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想在你的身边 » 第4章 西边山

第4章 西边山

    (一)

    村子旁边有一座小山,祖父祖母口中的“西边山”。我想这座山的名字由来很简单,就因为它是村子西边的一座山。不过离村子也有一定距离,大概两三公里。

    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在这座山上有几块的地,祖父祖母在这里有两块地。山上全是黄土地,没有多少水分在里面,种水稻是不可能的了。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家的水稻种山上的。种棉花也不太可能,棉花的利用价值大。来来去去,得到棉花地里去好几次。每次都跑这么远的山上去,自然大家都不愿意。所以山上的这片地都是用来种西瓜的或者红薯。

    (2)

    对于西瓜的种植我其实并没什么概念,我只记得祖父会到街上卖点菜种子,其中就会卖两包西瓜种子。

    祖父应该是在四月份的时候就偷偷地种下了西瓜的种子,等到了六月份的时候,祖父外出回来的时候,就总会带那么几个已经熟了的西瓜回来。

    等到了六月末七月初的时候,大部分西瓜都熟透了。祖父的板车又起作用了,还是我们四个,一起上山摘西。

    一到山上,我和哥哥飞扑到西瓜地里。这些西瓜散落在田地的各个角落,而我和哥哥在比谁先找到最大的那一个西瓜。

    当我和哥哥找累了,就打算开一个西瓜吃。好巧不巧的是,虽然我们每次都是开比较大的西瓜,但总是会开到一些没熟透的西瓜。

    祖父似乎很厉害,他每次摘西瓜前,都会先用食指和中指的关节处敲两下西瓜,通过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有没有熟,每次都能选出大红壤的西瓜。

    用祖父的方法,我和哥哥也经常尝试,最后都是百试不百灵。然后祖母会逼着我俩把没熟的西瓜给吃完。

    当摘完了一板车的西瓜后运回家后,祖父祖母会逐个把西瓜卸下来,放在后厨。但祖母会把几个特别大的藏起来,说是招待客人用的到,怕我们偷吃。

    卸完西瓜后,祖母会从井里打两桶水,虽然是火热的天气,但井水却十分冰凉。然后祖母挑两三个成色还不错的西瓜,把它们放到水里浸泡,给它降温。等吃完中午饭后,祖父就会把西瓜取出来,这时候的西瓜就好像被冰过了一样。祖父拿菜刀西瓜切成两半,祖母给我和哥哥两勺子,让我们吃其中一半西瓜。剩下的一半会被切成一块一块的,祖父祖母吃这些一块一块的西瓜。

    我们就这样在炎炎夏日,坐在门口,吃着冰凉的西瓜,感受着吹进门口的微风。

    (三)

    炎炎夏日一过去,西瓜也摘完了,但这块黄土地还有一个使命——种红薯。

    小时候,我管红薯叫“大号土豆”,毕竟土豆就是马铃薯。他们的作物也是特别的像,泥土上是枝叶,泥土下是果实。

    红薯作物长成熟了后,叶子是深绿色中带有紫黑色,枝叶很密,大概有祖父整个腿一半的高度。祖父祖母管这些枝叶叫“薯藤”

    虽然种红薯是为了红薯本体,但它的作用却被祖父祖母发挥到了极致。

    红薯收割阶段时,祖父会牵上家里的水牛,把它一起带过去。

    祖父在地里用小锄头和棍子挖开泥土,由于是黄土地,且干燥松软,就可以提着作物的茎叶和藤蔓就往上提,这样就可以把红薯拔出来。

    祖父负责拔,祖母负责扯去多余的薯藤。那么那么这个时候水牛的作用就用到了,这些扯下来的多余薯藤就可以用来给牛吃。我看得出来它很高兴,就和我夏天来这里采瓜一样高兴。

    其实那种特别嫩的薯藤可以拿来炒菜吃,所以祖母也会挑出特别嫩的薯藤,然后去除末梢的藤页。回家之后把外表的皮剥一下。在祖母精湛的厨艺下,也是一道乡村的美味小菜。

    就这样一车又一车的薯藤和红薯被祖父祖母运回了家里。薯藤一部分直接给牛吃,一部分会被剁成稀碎掺和着剩菜剩饭拌喂给家里的猪吃。红薯一般会留下来自己吃,蒸着吃;且切成块和米放在一起煮粥吃;祖父还会直接往烧着火的炉灶中丢几个,等祖母做饭结束,就把它弄出来,这样烤出来的红薯外焦里嫩,吃起来是甜甜的,还不粘嘴。有些时候产量多,祖母知道家里吃不完,还会挨家挨户给街坊邻居们送一点。

    记得有一年产量特别的多,那年祖父成了村子里的种薯达人。但是实在吃不完,放久了就会烂掉。村子里一户人家就提议把红薯全部制成面粉,这样逢年过节也用的着。就这样大家有的人出钱,有的人出力,有的人开三轮车把红薯送到了镇上加工。

    就这样红薯被制成了好几大袋面粉,祖母用平常买东西洗干净存下来的塑料袋,装入面粉,给每家每户都送了两袋,即使有个别人家说不要,出点力都是举手之劳,祖母也会强行塞给他们。

    那年的村子里,弥漫着祖父种的红薯带来的欢声笑语。