现在缺少这样一位有才识的人,前太子太师刘伯温走了之后,这个职位一直空缺。

    近来我也有许多学问上面的问题,找不到人切磋。

    儿臣请父皇降旨,让方孝孺入东宫担任太子太师,他不仅可以为儿臣交流切磋,也可以为诸位皇孙教导,至于诸位大臣担心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朱元璋见朱标再次请求,像是真的看上方孝孺的才华了。

    他的确是家观念很浓的人。

    太子喜欢天下什么不可以送啊。

    别说一个方孝孺,就是整个天下都可以。

    于是,朱元璋答应了朱标的要求,命方孝孺为太子太师,住东宫。

    他另外钦点了一位状元辛敏昌。

    随后将这些士子分派到六部九卿各部门去了。

    那些没有参与胡惟庸案的官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升职。

    不过,他们要正式上任之前,要先学会相关的工作。

    他们不得不经常出入昭狱。

    昭狱里面的那些官员,不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刑具,还要处理朝中的公务。

    处理不好,又将是新一轮的折磨。

    可谓是杀人诛心,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很多人哭着跪求一死,可毛穰大大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这样的事情持续了一个月,胡惟庸案涉及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近三万人了。

    这里面不仅仅是官员,还有一些是大明各地普查士子传回来的贪污事迹,这些人后面追述到底都是胡惟庸及其同党。

    胡惟庸案的影响越来越大,京城的昭狱以及三法司大牢都装不下了。

    可是李善长这边还是不动如山。

    有好几次,其实都查到了李善长这里了。

    却发现证据全部都断了。

    朱标当然知道李善长此人有问题。

    可是证据毫无,也就只能暂时不动。

    按照历史上来看,第一次胡惟庸案李善长也是逃脱了的。

    另外,胡惟庸案现在牵涉得已经够大了,也差不多要开始刹车了。

    否则怕引起民变。

    就在这个时候,早已告老还乡的汤和,李文忠、冯胜、唐胜宗、周德兴等等,这些老家伙都齐齐回到了金陵。

    就连还在战场的徐达和邓愈也写来了书信。

    目的都是一个,朝廷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

    这次牵连的是,有许多都是淮西里面的老兄弟或者的二代的子侄等,再继续下去,恐怕真的会出事。

    他们来找朱元璋都是说情来的。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没有到达要将这些功臣赶尽杀绝的地步,历史上的他,是先后经历了长孙之死,皇后之死,太子之死,最后他要将天下交道朱允炆手上。

    就不得不除掉这些老兄弟。

    就连徐达都没有能够幸免。

    可是现在,朱元璋看到这么多人都来求情,他不得不考虑一下了。

    胡惟庸谋反不算可怕,他没有兵权。

    可要是这些老兄弟都离心离德的话,那还真不好办,人不怕死,就怕逼急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觉得是时候清算了,不能再由事态继续延伸下去了。

    否则真有可能朝中无人能用了。

    于是,一道圣旨颁布。

    “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及其党羽,意图谋反,灭其九族,剥皮实草,其余贪官污吏,为谋反提供方便的,贪污受贿达六十两以上的统统问斩。

    受此案牵连,罪名较轻者,统一发配闽南。”

    此一道圣旨一出,胡惟庸一案一万多人被砍头,一万多人被发配。

    历史上胡惟庸案是为两轮,洪武二十三年还有一轮,那是李善长等人最后的归宿。

    朱元璋颁布这道诏书的时候,朱标并没有在场。

    此刻的他,还在东宫和方孝孺谈论治国之道。

    突然,听到耳边系统声音响起。

    “胡惟庸案,被杀人数众多,是洪武年间屠杀功臣最多的一案,太子朱标策反蓝玉,命锦衣卫查出诸多罪名,是为相当狠辣,增寿十二年。”

    朱标心中当下就明白了,朱元璋已经下令了。

    朱标看着此时稚嫩地方孝孺,略带调侃地问道:“方学士,如果以狠治国,可否?”

    方孝孺突然瞪大了眼睛,仁慈的太子怎么会问这个话?

    刚才聊了那么多孔孟学说,怎么太子一句没有听进去?

    他惊讶之余,赶紧纠正道:“秦有商鞅,虽能快速富强,可实在不是长久之道,最后商鞅死得很惨。

    暴秦,暴隋,后汉,暴元等等皆是用狠,可结果都.....

    太子殿下,大明前途远大,万不可有此心啊!”

    “哈哈哈哈,方学士多虑了!”

    朱标看着惊出一身汗的方孝孺,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